邓万里,李明

(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从地方的经济发展出发,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在学生的培养方式上,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双重能力,学生不但具有较高层次的扎实的理论水平,而且拥有新理论、 新技术的运用和创新能力,要求具有较高的理实一体化能力。从应用型高校的定义和培养目标定位来看,实践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双师型”教师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转型和发展的瓶颈[1]。“双师型”具有复合和双重的含义,教师不但具备理论教学和科研能力,而且拥有实践操作和运用能力。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解释: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具有教师职称和与讲授专业范围相关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双职称”;具有教师和技师能力的“双素质”;具有教学经历和工作实践的“双经历”等[2]。从各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来看,现有教职人员符合“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较少,引入也较为困难。

一方面,校内符合“双师型”的认定标准教师人数比例较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与高职、中职的教师相比,侧重于教学和科学研究,论文和课题研究是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职务晋升和职称的提高很少与企业实践经历、动手能力和技术等级证书挂钩起来,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技师能力和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不多。另一方面,引进“双师型”教师困难。从学校的招聘要求来看,专任教师一般需要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的职称,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格证书的较少,很难符合“双师型”认证要求。企业和社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 科研成果少的问题,很难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门槛”。该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困境,从校内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面临的困难,提出可行性的路径。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理念重视不够

“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提上了议事日程,但重视程度不足。普通高校的教师一般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或中级以上的职称,长期的学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具备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实践能力较为缺乏。一些拥有实验室的专任教师,多数从课题、论文等科研发展的角度出发,与社会结合的实践能力不足。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和发展中,对于教师目前的状况,需要学校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存在政策流于形式、投入占比较低、管理措施缺乏等问题。对于教师的评价停留在老观念上面,强调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课题和论文发表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没有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纸面落到实处,认为实践是理论的补充,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教学质量评优的条款中可以看出,并未真正地重视具有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的教师[3]。

2.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资金投入不足

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提出了应用型大学和“双师型”教师的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是从国家和地方上取得改善实践条件的资金有限,受制于校内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实践场所和设施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条件,而本科高校在这方面存在短板。与理论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相比,实践条件投入大、见效慢、评估困难和成果不显着的特点,使高校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大量投入到实训大楼、 实训设备和实践培训之中。与高职和中职学校相比,本科高校的教学大楼和办公大楼远多于实训场地,理实一体化教室较少,实践教学和学习的设施较少,更新的速度较慢,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还使用社会上已经淘汰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教学。

2.3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拓展不宽

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专家讲座、 短期培训和到企业进行挂职等方式。学校侧重于教学能力和理论能力的培训,理实一体化的培训较少。如邀请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师开设讲座,讲授教学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理论教学水平;请各研究领域的教授来到校内,以讲座的方式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去外校参加学术、竞赛或新技术推广会议,了解新知识、新技术的前沿;教师到政府或企业进行挂职,提高科研与社会接合的能力等;教师在国内或国外进行数月或数年的学习,提高与世界接壤的科研水平。从以上的教师培养项目中可以看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培养的主流,即使是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企业挂职,培养的要求与重点也很少与实践动手能力相关。缺乏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培养渠道和机制,无法真正提高实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不能顺利地转型成为“双师型”教师。

2.4 “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实施不畅

普通高校教师的考核要求基本与“双师型”教师不相关,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最关注的是职称、编制、待遇和职务晋升等事项,对理实一体化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并未出台倾向性政策。首先,在实践中,没有设定符合“双师型”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职称的相关政策;其次,关于普通高校的事业单位入编事项,也没有设置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编的规则;再次,“双师型”教师讲授理实一体化的课酬收入等于或低于理论课程的待遇。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代表的小班授课,相比理论课程为代表的大班授课方式,报酬总体偏低;最后,从事管理岗位的教师,职务晋升与是否是“双师型“教师无关,没有优先提拔或破格提拔的待遇。因此,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教师主观上缺乏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动力。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

