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颖

(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110819)

现代高等教育要求探索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依托科学方法,改革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高等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基于PBL 理论提出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方案,形成课程、项目、基地、竞赛相贯通的建设方案,并以东北大学基于PBL 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为例,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教育主体视角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绩,尤其在工程教育领域新工科概念提出后,专业教育在整体规划、学科交叉、交流互动、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在教师和学生等教育主体的视角下,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如何找到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效着力点,并验证学生知识的内化程度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成为难题;对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难感知所学知识创造的价值。

2 基于PBL 理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创新创业教育是目标性教育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国家建设不断输送创新创业人才。PBL(Project-Based Learning)起源于医学教育领域,近年来在各学科广泛应用,是基于问题导向的探索性学习模式,特点是项目化和实践性。基于PBL 理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主体是教学实施单位和教师,实施对象是学生,教育载体是项目,学习过程是实践,教育任务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构其各要素,基于PBL 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以课程、项目、竞赛、团队、基地等为载体,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其中,区别于其他理论最重要的要素是学习载体,即问题(或项目)的设计。学生项目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学习的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面对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提出解决特定问题的策略,实现知识的理解与体系的构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基于PBL 理论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群的途径

针对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于PBL 理论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价值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

3.1 围绕学生成长需求和规律,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

基于人才培养规律和PBL 理论,围绕创新能力培养递进关系,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大一基础知识普及、大二专业课程融入、高年级实用技能提升的普惠化、梯度型、交错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一基础层课程注重科学伦理和商业伦理的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二提升层课程注重基本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多元化认知和批判性思维养成、基础知识结构搭建为重点内容;高年级实践层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提升,注重实践能力训练与强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3.2 将PBL 教学的项目化与学科竞赛的实践性相结合,实现“教赛融合”

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检验大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这与PBL 理论的基于项目的学习特征一致。对学生而言,参与学科竞赛本质上是一项探究式学习活动;对教师而言,学科竞赛既是一项教学活动,也是一项教学效果考核;对学校而言,通过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能够横向比较本校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的差异,直观检验人才培养水平。深入挖掘学科竞赛的育人力量,将PBL 理论与学科竞赛进行有效结合,甄选专业性强、竞技方向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匹配度高的学科竞赛进行资助,并与相关学科专业课程对接,形成“教赛融合”的培养机制[2],学生竞赛过程得到课程理论的指导,教学活动得到竞赛实践活动的支撑和验证。如图1 所示,基于PBL 的“教赛融合”培养机制在实施上包括课程选择、项目确定、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参与竞赛、总结反思6 个环节,各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主体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结合6 个教育环节,有方向性地调整教学大纲,引用实践案例,输出专业知识和实践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形式学习;学生结合6 个学习环节,有目的地开展知识构建与技能提升。

图1 “教赛融合”培养机制的实施过程

3.3 突出项目化学习特色,实施项目导师培养机制

以PBL 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创业实践、校内外实训等项目为落脚点,实施项目导师培养机制,并融入学生队长辅助制,将教师的单向引领转化为导师引领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特定的专业实践中锻炼成长[3]。项目导师制以PBL 理论为指导,以项目实施过程为载体,以学生项目团队为中心,导师为项目团队提供人力支持、智力支持、经验支持、资源支持。其中,“项目”含义较广,既包括传统的课题项目、科研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又包括教改课题、社会调查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参与教师教研过程的项目。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项目导师从身份上分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从指导内容上分为创新导师、科普导师、竞赛导师、创业导师等,项目导师制应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年度考核机制和学生队长辅助机制。对学生而言,组队后在查阅文献、分析问题、构思方案、制订方案、实施实验等各环节,都可以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团队的支持,既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又能近距离地学习到导师的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对教师而言,要胜任与学科竞赛相关的核心课程,必须使教授内容与项目热点、难点有关,对导师的业务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科前沿信息,主动钻研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师生关系而言,在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从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计划制定、项目方案实施、项目结果评定等各环节,有效结合教学互动,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化特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常常需要以学科交叉、年级交叉、特长交叉为基础,这既鼓励学生术业有专攻,又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同时,学生队长辅助制既分担了教师的管理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3.4 为PBL 理论与“双创”教育融合提供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育人效果

