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长玲

60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贾长玲

(吉林省磐石市医院,磐石132300)

目的 对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因消化道出血前来本院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及时的治疗,治愈的患者有28例,好转的患者有30例,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中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中常见的出血现象约占48.33%,而由胃部及食管静脉血管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仅次于上消化道出血,其比例约占20%,有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目前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其比例为10%,除此之外,引起出血的疾病还有食管炎及胃部恶性肿瘤。以直肠癌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近年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依据是依照患者的病史、特征、症状作为诊断的依据,患者选择胃镜进行检查的准确性更加高。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对患处进行及时的止血以及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处在休克状态的患者应该进行抗休克的治疗,对于出血情况严重的患者应对其实行外科手术治疗。

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患者通常发病较急,且临床表现方式多样,很容易造成误诊。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位置即食管、胃部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1]。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位置及小肠、直肠、结肠等部位出血。消化道出血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危及生命,目前对患者进行及时止血和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出血现象,有利于预后。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治,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因消化道出血前来本院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66.67%),女性20例(33.33%);年龄为28~78岁,平均(52.4±4.2)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便血、腹部压痛、头晕、心率加快、乏力及出现急性循环衰竭。临床资料见表1。

1.2 方法 以止血和治疗原发性病变为主,其措施是对于胃胀、恶心或休克的患者应禁食,对于出血量不多的患者应尽早进食,并结合冷流质性食物,应用垂体后叶素、立止血、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出血的患者应结合胃镜在出血处注射硬化剂进行止血,并在止血基础上结合抗酸、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共同治疗;对于由于出血过多导致休克的患者应对其输入同种血型的血液对抗休克[2]。病情较重的患者在保守治疗24h后出血无明显改善或血压正常后再次出现大出血,应立刻实行手术治疗。

表 1 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n,%)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出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出血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得到有效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失血现象持续[3]。

2.2 治疗效果 60例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治愈3例,好转55例,因救治无效死亡2例。临床治疗效果见表2。

表 2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出血症状,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部位、病变性质以及失血量,这通常与患者的心肾功能及年龄有关。临床上急性的表现为呕血,而慢性小量的出血则表现为血便。如果出血部位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则为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4]。如果血液在胃部停留时间过长,经胃酸作用后血红蛋白将呈现咖啡色,如果病情紧急,出血量多,则呕鲜血。如果病变位置位于屈氏韧带以下部位则为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便血,如果是十二指肠部位病变,出血速度过快,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短,因此经粪便排出后呈紫红色,如果出血位置在右半结肠,那幺粪便颜色为鲜红色。而临床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但是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饮食规律的改变,直肠癌的患者不断增加,因此由直肠癌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也逐渐增加[5]。

本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平均年龄为(52.4±4.2)岁,而且年龄越大,出血的危险性就越高,病情就越严重,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凝血能力较差。本组中50岁以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胃癌、急性胃炎,主要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及工作压力大有关,而50岁以上的患者主要是由胃部溃疡及胃黏膜引起的出血,其原因与患者胃黏膜出现退行性病变有关,胃黏膜的机能变化导致患者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损害。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粥样硬化较严重,加之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因此容易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胃黏膜缺氧,其再生修复的能力将下降[6]。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对外界的抵御能力将下降,因此老年人容易患有恶性肿瘤,当肿瘤增大或扩散时容易侵入胃壁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因此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复杂的,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救治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1] 姚丽.上消化道出血128例病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3):179.

[2] 张帆,祁建军,孟存良,等.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3(12):84-85.

[3] 殷彩桥,郭雅绒.上消化道出血48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421.

[4] 吴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内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 (10):219.

[5] 陈洁.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2):318.

[6] 王萍,高柳成.胃镜检查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7,12(5):354.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6.035

1672-2779(2012)-16-0051-02

��苏玲

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