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瑞,赵敏,张闻,邹智荣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新理念、新定位、新内涵、新医科“四新”指导医学教学创新发展[1]。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理念由疾病诊断转变为预防、诊疗和康养。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服务于医学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这就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和技术水平,还要具有仁爱之心、愿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精神[2]。因此,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除了实体大课堂,各高等医学院校也在探索其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平台和方式,例如第二课堂、实验教学创新、案例教学、1-2-N 模式线上课程、以细胞和疾病融合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等[3-5]。昆明医科大学是云南省属重点大学,已培养了10 万余名高级医药卫生人才,为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稳定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促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昆明医科大学专门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与学校的本科专业人才方案相结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必修课程,主要开设在低年级,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寄生虫学、生物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基础医学概论等。以基础医学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研思维、思想教育、价值观塑造等综合素养为目标,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以及未来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作用[6,7]。“金课”和一流课程的建设目标之一是实现课程的创新性和高阶性,创新性要体现课程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高阶性以实现知识的学习、内化和应用为目标,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实体大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创新性和高阶性要求,因此,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智慧型教学方式,例如超星学习通、对分易、雨课堂、速课等线上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混合式教学[9-12]。

线上讨论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笔者教学团队前期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重要内容之一[13]。线上讨论不受时空限制,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一方面作为实体课堂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效的互动平台。具有可持续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线上论坛资源库是有效开展线上讨论的保障,本文以基础医学课程《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概论》为例,探讨线上论坛资源库的构建和初步实践,期望为其他课程线上资源库构建提供思路和实践路径参考。

1 《基础医学概论》线上论坛资源库构建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跨学科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授课对象为医学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等非医疗专业学生。该课程以人体为主线,从微观到宏观、从结构到功能、从功能正常到异常,研究人体疾病的本质、病理变化、药物作用机制等内容,对未来服务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非医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理论学时较多,教学团队探索并实践了多种创新教学活动,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经建立了非常成熟的课程体系,取得一定教学成果。教学团队最先在昆明医科大学推行对分易线上智慧教学平台[14],并有效推广到《医学免疫学》《系统解剖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15-17]。基于该平台,《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创建了形式多样的线上课程资源,包括网络考试、思维导图、音视频作业、线上讨论等。关于线上讨论资源,首先建立了讨论操作指南和规则,该规则一方面明确线上讨论的功能,同时告知学生参与线上讨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建立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匹配的线上论坛资源库。

1.1 与教学内容匹配的线上论坛资源库

该资源库以人体系统为单位,教师基于教学内容设计讨论主题,并以此为载体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知识和技能传授以及价值观引领的立德树人目标。该部分资源库包括案例式和问题式素材,以“神经系统”为例,案例式资源包括:当蚊子叮咬左手时,右手的活动。“神经系统”问题式资源库包括:(1)为什么切小手指算轻伤,切拇指算重伤?(2)若左侧小手指不慎被切伤引起剧痛,痛觉传导的通路是什么?(3)脊髓的颈膨大和腰膨大,哪一个要大一些?发布讨论主题的教师负责点评、记录学生参与的频次和质量,纳入形成性考核。初步实践发现学生不仅参与主题讨论,还会主动提出问题以及相互交流参与线上互动。

1.2 与创新教学活动匹配的线上论坛资源

除了实体大课堂,《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还开展实践了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和情景宣讲三大类创新教学活动,学生需要以小组形式完成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作品创作和展示等任务。在上述教学活动过程中,线上讨论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辅助创新教学活动的线上资源库。

这部分资源库包括教师基于教学活动设计的情景宣讲案例、引导问题等,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中学习的引导,以及课后反馈评价。另外,这部分资源库还包括学生在线提交的作品集,例如思维导图、“亮考帮”展示、宣讲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线上资源库的辅助下,学生通过参与创新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实现了从记忆理解知识到内化应用的高阶思维锻炼。

2 《医学细胞生物学》线上论坛资源库构建

《医学细胞生物学》以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内容具有前沿性,是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成员。昆明医科大学该课程虽然实验学时充足,但理论学时少,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因此,课程团队开发了与实体课堂相匹配的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式教学。线上论坛资源库的构建,一方面是基于课程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线上互动非常感兴趣,学生认为不仅可以和教师同学进行线上讨论,还可以勇敢真实地表达个人观点。结合课程特点,并基于上述客观和主观情况,教学团队构建了基于案例的高阶性问题分析和实验观察分享两个模块资源库。

2.1 基于案例的高阶性问题分析资源库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除了经典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之外,还包括具有时效性的研究新进展。由于理论课时受限,前沿性内容和启发性讨论无法在实体大课堂充分实现。另外,该课程研究内容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基于细胞生物学水平的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是该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同样由于理论学时有限,关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内容也无法在实体课堂中展开学习。鉴于此,课程教学团队开发并初步实践了基于案例的高阶性问题分析资源库,每一个讨论主题均依托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前沿性研究进展或者疾病案例,提出3~5 个问题,通常前面2~3 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后面的2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基于已学习的理论知识深度思考开放性问题,并且在开放性问题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索,对救死扶伤和爱岗敬业职业精神的认同,热爱祖国和人民、愿意为人民健康努力奋斗的精神。

以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章节为例,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转运方式,具有选择性、浓缩性和高效性。以此理论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观察冠状病毒进入细胞图谱,分析冠状病毒以哪种方式进入细胞?接着,第二个问题讨论这种方式对于病毒自身传播具有什么优势、和疫情传播特点有关联吗?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分析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适合它吗?对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具有什么启示?第四个问题,基于上述问题,鼓励学生尝试提出或者设计阻断病毒传播的疫苗和药物。第五个问题,结合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列举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哪些成就、先进事迹,还有学生个人参与过哪些防疫服务或者工作?实践证明,昆明医科大学大一年级学生已经充分参与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工作中,他们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在家乡、校园等开展防疫科学普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也有学生目前回答:“由于学习时间紧张,还没有开展具体的防疫活动服务,但是从自身做起,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从参与讨论的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将医学生的职责落实到行动和思想两个层面,这正是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的新内涵,即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

2.2 实验观察分享资源库

实验见习课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结构,让学生对微观世界细胞的认知实现直观化,对于初次使用显微镜的大一新生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以实验见习内容为载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观察的实验结果。经过初步实践,这个讨论板块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典型实验结果,也成功激发了学生参与线上讨论的热情。例如,一位学生分享了蛙的红细胞、神经细胞、牛的精子等不同类型和形态的细胞,还为特殊形态的神经细胞起了生动形象的名字:很多“触手”的神经细胞。一位学生分享了自己观察的非常清晰的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图片,显示了分裂前期和后期染色体形态。其他学生进行了中期和末期有丝分裂实验结果的补充分享以及点赞交流。一位教师分享了具有7条染色体的马蛔虫受精卵图片,实际上在显微镜下通常看到的是4 条或者6 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7条染色体应该如何解释呢?这可能和标本制作、有丝分裂时期有关。这些典型的实验观察结果可以逐步积累成线上实验见习资源库,具有可持续性使用和真实性来源的宝贵价值。

3 结语

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需要提升优化,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7]。借助现代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已成为趋势,尤其是低年级医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就开始学习的基础医学课程,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通过构建线上论坛资源库并作为可持续性教学资源,可以很好地辅助线下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医学与人文的融合、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教学创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