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安,董宇澄,章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商务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在数字商业时代,商业、技术和人文深度交融,数字商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培养路径、培养内容等也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2]。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2019 年3 月,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实施方案和“双高计划”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决策部署,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4]。2019 年6 月,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在团队结构、技能水平和培训制度方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创新模式,开展“双高计划”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5]。2020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6]。

1 “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困难

1.1 “双师型”教师队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因而实践教学能力不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但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此外,高职院校主要是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遴选或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引进机制创新性不足[7]。

1.2 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目前,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高效的校企互聘合作机制。在“双高计划”实施中,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建立相互促进、开放共享的校企共同体,以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通过建立校企共育模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可以有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然而,在实践中发现,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强[8]。

1.3 “双师型”教师团队结构单一,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结构相对单一,其以校内教师为主体,在专业覆盖面、年龄范围、学历层次、职称等级、专兼职教师比例结构等方面还有待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大多具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和教学经验,但缺乏创业实践经历或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企业招聘的兼职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理论知识不足,无法带领学生开展技术创新研究。

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

作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成员,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创新团队在近三年的建设中,团队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教师的能力素质得到显着提升[9-10]。

2019 年12 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市场营销专业群被列为国家“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群。根据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要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以期探索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

2.1 实施“双师型”人才育引计划,实现高端引领、协同发展

2.1.1 创新“双路径、递进式”育人模式

按照分类管理、分层培养原则,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校企协同共育,以骨干教师为基础,按照“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要求,构建“双路径”育人模式,其中一条路径为高水平教学团队负责人引领,另一条路径则是技术技能型大师带领。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高水平教学团队负责人培育工程”,通过采用“骨干教师—团队负责人—专业建设负责人”三层次培养方式,组织教师参加高层次访学研修;派遣教师分批前往谷歌、腾讯、阿里巴巴、苏宁等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项目;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学会、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鼓励教师提高科研项目申报质量,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技术技能大师培育工程”,通过采用“骨干教师—技术能手—技能大师”三个层次的培养方式,结合合作企业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技术技能培训、合作研发和同业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学院充分利用江苏省新商科“双创”人才培育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商业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平台所提供的技能优势和业内资源,致力于培养一批具备卓越技术技能的大师。

2.1.2 发挥高水平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教学团队负责人和校企技术技能大师为引领,带动全体成员联合开展教学研究、课程及教学资源开发工作,采用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和项目式教学,实现分工协作;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引领,支持跨专业、跨院(部)合作,或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以技术技能大师为引领,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工艺改良,开展联合攻关,提升教师在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以提升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2 实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计划,形成动态互补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2.1 互兼互聘,促进校企人员“双岗双职”常态化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校企互聘互兼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同时,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招募具备行业影响力的技术专家,请其担任“产业教授”,从事实践教学、团队建设、青年教师指导、技能交流等工作;鼓励学校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的项目研讨和技术研发工作,协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校企人才交流,促进校企资源的双向流动[11]。

2.2.2 专兼协同,探索教学团队双负责人计划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每名校内教师对接一名兼职教师”计划,建立专兼职教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双向选择机制,实现校内师资力量向校外转移;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加强管理和考核,使兼职教师充分施展专业技能;采用协议管理方式,促进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鼓励其共同推动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共同培养商科创新人才。

2.2.3 校企联合,强化“双师”分级培养及考核管理

校企联手,共同推进“双师”分级(初级、中级、顶级)培养工作,以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建设为基础,构建“一中心两平台四层次”教学体系;推行“一师一企”实践制度,确保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30 天,以提升其实践能力。

2.3 建设多元化平台,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2.3.1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科学规划教师职业发展方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学校—企业”“双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平台(如图1 所示);建设涵盖教师信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实现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长期跟踪和指导;建立教师发展平台,通过举办教师文化沙龙和推广网络课程资源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图1 互聘互兼的教师发展中心职能

2.3.2 依托校企创新协作共同体,提升教师技术创新能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江苏省新商科“双创”人才培育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商业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核心平台,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动教师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推广)、技术标准(规程)研制、经营策划研究等方面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3.3 依托师资海外培训基地,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建立了4 个海外师资培训基地,每年派遣3 名优秀教师前往海外进行研修、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汲取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12]。

2.3.4 依托“双师”培养培训基地,力促教师专业技能提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校企“双师”培训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设跨校“双师”培养培训基地,为校际合作培养师资提供平台,实现教师培养工作的协同推进。

3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情况,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路径:

3.1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提前规划,分层次建设师资队伍

建立师资引进和培养机制,采用分层次、分重点、分阶段的方式,针对不同阶段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结合专业发展趋势,规划师资队伍结构,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人才的梯队建设,明确教师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

3.2 完善评估机制和激励制度

健全教师激励制度,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系统;加强师资培训与交流工作,使教师能够通过培训交流的形式拓宽学术视野,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态[13];加强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科研环境[14]。

3.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构建“校内跨界、校际协作、校企融合”的校企发展共同体协作机制

以构建“校内跨界、校际协作、校企融合”的校企发展共同体(如图2 所示)为目标,建立多维跨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新商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型升级,制定团队协作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搭建团队协作平台,全面开展“1+X”“书证融通”课程开发和资源建设、模块化教学、产教研创项目指导、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培训服务等教学工作,校企共同推进“双元”育人工作。

图2 “校内跨界、校际协作、校企融合”命运共同体

构建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职业技能水平高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以“双高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推进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加速优质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推动“双高计划”的高质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