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新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药品采购办,焦作454000)

略述炮制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

高可新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药品采购办,焦作454000)

炮制;中医药学;用药安全

医生治病,经过四诊八纲,辨证求因,立法治方,然后择药处方。病人服药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要靠药物来决定,医生如何根据病人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中药炮制品至关重要。一种药物采用不同的炮制工艺或加入不同的辅料炮制出功效不同的药物,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也不同[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药材性质,医疗、药剂所需,照一定法则,将药材加工成所需饮片的技术。古代指制药总称,亦称炮炙,现代指每味药的加工。中药的炮制是我国历代医学家的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制药技术,我国有《雷公炮炙论》、《炮制大法》、《修事指南》等专着介绍了炮制经验与方法[2]。中药在调配处方之前,都应按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和调剂、制剂工作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漂、泡、润、切及蒸、炒、灸、煅、畏等一系列加工处理,也就是依法进行中药炮制,根据治病要求对中药进行不同的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特点,炮制后的中药,可转化药性降低毒副作用,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是中药与西药及其他“天然药物”的不同之处,因此,进一步深入讨论中药炮制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中药炮制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整个医药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3]。

1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中医所用中药,必经炮制,以便“制其太过,扶其不足”,这就是中医用药特点。古人的炮制目的主要是为了缓和药性、降低毒副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使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通过炮制能转化和调整药物的性能,使其更好地符合辨证施治的需要,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由于古人医药一家,从亲身采药到加工炮制及治疗实践,对整个过程可随时观察、体验和及时总结。对炮制和疗效的关系有切身体会,因此既加速了炮制的发展又提高了疗效。所以,古人既是医学家,又是药学家。在宋代《太平圣惠方》的论和篇中指出“凡和合汤药务在精专……”等总结了炮制和治疗的密切关系。

炮制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中药的性能,适应临床所需;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矫臭、矫味,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利于病人服用;保证药材洁净度,便于调剂、制剂[4]。中药的性质通过炮制也可转化,如生大黄主泻、可清除胃积滞、泻血分实热,但是制成熟大黄后由攻下剂变为泻剂,如炒成大黄炭,又成为止血剂。

2 炮制是用药安全的重要保证

清朝徐大椿曰:“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者有利,必有其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一般生毒熟良,生害熟益,合理炮制,大有裨益。如:生半夏对胃黏膜有刺激,可引起呕吐。而姜半夏则显示镇吐作用。乌头中乌头碱分解破坏,毒性降低。马钱子用270℃的砂烫4分钟,效果最佳。因此时士的宁含量最低。若温度280℃,则马钱子会焦化成炭。苦杏仁燀炒法以破坏苦杏仁酶,从而避免有效成分水解而影响疗效。

3 炮制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炮制可除去非药用部位,提高纯度使有效成分在药物内更加集中,从而提高相对含量,增加疗效。炮制可增大药物表面积,提高有效成分煎出量;炮制可使中药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利于煎出,更好地发挥疗效。如醋制元胡,元胡中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而增加止痛作用。据报道,按常规法煎煮,则元胡水煎液仅提出25.06%,而醋炙后水煎液可提出49.33%;生首乌经黑豆汁炮制后,具泻下作用的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衍生物,同时还原糖增加,故制首乌无通便作用,而滋补力则更加显着。

中药用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归纳病变部位,并认为药物对各脏腑经脉疾病治疗有一定的选择性,也就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归经”学说,各种中药都有自己的归经属性,通过炮制影响归经者称为“引药归经”,对此明代李梴即作过“凡药入肺蜜制,入脾姜制,入肾用盐、入肝用醋、入心用童便的概述”。

清代张睿曾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如:地黄生用清热、凉血,酒蒸由消变补,滋而不腻。生地炭凉血止血,熟地炭止血,补脾胃。由此可见,炮制对中医用药是很重要的。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前人经验,对提高炮制品质量,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总之,炮制是遵古而不泥古,不断的总结、创新、探索,力求工艺更加合理,使我们炮制理论和技术发扬光大!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药学学子呼?

[1]赵东奇.中药炮制品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2,10:56-57.

[2]陈虹.中药炮制规范化的药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112-113.

[3]陈义春.浅谈中药炮制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5):35-36.

[4]徐楚江,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12.

龙胆草——凉肝之王

【歌诀】

凉肝之王龙胆草,

苦寒沉阴走下焦。

热惊搐淋疮痒尿,

肝经湿热用之妙。

【释义】 中药治疗肝经湿热之黄疸首选龙胆,又名龙胆草。龙胆草苦寒,沉而入阴分走下焦,入走肝经,能泻肝火,凉肝血。对于肝经热极生风之抽搐,湿热下注之淋证、湿疮痒肿、小便赤痛用其治疗均能收获很好的疗效。

【药解】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或龙胆G.scabra Bge.或三叶龙胆G.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G.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产量最大,故习称“关龙胆”。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①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病,湿疹瘙痒等症。②用于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肋痛口苦等症。③用于热极生风之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煎服,3~6g。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2.《珍珠囊》:“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3.《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因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人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

【常用类药】 黄柏专于泻肾余膀胱之火;柴胡凉肝而兼疏肝解郁;栀子清泻三焦及肝胆火邪;牡丹皮专于凉血解郁;唯独龙胆草清泻肝胆湿热独有奇功,专泻肝胆之火邪。

【临证应用】 龙胆草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血亦去,湿消气也消,对于久病的水湿黄疸病人则应缓缓而用之。用其清泻肝胆湿热常配伍苦参为用,如苦参丸;还可与栀子、大黄、白茅根等同用,如龙胆散;治疗肝火头痛,目赤耳聋等症时常配伍柴胡、黄芩、栀子等同用,如龙胆泻肝汤;用于治疗惊风抽搐时常常配伍牛黄、青黛、黄连等同用,如凉惊丸。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082

1672-2779(2013)-05-0120-02

张文娟

20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