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泉 王晓翔 蔡阳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

清气透表法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临床观察

刘清泉 王晓翔 蔡阳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

目的 观察清气透表法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风寒证组及风热证组,分别给予上感颗粒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93.75%,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等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气透表法对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属风寒证与风热证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清气透表;外感发热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学外感发热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邪气犯卫,病位在卫表,无论外感邪气如何,解表透邪均为主要大法,据此我们提出了清气透表法治疗外感发热,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急症高热症协作组一九九八年十一月青岛会议修订《中医外感高热急症诊疗常规》。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

1.2 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诊断标准[1]及中医外感高热症诊疗规范标准者;年龄18~70岁之间;急性起病,病程在48h之内;体温≥38℃;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1.3 排除标准 下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呼吸、消化、泌尿、血液系统等疾病感染致发热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血管病变、肝脏病变、肾脏病变、血液学病变、肺脏疾病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如肿瘤或艾滋病。

1.4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09年10月至12月,40例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40例来自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80例,根据症状体征分为风寒证组及风热证组。风寒证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9.23±10.189)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2.44±3.53),平均病程(24.68±12.552)h,平均初诊体温(38.643±0.4545)℃。风热证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6.48±8.026)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2.31±3.35),平均病程(24.95±13.632)小时,平均初诊体温(38.608±0.4457)℃。2组性别、年龄、病程、BMI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用药 配方颗粒(柴胡12g,黄芩10g,青蒿10g,石膏30g,羌活12g,薄荷6g等)。配方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2.2 给药方法 基础治疗:注意休息(慎起居、避风寒),多饮水。必要时补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1000ml/日;配方颗粒:口服,37.2℃<体温<39.0℃,每次1帖,每日2次;体温≥39.0℃时,加服1帖。每天加服不超过1帖;疗程:3天,服药必须满2天,第3天如体温恢复正常(≤37.2℃),可不服药。

3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每组观察体温开始下降时间、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降至正常时间以及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头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3.2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显着性水平设а=0.05。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 见表1。风寒组与风热组在开始退热时间、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方面治疗效果相近,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秩和检验)

4.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2。对于风寒组和风热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秩和检验)

4.3 两组伴随症状及体征治疗有效率比较 见表3。经过治疗后,风寒组与风热组在发热、恶寒、寒战、鼻塞、咽痛、咳嗽、口干、乏力及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方面,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汗出的疗效,风热组优于风寒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于咽红及扁桃体肿大等体征的改善方面,风寒组与风热组无差别,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两组伴随症状及体征治疗有效率比较(卡方检验)

4.4 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不予特殊处理,停药或减少用量情况下症状可缓解。未发现胸闷、心慌、黄疸、尿少等重要脏器损伤的临床症状,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及事件。

5 讨论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外感发热范畴。本病病邪自外而入,侵袭人体,出现以鼻塞、流涕等鼻咽不适及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全身不适的一系列症状。中医学很早就对于外感发热有深刻的认识。汉张仲景根据外感疾病的表里传变,将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属于三阳经与三阴经,并由此创立了以治疗外感疾病为主的六经辨证体系;清叶天士时期温病流行,而温病也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叶天士根据当时温病的特点,总结了外感疾病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并将其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此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清吴鞠通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根据温病的临床表现和传变规律,创立了三焦辨证体系。张仲景时代外感邪气以寒邪为主,临床多有伤阳表现,可见三阴经证;而明清时期的外感邪气以疫疠及温邪为主,临床多有伤阴表现,故可见营分证及血分证。尽管致病邪气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病邪传变的过程是相同的,无论是从三阳经的表传至三阴经的里,从卫分气分的表传至营分血分的里,病邪的传变都是由表入里的过程,所以以上三种辨证体系,对外感性疾病传变过程的认识是统一的。近代医家在治疗外感疾病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详辨病邪的性质,判断侵袭人体的病邪属风寒或风热,再给予相应的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治疗,此种方法临床应用有效,但这仅仅关注了病邪的属性,而没有抓住外感疾病由表入里的核心病机,加之病邪入侵后,临床表现常变化不定,寒热常错杂不明,此时根据病邪性质辨证施治受到局限。

我院热病学科创始人董建华教授[2]在诊治急性热病时认识到疾病由表入里的病机特点,并提出三期辨证体系,即表证期、表里证期和里证期。当外感疾病处于表证期时,无论外感邪气为风、寒、暑、湿、燥、火等性质如何,此时均为外邪袭表,病位在卫表,治疗时解表透邪,驱邪外出应为主要大法,不必拘泥于详辨病邪性质,当表邪入里时,由于是外证引动内证,因此透邪外出仍为治疗的主要大法。继承于该辨证法的思路,我们认为,在外感疾病初期,属病邪在表,随疾病发展,邪入少阳,致枢机不利,疾病迁延。无论病邪在表还是邪入少阳,治疗时调整枢机,透邪外出均应为主要思路,而不必拘泥于辨病邪性质。结合这种思路,我们运用清气透表法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所用方药以柴胡、黄芩调整枢机,透邪外出;羌活、薄荷解表透邪;石膏、青蒿清透气分邪热,各药共奏透邪外出之功,达到治疗目的。研究结果显示,清气透表法对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属风寒证及风热证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应用时无需详辨病邪属性,符合急诊科便捷有效的诊疗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7-319.

[2] 董建华,杜怀棠,周平安,等.急性热病临床研究的初步设想[J].中医杂志, 1985,26(1):62.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7.137

1672-2779(2010)-17-0198-02

20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