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团军,尹继武,黄朝军,秦伟,许宸玮

(陕西理工大学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和驱动,高校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载体,可以为经济发展培养新动力。现在各个高校都在进行创新教育的综合改革,为了有效解决高校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本文提到建立一种新的创新教育新模式。“引企入教”就是建立以企业提供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企业和高校进行深度融合的合作协同创新体系。新体系可以将高校人才优势、企业生产优势进行资源上的集成与协同,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教育改革方向[1-4]。本文重点研究了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对高校各项事务的推进和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从项目对高校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教学内容及师资改革、 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产学研合作项目对高校的影响构架

1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可以实现高校基础平台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教育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实践平台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和信息等方面的保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和创新实践平台对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学校通过产学研项目,利用企业的优势平台和资金优势进行高校本身的教学基础平台和创新平台的搭建,学校可以利用产学研项目主体优势进行科研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工作,这种方式是由企业牵头,政府进行引导,高校和企业同时作为主体参与单位,通过科研合同约束,共同进行相关技术联合研发和成果共享。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在实现人才培养的同时发挥了企业和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5-7]。利用产学研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保护,由企业牵头组织、高校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可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企业通过市场导向,以项目要求的内容对高校项目提出研究任务,进行共同联合研发,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校企联合新模式,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2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可以推动“双师型”教师发展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目前高校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还是基于“内培”“外引”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队伍数量和科研型教师队伍,但是对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水平贡献不大。因为这样的模式不能以现有的市场对创新创业学生能力要求为导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11]。这种能力只有通过了解企业在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堂和实验室教学,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把企业需求以立项的形式进行任务细化,这样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解决企业难题。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校企协同育人项目链接的纽带是教师,通过项目让教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科研团队中,同样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可以为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学校可以通过产学研项目对教师进行“挂职企业,定向培养”,让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操作锻炼,通过这种企业走进来、教师走出去一进一出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3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可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新工科概念的引领下,高校在教学培养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改革只是注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关系的改变,没有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符合国家对新学科下学生能力的要求。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高校申请产学研项目,把企业的项目引入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教学新模式,可以实现高校、企业的优势互补。这种项目引领教学模式新体系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新途径,同时这种教学新模式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脱节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具体实施是以项目为载体,把项目植入教学课程,也可以把学生就业岗位对接设计到课程体系中,可以提升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反哺教学的效果[12-1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按照企业的任务要求合理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教师、学生和企业的科研人员组成相应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项目指标的要求。通过项目整体实施,教师可以提高创业水平指导,学生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企业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

4 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可以推进高等学校 “双一流”专业建设

现阶段建设“双一流”学科是每所高校的重点建设工程,该工程的目的是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各所高校是“双一流”专业建设的主体,要抓住现有教学改革机遇,积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6]。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改变自身的软硬件条件,以此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双一流”专业建设最终的效果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现在高校都在为专业建设进行实验室软硬件条件的升级改造,但是受限于诸多因素,还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协同项目,通过和企业联合培养、联合共建实验室来完成学校实践设施建设。通过项目需求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解决学校建设资金问题,同时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还可以实现学生在企业中的就业。

5 结语

引企入教,政府服务,校企合作,以项目立项为载体构建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教学模式的新途径,使课程设置和项目任务紧密相连,满足教学改革的新需求。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实现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高校各种事务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推进,可以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可靠数据支撑。高校可以利用企业提供的资金、教学设备,解决实验室建设的瓶颈问题,可以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