3.1 深化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理念层面重视程度

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从思想上真正地重视理实复合型人才,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才能把“双师型”教师建设落到实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方面需要研究国家的政策,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型人才的支持性政策,并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的设想和方案,获得政策、资金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校内的领导在进行广泛的外部和内部的调研之后,在思想上统一认识,针对目前引进“双师型”教师较为困难的实际情况,提升自我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对于该校的教师,了解校内具备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根据该校的发展需求按培养的重点和先后建立人才档案库。为了防止“光打雷不下雨”的现象,建立符合该校实际情况的制度安排,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上对“双师型”予以照顾性和激励性的政策,使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技术能力,从以教学、课题和科研为主转变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师,促使教师不但能够“拿起教鞭、提起纸笔”,而且能参与生产实践,主动参与“双师型”建设当中[4]。

3.2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资金投入

2015年教育部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批导意见》中提出,对高校转型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地方政府配套、吸引社会投入的方法,高校制定调整经费投入结构的具体方案,促进应用型转型。学校要积极获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支持,同时在社会资本进入高校的政策和规定范围内,发挥企业、校友会、基金会等社会资源的力量,多方面筹集资金。还可以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合作,共建实践操作部分的教学与研究,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其次,调整内部经费投入结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化内部资金调度和使用,对于重点发展的应用型学科,调配和建设用于实训和实验的教室,购买相关的设施和工具,合理安排实践所使用的耗材的资金支出,使教师在校内就可以参与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5]。最后,利用企业的资源。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运用高校在理论研究、人才高地、研究方法、仪器设备等研发优势,与企业在实践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校企合作。高校运用“校中企”的方式,在校内为企业专门划分相应的场所,引入企业的资金和设备;企业开展“企中校”的方式,在企业内设立实践基地,使高校教师参与到一线的企业实践中。两种方式使校企之间产生“1+1〉2”的效应,缓解应用型本科高校资金缺乏的短板,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6]。

3.3 扩展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多元化培养渠道

采取“走出去”的培养策略,主要方法是采用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部门挂职的方式。例如,采取可持续提高“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无货架寿命”培养方式。在高校内现有资源不足的限制条件下,可以采用教师到企业中学习。教师每年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参与一线企业的生产实践。现场直接参与深入到企业之中,一方面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使教师体验和学习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和管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政府和科研单位的合作项目,提高教师科研与社会接轨的精准性,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与日俱进地得到提高,使“双师型”教师建设成为“无货架寿命”的可持续培养方式[7]。

采取“请进来”的培养策略,主要方法是采用引进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校园的方式或邀请专家在校内进行培训。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企业和科研机构设办校办工厂、生产车间和研发机构创造条件,兼顾企业的利益需求和学校的教师培养需求,找到可持续的共建方向,使教师在校内的企业之中就可以从事实践学习。根据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邀请相关行业内的专家来校内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侧重于实践设施相结合的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4 完善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深化的激励制度设计

首先,对“双师型”教师给予照顾性的政策。在编制方面,降低“双师型”教师的入编门槛并扩大入编的比例,如在入编的学历和年龄要求方面降低标准,同等条件下优先入编,每年增加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的入编名额等。在职称方面,在总的职称评定名额中专门划定一定比例给予“双师型”教师,降低职称评定的科研和论文要求。在职务晋升方面,对于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可以设置专门的“双师型”管理职务,如在学校和各二级学院设置专门负责“双师型” 教师建设的副科长、副院长、副校长等管理岗位,“双师型”教师优先竞聘这些管理岗位[8]。其次,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薪酬和福利水平。例如,在课酬标准制定时,因为理实一体化教学难以实现大班化教学,与理论式、大班式的课程相比,小班教学方式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偏少,使得教师的实际课酬偏低,不愿意讲授“双师型”课程。据此,可以采用较高的固定比例或课酬标准的方法,保障和提高讲授“双师型”课程的教师的收入。

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需要不断加强校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让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和科研能力,还拥有实践操作和运用能力。该文从教师培养的角度出发,从理念层面、经费制约、培养渠道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如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培养路径,可以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