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满媚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在“新医科”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医学高校引领医学科技发展,转变传统医疗模式,发挥科技引领与创新辐射能力的源动力[1]。地方医学高校需要积极思考如何主动融入“健康中国”战略,把握“新医科”和“医教研协同”的发展机遇,在创新团队建设中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1 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建设“健康中国”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当前我国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历史必然,也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劲动力[2]。医学教育肩负着为“健康中国”提供人才保障的重大使命,其改革发展必然要服务于“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国家战略[2]。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地方医学高校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在着力推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大学生全过程、全人群和全方位健康思维以及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更好地满足日趋变化的健康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发展全过程。

1.2 适应社会竞争力的需要

创新技术的发展促进卫生健康产业形成新型业态,临床诊疗、医疗装备、新药研发、健康管理和临床与决策等均呈现智能化、信息化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新医科”背景下医疗卫生工作者需要具有新的科学素质,必须满足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3]。地方医学高校大学生就业门槛愈来愈高,并逐渐向创新型岗位倾斜[4]。创新性思维以及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已成为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3 地方医学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明了我国“新医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积极推进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发展,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增长能力。地方医学高校教育改革亟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与区域、行业的深度协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 地方医学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瓶颈

2.1 传统医学教育对科技创新理念的培养重视不足

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关注度相对欠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医学生学业习得和职业对口吻合,所以医学生的职业定位也相对比较固定[5];二是传统医学教育理念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传统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由此培养的学生在学习上更侧重于获得专业知识与技巧,学科式课程体系导致知识结构交叉融合不够,不利于创新医学学科和医学新专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临床医学过早进行专科化教学,造成部分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念不足[6]。

2.2 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和行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

20世纪末,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基于系统的以胜任能力导向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我国医学教育学制分别为8年制、“5+3”、五年制、“3+2”等多种类型并存,但整体而言,我国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还存在差距,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多种类型难以实现同质等效,专硕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存在衔接上的困难,人才培养过程中尚未完全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医学生所接触到的单向度能力与当前高速发展的医学模式改革、医学整合创新、全民保健等需求存在矛盾。

2.3 地方医学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存在困难

当前的医学知识体系中传统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三段论”式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不利于综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科专业目录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使得以学科专业目录为编制依据的基层专业机构也偏向于保持相对稳定,对学科知识体系发展的敏感度相对较弱。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科技创新过程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性、效益型、衔接性及可持续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上的整合[7]。很多科研项目合作往往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由于受到学科门类的限制,在科研活动中很难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入交叉融合。

2.4 地方医学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短板

部分地方医学高校受地域因素限制,存在科研创新投入经费不足、信息资源共享缺乏、研发平台建设与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缓慢、现有重大仪器设备开放性不足、尚未建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医学研发基地或中心等问题。部分地方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设置更多地以在教室讲解理论和案例的方式进行,缺少对学生创新创业操作技能的教学指导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多学科面较窄,部分教师缺乏革新创业的实战经验;目前校内众创空间、项目孵化基地也存在缺乏医学院校特色精准定位、创新发展的实战平台构建较为落后等不足。

2.5 地方医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制度是激励落实的根本保障,但由于部分地方医学高校在激励体系的组织架构、活动内容、考核体系、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方面还处于建立和完善阶段,这就为激励的落实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激励效能还并不突出。同时,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机制与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配套,部分医学高校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目标,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3 高等医学院校提升大学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的行动路径

3.1 强化问题导向,践行科技创新融入医学的新教育理念

“新医科”的建设,强调现代医学必须进一步凸显从个人到团队、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全面的特征,以适应日益紧迫的现实挑战。毫无疑问,“新医科”建设并不局限于新专业,而是应当运用全新的整合理念对医学教育改革进行整体规划。地方医学高校应当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观念,以新理念规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建设,以新内涵加强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筹医学教育创新,推进以疾病诊断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化的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转变。

3.2 强化行业导向,推进以科技创新提升岗位胜任力的教学改革

地方医学高校亟须增强医学生现代科技素养和循证思维,使学生熟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成果,具备利用新科技促进健康的能力,同时建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教学平台与网络社区,以此缓解医学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提升医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

3.3 强化结果导向,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外医学高校纷纷把培养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前首要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处理复杂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既是大学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又是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地方医学高校应结合地域特点,积极探索革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加快推动课程从传统单一向系统整合转变,加快推动课程体系由传统的基于学科向基于系统转变,融合人文与医学、医学与科技、基础与临床、预防与临床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辨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强化实践导向,构建“互联网+健康中国”的多元实践实训平台

生命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迅速发展,快速渗透入医学科技领域,不同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进一步促进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医药创新、临床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8]。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强调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9]。因此,地方医学高校要增加对实践实训平台的经费投入,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导入实验实训课程,以形成“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基础临床融合的器官整合型课程,构建智能与医学教育高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学空间,推动以“学生主导”的多样化医学实验教学模式、考评模式、评估模式变革,以提高医学生临床治疗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促进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有效整合、融合[10]。尤其是要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实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作用,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系统性改革的重要内生变量,发挥以高水平实验教学助推高等院校质量变轨超车的关键功能。

3.5 强化协同导向,完善医教协同发展的创新激励机制

2017年,国务院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全面部署医教合作深化医学教育改革[11]。对于地方医学高校而言,尽管医教协同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仍面临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院校和区域利益共同体之间在教育教学、技术平台、科学研究项目、人才队伍、区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建,着力把地方医学高校综合优势、地方政府政策资源优势、区域产业资源优势融合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12]。在高校内部,要树立“以学生创新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的评估导向,着眼于学生科学创新素养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提升,优化大学生科研创新激励内容,比如可对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也可与学分挂钩置换课程学分[13]。

4 结语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地方医学高校的科技创新发展是我国整个创新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4]。在“健康中国”战略下,构建医学教育新体系,需要地方医学高校立足区域特点,深化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践行新医科的理念,构建具有科学技术革新胜任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