在“专创融合”视角下,不断加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不断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和优质创业项目的双孵化。以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不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赛事、种子项目培育、初创企业孵化等工作,积极与市场化孵化器对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初创企业辅导、创业金融服务等孵化服务,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服务师生、连接各类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项目团队的主动拓展,以及大学科技园、科学技术研究院、校友会等部门的助力,不断引进优质的创业资源,进一步促进项目孵化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4]。将学生培养为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科学素养与创业素养兼优的卓越创新创业人才。

4 基于PBL理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解决的问题

4.1 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度不高的问题,促进“专创融合”,普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发挥PBL 理论“基于项目学习”的特点,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特色,坚持“专创融合”,以人才培养为主线,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全面革新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惠及全校师生,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4.2 打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的壁垒,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育人协调发展,提升育人成效

基于PBL 理论,形成“课程—项目—竞赛—导师—基地”五位一体的类课程群,在同一阶段,赋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相同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育人的协调发展,促进项目孵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提升育人成效,具有一定示范性。

4.3 重塑师生角色,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体地位不突出的问题

从项目化学习出发,通过竞赛获奖等阶段性成绩认定,赋予学生学习获得感和实践荣誉感。重塑师生角色,实施项目导师制、学生队长辅助制,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体,以“大创”计划、学科竞赛、创业实践等为团队学习提供目标导向,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养成挑战未知、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终身学习的习惯,改变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不突出的情况,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5 东北大学基于PBL 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情况

东北大学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发展需求,基于PBL 理论(Project-Based Learning),设计实施了以“专创融合”“一赛一课”“项目导师”和“基地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使得学习有课程、实践有平台、发展有指导、成果有突破,培养了一大批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担当的卓越创新创业人才,获得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5.1 基于PBL 理论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群的实施过程

创新创业学院整合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师资,组织团队,合理规划,围绕创新能力结构要素与能力培养递进关系,构建梯度型、交错式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开设2 门基础层课程、7 门提升层课程、27 门实践层课程,如图2 所示。课程群分为必修基础课、专业鼓励选修课、一般选修课,从学习创造性理论、运用创新思维与创造方法,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与创业能力,为所有在校生从课程角度提供了保障。

图2 东北大学基于PBL 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群

(1)基础层课程采用混合模式,注重思维模式与科学伦理的培养,结合课程思政,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场和方向、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从创新和创业两个角度,开设创客启蒙、创业基础课程,通过通识的启蒙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2)提升层课程采用“众创协同”模式,重点提升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以多元化认知和批判性思考、学习和工作方式养成、基础知识积累为重点内容。开设批判性思维、软件产品构建实践、大学生创造力培养、3D设计及打印技术、创造性思维与技能、企业创新创业管理等7 门课程,促进学生由答案式思维习惯向问题式思维习惯转变,并了解基本创新理论、积累基础科学知识、掌握TRIZ 等创新方法。

(3)实践层课程采用“教赛融合、五育并举”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使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的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强化。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发展,设置数学建模与实验、综合电子技术、竞赛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大学生智能车设计基础、电子设计创新基础、智能对抗机器人设计基础、设计创新与竞赛、大学生科技竞赛实践、创新创业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等27 门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色课程,并对应“一赛一课”项目指导模式,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提出问题、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2 基于PBL 理论的大学生“一赛一课、教赛融合”项目指导模式实施

东北大学基于PBL 理论设计实施的“一赛一课、教赛融合”项目指导模式,使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完成可评估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与选择、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把真实任务场景作为快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如图3 所示。“一赛一课、教赛融合”项目指导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场景分析、问题提出、合作学习、策略导向、动手实践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过不断实验,学科交叉,强化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综合展示推广等环节,提高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学术能力[5]。

图3 “一赛一课、教赛融合”项目化学习过程

东北大学依照竞赛的专业性、规范性、影响力和主办单位级别,创新性地将学科竞赛分为七个级别,称为“七星级赛事体系”,每项七星级、六星级学科竞赛及重点的五星级竞赛,均有课程匹配。这既保证了学科竞赛对于课程学习的有效支撑,又使项目化学习贯穿课堂教学并验证教学效果。学科竞赛与课程的匹配关系如表1 所示。

