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主木,陶发展,王楠,李梦杨,马浩翔

(河南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创新是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方式[1-3],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4]。高校需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科研创新布局,培养创新人才,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和针对性教学改革项目[5-6]。

探索信息类创新人才高质量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推动科学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促进行业发展的切实需求[7]。在知识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构建信息类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新模式。

1 信息类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对信息类创新人才的需求较大[8-9]。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满足信息类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10]。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致,因此,需探索能够协同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信息类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模式中既是独立运作的个体,又是协同合作的融合体,参与主体既要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又需遵循以培养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共同目标导向[11]。高校作为教学基地,是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主体,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满足区域创新、产业发展和企业需要。要打破“高校主导”的传统观念,建立起多方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项目共享、人才共享的开放式产学研合作机制[12]。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是高校进行教学创新,实现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13]。目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产学研用”多元主体之间的融合程度仍然有限,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不紧密、缺乏可持续性。企业以价值和利润为导向,关心产品周期和市场前景,科研机构重视成果的创新与转化,而高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不同主体之间缺乏可持续的有效协同机制,必须探索出可联系不同主体、聚合多方利益诉求的协同机制,充分调动产业、科研机构、学校、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多元主体的深度合作与共赢,整合资源,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14]。

2 改革内容与目标

基于“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包含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协同、科研机构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企业用人与高校育人协同以及地方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等方面,改革的内容与目标如下。

2.1 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协同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转变办学观念,以产业需要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运用的结合,实现“学科链条与创新链条、课程内容与职业规范、教学流程与实践环节”的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2.2 科学研究成果与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协同

挖掘教师科学研究成果与研究生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探索以实践性、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为特征的研究方法,推动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构建具有创新性的教育体系。

2.3 产业技术攻关与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协同

考虑河南科技大学周边高新企业多、产业特色突出、企业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研究生各个阶段的优势和特点,以研究生人才培养为目标,联合高校和企业,构建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采用分级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构建学术界与产业界、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4 地方建设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协同

地方建设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需要高校的人才支撑。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既能提高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融合度,又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结合企业资源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创新人才。将地方建设发展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校教学研究与地方建设的关联性,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 实施方案

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教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为切入点,围绕地方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和企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创新实践教学团队为保障,研究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协同育人的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3.1 理论与实践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知识体系框架,以问题为导向重新设计教学环节,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桥梁,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信息技术一体化建设的优势,探索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双向互动机制,建立体现信息类专业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构建包括“公共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专业创新实践平台、专业特色实践平台”的“四位一体”创新实践平台,实现实验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科间、专业间优质资源共享,通过把科研仪器和科研平台相结合,把科研成果、方法、研究思想等引入实验教学,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让实践教学紧跟学术前沿,让学生在大科学装置、大工程平台参与科研实践。同时,通过聘请企业家、工程师等为学校的实践教师,开发与专业前沿知识技术相关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科前沿和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3.2 学科交叉融合,建立科教融合培养体系

基于所获前沿科研成果,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与研究生自身发展、未来科技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及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纳入教材,丰富教学资源,构建前沿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解决重要领域的关键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基本任务,按照教学需求和学科前沿,聚焦科研方向,结合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拓展科研、教研、教学结合的广度和深度。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国际学术动态转变为教学内容,用科学的技术路线进行更新。按照社会发展形势和需要,改造升级传统的专业,拓展新的专业方向,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科研与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内容。以“科教结合”“产教结合”的模式来培养大学生,是引导信息技术发展、支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教育具有工程化、实用性强的特点,尤其要激发研究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利用好导师承担的大项目,辅以创新基金项目训练,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依托开设的创新课程,通过构建综合性实验课组,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以“原理、技术、应用”三个层面引导研究生开展探究式、联想式和案例式学习,并通过相应的实验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优化群体资源,建设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指导团队

积极构建“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与联合培养单位共同组建导师团队。同时,校企合作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创新评估制度,对高校实行“双元”育人模式下的专业核心能力、工匠精神养成、创新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价,为行业及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校企双方导师根据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研究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研究生的道德修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成为一个整体。课外辅导注重对研究生科学实践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深入地参与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研究生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特征,提出了“基本训练-素质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阶梯式教学模式,确定了“兴趣加专长、个性育英才”的教育理念,将研究生分为研究型创新人才和工程型普适人才进行培养,并依据教学效果对培养流程进行调整。

3.4 建立“地方需求-人才培养”双向互动体系

高校主动对接地方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以工科专业优势为依托,发挥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和知名专家学者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工业等领域,与地方产业合作开拓新兴和交叉学科,为培养地方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要打破现有学科的界线,在各学科间进行科研与人才的交流,积极与学校周边各大型工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人才交流和资源分享,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基础入手,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通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方式,补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领域的资源,并定期更新课程实践资源。同时,地方企业也会派工程师到学校开展讲座、交流,并通过讨论课程解决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发展完善,实现地方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基于协同育人的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从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协同、科研机构与学校人才培养协同、企业用人与高校育人协同以及地方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等方面,探索了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