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万里,张余辉

(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产出导向法”是第二外语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变以往的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第二外语学习能力以及第二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就针对第二外语“产出导向法”在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实施策略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希望能对提升第二外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助益。

1 第二外语“产出导向法”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1)从课堂教学资源收集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是现阶段第二外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这也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的一项工作。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要想使选择的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发挥其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教师收集的教学资源必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1]。第二外语教学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课堂评价方式、课程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内容。而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需要收集的教学资源则主要包括课后练习、教案、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除了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之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外文歌曲、电影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主要目的。

(2)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以“产出导向法”为先导进行教学设计,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进行输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围绕学生的输出来进行,在满足学生输出需要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从整体的角度来讲,教师可以先在学校的网络和教学平台上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同时向学生说明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点拨[2]。例如:教师在向学生发布与词汇知识有关的自主学习任务的时候,就需要向学生讲清楚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包括掌握词汇的读音、用法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更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而在对教学流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则可以将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对学生的产出进行驱动的阶段、帮助学生进行输入的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考核的阶段。在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第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完成产出。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则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将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和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告知学生,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学会应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第三阶段则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教师要通过分析学生的考核结果,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陷给予中肯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

2 第二外语“产出导向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采取输出驱动的方式落实“产出导向法”。首先,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可以为学生安排讨论的任务,教师可以先将下节课即将要教学的主题告知学生,引导学生搜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听到奇闻逸事,也可以是主题相关的小知识,搜集材料的范围不限,但是需要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进来。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选择这份材料的理由,并对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必要的总结[3]。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本小组成员的材料收集结果。

(2)采取输入促成的方式落实“产出导向法”。首先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就需要向学生说明在本课知识的产出要求和产出需要遵循的流程。如果是一个较大的任务,教师就需要将任务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从政治角度、文化角度、经济角度等多个方面出发,对任务进行分析,但是在学生进行阐述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在阐述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点拨,让学生在进行阐述的过程中,所阐述的内容能够具有更高的逻辑性和完整性。第一个要求是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为了体现清晰的逻辑性,需要学会使用关联词和过渡词[3]。第二个要求是在进行仿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果方面的逻辑关系,同时能够模仿课本中文章的写作方式进行仿写和改写。第三个要求是让学生翻译一段与课本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使学生能主动输出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学习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进行拓展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分享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使学生在相互的分享中相互启发,实现输入促成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文章的写作结构以及文化背景方面的信息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合理地进行补救,才能真正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

最后,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需要从话语的结构、表达的内容以及语言的形式三个方面入手,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对课堂上教师展示的文本进行翻译,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限时翻译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堂课的翻译任务,学生需要在当堂课完成,方便教师及时就学生的翻译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能对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翻译能力的提升。

(3)采取多角度评价的方式落实“产出导向法”。所谓的延时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翻译的版本进行更改的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更改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而及时评价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翻译作业,即我们常说的语言知识输出,教师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评价。两种评价方式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其中,及时评价需要教师在学生正式开始展示之前对学生将要展示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在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有加强的针对性,对不同学生的评价要有所区别。除此之外,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也可以尝试进行创新,在以往教师单方面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班级学生之间单独进行评价,为了避免学生评价的盲目性,教师可以尝试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相应的标准对伙伴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以促进评价客观性的提升,使学生之间可以就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翻译修改方式进行必要的交流,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第二外语相关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