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丽,康海燕,孙立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院,陕西西安 710071)

培养一大批具备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的集成电路专业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肩负着国内微电子人才培养任务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在集成电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针对高校微电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了长足的探索与研究,以国家级集成电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构建了集基础创新素质、创新实践和创业发展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支持体系。

1 坚持“三个结合”,着眼“两个兼顾”,实现“协调、统一、符合目标要求”的服务育人理念

本体系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研互动,弘扬创新”“注重工程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教育理念和思路,坚持“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探究式教学与研究式学习相结合;着眼于“两个兼顾”:既要兼顾全体学生的工程师基础素质的培养,又要兼顾到少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项目培育孵化;实现了“协调、统一、符合目标要求”:基础培训、创新实践训练和创业指导孵化相协调、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符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服务育人理念。

(1)结合学院学生较多、学科技术更新快、产业发展迅速等特点,创建并不断完善多层次、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细(细微)、多(多渠道)、准(精准)”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支持体系,以国家级集成电路实验教学中心为重要支撑,先后建立了“集成电路工程坊”“西电-INTEL 联合实验室”“西电-新国都双创俱乐部”“西电-ROGOL 联合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拥有一批专兼职结合的指导队伍,实行“全天候、不间断”“有专人负责、倡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模式。累计投入近1 400 万元购买实验设备,创新创业专项扶持基金近100 万元,新建了400m2的实验场地,拥有各类实验和测试仪器500 余台套,便携实验箱160 余套。形成了覆盖全体本科生、年支持200 项次1 000 余人次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支撑平台,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奠定基础。

(2)培养目标上注重“两个兼顾”,既要兼顾全体学生工程师基础素质的培养,又要兼顾到少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项目培育孵化,最大限度满足创新型乃至创业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培养全体学生的工程师基础素质,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培育项目等,培养学生的项目设计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与工程素质的同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融会贯通的能力。

2 构建“素质拓展层”“卓越提升层”“创业探索层”三层次服务支持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支持体系由三个层面构成,即“素质拓展层”“卓越提升层”“创业探索层”,以满足不同年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需求(见图1)。围绕学校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通过校企深入合作等模式为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提供孵化基地,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水平。

图1 微电子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支持体系

2.1 以基础创新素质培训为核心的“素质拓展层”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1)“素质拓展层”以“第二张课程表”和“星火杯”“芯视野”等竞赛和科技活动为牵引,面向学院全体学生,重点在于本科生基础创新素质培训。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从“细微”抓起。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专业教育》等课程中融入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人才素质需求内容;对大三、大四学生,则通过增设《创业基础》《工程概论》等课程及课内研讨创业必备技能等内容,建立大学生科协、BOE 俱乐部、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等相关社团组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专业技能比武(电路焊接大赛等)、“芯动力”导师面对面和校友学长进校园宣讲创新创业故事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使更多大学生受到熏陶。

(2)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安排以“多途径”实现。以每年举办的“芯视野”科技创新文化节为例,为学生举办具有向导性、示范性和普及性的创新创业文化活动,着眼于培养并鼓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意识,激励广大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助推学生踊跃参与学术科技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认知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提供服务。以开设《集成电路测试技术与实践》《物理综合课程(DC)》等系列企业工程实践课程[1](5 门),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校、企)(年均110 余项),引进企业新技术训练项目(年均60余项),选派学生赴企业实习等为抓手,“多途径”吸引学生参与和体验创新实践,初步建立大学生基础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