表1 东北大学“一赛一课、教赛融合”项目培育体系

5.3 基于PBL 理论的项目导师培养机制的实施过程

以PBL 理论为基础实施项目导师制,并辅以学生队长辅助制,以示范性创新团队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导师对项目提供方向判断、人力支持、智力支持、资源支持,使学生在特定的专业活动中锻炼,并对学生进行过程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将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机结合。项目导师制引入动态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增加了跨专业、跨年级合作的机会,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参与同一个项目,还能避免学生因导师固定造成思维方式固化、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东北大学项目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以合理的课程群建设为基础,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如图4 所示,校内项目导师主要来自各学院专业教师,可指导学生团队完成科普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社会调研、创业实践、导师课题等项目;校外项目导师则主要来自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可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实习实训、创业孵化探索、社会服务项目等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队长辅助制和学长辅学制为补充,该形式能在减轻导师科研压力的同时,给予学生深度参与课题项目的机会和领导力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图4 东北大学项目导师制实施路径

5.4 基于PBL 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过程

“专创融合”强调学科专业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孵化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和资源配置机构,在建设过程中借助PBL 理论,以“精设计、强支撑、讲方法、重发展”为主要特点,全面实施了校、院两级载体建设,激发校园“双创”活力,提升学校发展动能,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可提升、可探索、可转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图5 所示。东北大学成功建设了2 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5 个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百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创新创业基地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情境具体而真实,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学习方式强调共同体意识,学习结果最终表现为作品,并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或社会效益。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的主体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创新创业孵化有机融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阶梯,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和“双创”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专业认同感和创业自信心,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东北大学校训融入“双创”实践,实施“思创融合、知创融合、行创融合”,形成具有东北大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发挥了创新创业基地的实践育人作用。

图5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施路径

(1)精设计:基地建设采用“课程、科普、科研、竞赛、创业”五位一体的联动设计。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人才培养与项目孵化的双载体,以PBL理论为支撑,立足于“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孵化,将“课程、科普、科研、竞赛、创业”联动开展,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群,开展多项科普活动,连续实施17 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度开展近百项“双创”竞赛,持续进行种子期和苗圃期创业项目孵化。

(2)强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稳固运行,要从“人力资源、非人力资源”的双角度给予强支撑。东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项目导师制、学生队长辅助制,吸引有强烈成长意愿的学生,配备11 位专职管理人员,聘请1 000 余位项目导师,提供充足物理空间和软硬件设施,制定项目、竞赛、基地管理办法和创新创业校长奖章评选章程等完备的管理制度。

(3)讲方法:基地建设实施导师责任制下的学生自主管理。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分为2 个校级创新创业基地、15 个院级创新创业基地、35 个学生创新性示范团队,管理实施“导师责任制+学生自主管理+‘双创’文化引领”的管理制度,由导师引领,学生队长把控,学生自主实践,提高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4)重发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项目、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多维发展。东北大学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出发点,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整体规划、系统实施、经验总结、文化宣传,进入良性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宣传,实现人才和项目的双孵化,为东北大学“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5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实践取得的效果

(1)“一赛一课、教赛融合”培养机制建设取得较好效果。“一赛一课、教赛融合”培养机制不仅重视学习结果,而且看重学习过程,通过项目设计、项目开展、数据分析等实施和展示过程达到掌握专业知识的效果。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科技竞赛,常常需要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或商业策划、文案写作、动图建模、视频创作、项目路演等任务,这些任务的背后是综合能力的考核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PBL 教学模型与学科竞赛的融合,促进复合型与创新型卓越人才的培养。教与学相统一,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保证了学科竞赛项目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取得了较好成绩。在《2017—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前300)》[6]中,东北大学获得奖项数量排名全国第二(1 297 项),综合排名为全国第七(总分91.53),再次在该项权威榜单排名中取得优异成绩,如表2 所示[7]。

表2 2017-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top300,节选)

(2)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取得了项目、人才双孵化的示范性效应。人才培养和项目孵化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主要作用,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的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展专业型、生态化、示范性的创业实践,对接资源、整合资源,形成人才培养和项目孵化的双合力作用,形成人才培养质量、项目孵化水平双螺旋上升的良好局面。目前,设有科普部、项目部、竞赛部、创业部4 个实体部门和创意设计中心、创新研究中心、创业与领导力研究中心3 个虚体机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0 000 余m2,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5 个,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35 个。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显着成效,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共青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科协“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基地”。截至2022 年末,在册学生创业企业102 家,其中备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 家;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 家,辽宁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 家,辽宁省“雏鹰”企业3 家;培养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2 人,全国创业英雄百强3 人,实现了卓越“双创”人才和优质“双创”项目的双孵化。

6 结语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促进“专创融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和提高育人实效显得尤为重要,基于PBL 理论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是非常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其方法、途径可做更广范围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