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平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222)

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大力推动高校教育向纵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只有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更大突破,进而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目标。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个别高校和教师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理念的积极作用,在科学、系统、有效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努力使现代教育理念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 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实践与创新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理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等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2]。当前,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在围绕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三全育人”等已经融入高校教育,而且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在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深刻理解和认识现代教育理念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现代教育理念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科学、系统、有效应用,进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

从根本上来说,现代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因而,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首先表现为能够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创新,要求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中,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而且还要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更要为学生未来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因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改变创新创业教育思路,更加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性和战略性[4]。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除了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创新之外,也能够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特别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要求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发展思想和重要原则,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创新性、时代性、全员性,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为学生未来就业、创新、创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5]。现代教育理念还能够极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强调教师导向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如帮助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构建协调联动、沟通联络、交流互动机制,引导学生深入项目、深入企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6]。

2 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双创”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高校在落实“双创”方面也不断加大力度,很多高校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但从现代教育理念的角度研究与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运行情况,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而且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内涵式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方面仍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落实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仍然缺乏创新性,如有的高职院校不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调查研究,在制定“双创”教育方案、推动“双创”教育实施方面还缺乏“以人为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尚未得到有效调动[7]。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包括运行机制缺乏创新,尽管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三全育人”中,但不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德育教育、体育教育等进行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仍然不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合力仍然没有形成,个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8]。有的高校则不注重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特别是不注重将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进行有效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创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大力实施融合教育,特别是在综合应用现代教育理念方面缺乏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仍然不强,相关的载体相对较少,在拓展创新创业渠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比较薄弱。

3 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对策

3.1 创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指导性。高校要想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措施[9]。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要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性、稳定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思路,把推动“双创”政策落实作为重点,大力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政策。高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特别是要大力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力量和作用,倾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高校之间也应当加强战略合作,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用[10]。

3.2 完善教育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对于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对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其纳入“三全育人”中,倾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机制,并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从总体上来看,现代教育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熟悉,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关于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指导意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11]。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应当倾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既了解和掌握“双创”政策,也要具备较强的指导、服务、实践、引导能力。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走访、调查、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需求、困难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与大学生共同实施创新创业项目[12]。

3.3 优化教育模式

要想使现代教育理念有效落实到创新创业教育中,还要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特别是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针对性、特色化。对此,高校应当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还要在打造融合模式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强化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与对接,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13]。例如:要将“产学研一体化”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除了要发挥相关教师的作用之外,也要积极引导不同专业学生共同组建创客空间以及相关创业项目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创新创业领域,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要将“教学做一体化”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创新型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培养和锻炼,强化指导、管理、服务、引导、提升的有效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

3.4 打造教育载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想更有效地落实现代教育理念,还要为学生实践和锻炼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因而,高校以及广大教师应当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载体。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锻炼,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校企合作,积极引导企业人才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以及其他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特别是要倾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载体,如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既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工匠精神,也要在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过程中落实工匠精神。要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我国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如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和研究农业实用技术、农村电商模式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14]。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使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应当围绕落实现代教育理念,深入研究与剖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优化和完善,重点要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模式、打造教育载体,使教育与管理、引导与服务、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进行有效结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