(3)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拓宽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宽度与深度[2]。学院与本领域知名企业广泛开展实践合作。与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应用材料、德州仪器等国际知名微电子企业,以及华为、中兴、紫光集团、国微EDA 研究院、新思科技、龙旗控股、山东力创等本土集成电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INTEL、ROGOL、深圳新国都、飞腾、泰克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众创空间和“双创”俱乐部等,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密切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新技术项目研发。与英特尔移动通信技术(西安)有限公司(INTEL)、中兴通讯西安分公司、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工信部第五研究所等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近三年,学院累计派出300 余人前往合作企业开展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习单位得到一线研发工作锻炼的同时,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华天科技公司、陕西半导体先导中心等分别在我院开设了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及工艺基础、集成电路工程与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业界先进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4)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采取培育、指导一条龙服务,达到“精准”扶持。以创新实践实验室为支持,先后购置了60 套500MHz MSO 示波器、200MHz函数发生器和高精度电源,以满足面向全院学生的普及型开放实验环境要求。累计投入创新创业专项基金近100 万元,对经评审通过的学生各类“双创”项目给予1 000-20 000 元的资金支持;面向本科生开设初级工程培训和企业课堂,提供企业项目实习锻炼机会,培养本科生基础工程能力。为“星火杯”等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开放式实验环境和口袋实验室测试设备。自制“电路基础实验箱”50 套,采用登记备案方式发给学生使用。9年共提交星火杯作品4 000 余项,其中,2018年星火杯作品500 余项,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

对工程实践课程进行高质量教学改革,开发新实验并配置实验箱,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进行系统训练。目前已研制Intel Galio 嵌入式实验箱80 套,用于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SME2016 硬件描述语言实验箱60套,用于硬件描述语言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实验,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 以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为牵引的“卓越提升层”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卓越提升层”创新创业教育服务,面向经选拔出的学院本科生。建立全面开放和管理运行机制,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配备电子门禁,优化实验环境和培训指导。购置了4GHz 高性能示波器、频谱分析、矢量网络分析仪、矢量信号源、射频信号源、3D 打印机等高性能实验和测试设备30 余台,目前可以同时支持70 人规模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建立了项目选拔机制,对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经申请、评审和立项后,入选项目成员可以便捷地进入各平台。目前已支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20 余项(仅2020年就达12 项)。以国家级竞赛为牵引,通过校内选拔后形成参赛队,入选项目可以“自主”进入创新实验室。目前主要支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模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等10 余类竞赛培训工作,极大提高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参与度和工程设计能力训练效果。

2.3 以创新创业为牵引的“创业探索层”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创业探索层”创新创业教育服务,面向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础上,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建立了创新创业持续培养机制,为学院大学生初创企业发展初期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以及政策咨询等服务[3]。

与国家和省级创业孵化器建立合作,为优秀初创企业提供发展渠道。已经与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西科天使、闪电孵化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行业校友会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水平。由学院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和创业辅导,近年来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

2.4 为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提高提供平台,提高创新创业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质量

专业教师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4,5]。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依托创新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进行专业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探索,提高创新创业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质量。

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支持教师完成了包括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平台设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计划项目研究》等在内的20 余项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设计专用集成电路实验设备4 套,出版教材5 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 部)、实验教材1 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3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社会支持服务平台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除了学校提供的提升个人创新素质、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实践等教育服务体系之外,还应得到社会层面提供的专业评估、战略需求、策略制定、法律支持、资金管理、政策解读、平台建设及实现路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校内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与市场对接效率,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精准、充足的服务。在校大学生学习、工作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学校,不便于和社会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立联系。作为承担着培养、扶持、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的高校,在完成高校育人功能的同时,还需引进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与学校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就具有该功能,成为校内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服务场所,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集办公、研发、培训、融资、生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办公场所,在信息化背景下打造方便快捷、线上线下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平台。邀请社会专业机构建立包括创业项目评估、创业导师辅导、创业技能培养、社会中介、证照办理等在内的全程创业培训服务体系,满足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6]。在学校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4 结语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教研互动,弘扬创新”“注重工程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思路,构建了“素质拓展层”“卓越提升层”“创业探索层”三层次服务支持体系,既满足了培养全体学生工程师基础素质培养的需求,又为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业项目培育孵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该体系紧密围绕学校创新创业培育和学科竞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引进社会各专业平台共建,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宽度与深度。实践表明,该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