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生

(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卫生院,分宜 336615)

在临床上有许多病症的治疗效果是西医难以达到的,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如阴痒、蛇串疮、湿疮等病,疗效作一小结,详细情况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因阴痒、蛇串疮、湿疮而被收入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阴痒患者18例,蛇串疮患者22例,湿疮患者20例,按照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分别标记为A、B、C三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A组患者中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为 (38±6.8)岁,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阴部湿热瘙痒,经临床诊断为妇科阴痒;B组患者年龄为19~66岁,平均年龄为 (36±6.4)岁,均以胸部或腰部出现带状疱疹并伴有疼痛为主要症状;C组患者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 (37±6.3)岁,该组患者皮肤均出现对称性皮疹,并伴有丘疹、水疱,夜间瘙痒明显。上述60例患者均为女性,且每组内成员的一般资料与病情危重程度无差异,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A组:使用龙胆泻肝汤药方煎汤,对患者患处先熏疗,后坐浴,每日早晚各1次。症状有所好转后配合上述外治法加以口服上述处方,每日口服一剂[1]。B组:每日使用龙胆泻肝汤处方一剂水煎成汁,分为早晚两等分,餐后服用,每日两次。C组:每日采用龙胆泻肝汤处方一剂冷水煎成汁,分为两等分,早、晚餐后口服。随后取第三煎之药汁于患处湿敷20~30min,早晚各1次。

以30天作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退,疼痛减轻;无效:患者症状及一般情况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2 结果

三组患者病情变换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三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n,%)

通过上表可知,龙胆泻肝汤治疗阴痒、蛇串疮、湿疮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0.9%、95%,疗效显着。

3 讨论

龙胆泻肝汤的药物组成是:龙胆草 (酒炒)12g,黄芩 (炒)9g,栀子 (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 (酒洗)6g,生地黄 (酒炒)9g,柴胡9g,生甘草6g,该药方的主要功用是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2]。在中医临床中通常用来治疗肝胆实火上扰,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如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龙胆泻肝汤是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剂,该方剂所治疗的病症是由肝胆实火由肝脏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所致。上扰则头巅,耳目赤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为痛且呕苦,下注则循足厥阴,经脉所络阴器而为肿痛、阴痒,湿热下注膀胱则为淋痛等证[3]。

该药方选用龙胆草作为该处方的君药,因该药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有泻火除湿功效。黄芩、栀子具有苦寒泻火的功效,在本方配伍龙胆草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从而使湿热从泌尿道排出。另一方面,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之药后再耗其阴,故用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柴胡是为引诸药入肝胆而设,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该药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的各病症均可相应而愈[4]。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应辨证而施治,灵活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上述三种病症可谓中医方药中的一方多治的例证,且通过本研究得知,龙胆泻肝汤对于治疗阴痒、蛇串疮、湿疮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且未出现药物副反应,是安全可行的手段。

[1]王卿森.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9,(30):101.

[2]冯秀荣,王启泰.浅谈龙胆泻肝汤治疗妇科阴痒[J].中国农村医学,1994,11(25):251-252.

[3]罗继红,覃倩倩.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慢性湿疹4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304-305.

[4]李春博.龙胆泻肝汤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2):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