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广泛性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症之一,临床表 现为无明显原因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常伴失眠、坐立不安、出汗、心悸等,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失去生活希望,而所用的抗焦虑药物有易成瘾、嗜睡、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1]。程为平教授运用其独创的倒“丁”字针法并配以体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多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典型医案2例报道如下。

例1 孙某,女,59岁。主诉:焦虑心烦半年余。现病史:平素心情不舒,易怒,现因家庭琐事而出现上症,并伴有失眠多梦、心慌心悸、自汗、盗汗及腹痛气串感。曾在哈尔滨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未见异常;脑电图示:自主神经机能失常。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予以口服盐酸丁螺环酮片,1片/d,3次/d,但疗效不显著。查体:汉密尔顿焦虑量表[2](HAMA)总分为23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HAMD,17项)总分为4分。脉弦数,舌暗红瘀斑、苔微黄少津。

中医诊断:躁证(气滞血瘀 郁热扰神);西医诊断:广泛性焦虑症。

治疗:采用程氏倒“丁”字透刺方法治疗,选穴如下:头针百会透后神聪、前顶透百会、囟会透前顶、神庭透上星;眉冲、曲差、头临泣、头维向上平刺;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体针配以太冲、足临泣、神门、内关、公孙、天枢、足三里。神门、内关行平补平泻法,太冲、足临泣行泻法。选穴均为双侧。上述针刺方法每日1次,每次40 min,期间捻针1次。

针刺7 d后,患者自诉心烦、焦虑好转,腹痛气串感减轻。查体:HAMA总分17分,HAMD总分2分,确定有焦虑症状。针刺14 d后,患者自诉心烦、焦虑、失眠多梦、汗出明显好转。查HAMA总分为8分,提示可能有焦虑症状。针刺30 d后,诸证基本消失,查HAMA总分为5分,提示焦虑症状消失。

按:肝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该患者由于长期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郁热上扰清空则焦虑心烦;肝郁化火,影响心神,致心火偏亢,心烦、失眠多梦;肝木乘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腹痛气串感;郁热迫邪外出则自汗,阴不恋阳则盗汗;肝郁化热、气滞血瘀、郁热扰神,故舌暗红瘀斑、苔微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为23分,肯定有明显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17项)总分为4分,提示无抑郁。

督脉直接入属于脑,郁热扰于脑神,故选用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来调节督脉经气,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醒脑安神之功效。曲差、眉冲均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其经循行“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说明其循行入属于脑,与脑有密切的联系,又因“脑为元神之府”,故选膀胱经穴来调节脑神,达到安神、养神作用[3]。头临泣、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之穴,《内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故足少阳胆经之气和则全身气机条畅。《灵枢·动输》:“胃气入络脑”。胃功能正常,神志则安,反之胃气浊扰心而致心悸、失眠等神志失常。而头维为胃经之穴,是足阳明、少阳、阳维脉之交会穴,调脏腑经络。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行泻法可疏肝理气。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治疗自汗、盗汗。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有“一络通两经”之说,治疗相其表里经病症如腹痛气串感;内关、公孙均为八脉交会穴,公孙配内关,和胃化浊、宁心安神。天枢为大肠募穴,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是补气血、调脾胃、通经活络要穴,治疗失眠、心悸气短、腹痛[4]。通过选用倒“丁”字透刺穴位泻法,起到调五脏之神,安神醒脑,调神解郁的作用,进而改善其焦虑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例2 毕某,女。主诉:心烦焦虑2月余。现病史:平素多优柔寡断,遇小事忧愁不解,3月前因走夜路时遇惊恐刺激,出现恐证,经治疗恐证基本消失。现出现上证,并伴有失眠、耳鸣、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入睡难,需服艾司唑仑1片,但1 h后即醒,复难入睡。查体:脉细数,舌淡红有齿痕、苔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为17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为2分。

中医诊断:躁证(心胆两虚 髓海不足);西医诊断:广泛性焦虑症。

治疗:采用倒“丁”字透刺方法治疗,头针百会透前顶、前顶透囟会、上星透神庭;眉冲、曲差、头临泣、头维向下平刺;根据患者病情体针配足临泣、丘墟、三阴交、阳陵泉、神门、内关、耳门、听宫、听会。选穴均为双侧。丘墟、阳陵泉行泻法,余均行补法。上述针刺方法每日1次,每次40 min,期间捻针1次。

针刺7 d后,患者自诉失眠、焦虑好转,仍恐惧。查体:HAMA总分为15分,HAMD总分2分,提示有焦虑症状。针刺14 d后,患者诸证有好转,耳鸣仍存在。查HAMA总分为10分,可能有焦虑症状。针刺30 d后,心烦焦虑消失,耳鸣缓解,睡眠尚可;查HAMA总分为5分,没有焦虑症状。

按:患者形体瘦弱,引起胆气虚弱,从而引起焦虑、善惊易恐、失眠等精神情志异常。心为藏神之脏,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情志异常,首伤心神,故心烦焦虑。因3月前出现恐证,虽经治疗后恐证消失,但恐伤心肾,心肾不交,肾水不足,髓海空虚见耳鸣,善惊易恐[5]。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细均为心胆气虚之象。HAMA总分为17分,肯定有明显焦虑;HAMD总分为2分提示无抑郁。

百会是督脉之穴,为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交会点,为三阳五会,调节阴阳,补脑安神。《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入络于脑,故百会、前顶、囟会、神庭运用补法可补脑安髓,使脑神得司,恐惧消失。《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说明胆经与心相联系,气化相通;心藏神,心动则神伤,出现情志异常。足临泣、丘墟、阳陵泉均为胆经之穴。足临泣行补法明目益聪;丘墟行泻法疏肝健脾;阳陵泉行泻法疏肝利胆、舒筋通络。三阴交为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行补法可调肝肾、安心神、健脾胃、理气血、通经络[6]。采用倒“丁”字透刺上述穴位其补法,填精益髓,补养精、气、神,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

综上所述,程为平教授辨证运用“程氏头项针法”中的倒“丁”字形透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通过逆经为泻清热醒脑、顺经为补益脑宁神,通督调神为主导,疏肝益脾为辅,调节整个脏腑机能,使脑神聪、心神明、肝胆脾肾和而诸症自消。

[1]朱兆洪,丁柱.焦虑症的针灸临床治疗及选穴特点探讨[J].中国针灸,2008,28(7):545.

[2]杨德森,姚芳传,陈彦方,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74-86.

[3]白洁,臧东静,徐静.焦虑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概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7):612-616.

[4]韩祖成,惠振亮,刘冬玲,等.焦虑症中医证候的精神心理学特征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8):1019-1020.

[5]朱晨军,包祖晓.试论中医学中的“惊悸”与焦虑症的关系[J].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18-1019.

[6]李权英.三阴交配合神门穴加减治疗失眠4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