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河南 漯河 462002)

1 系统论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奥地利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是第一位探索系统普遍规律的科学家。1968年他在其着作《一般系统论》中对“系统”做了概述:提出系统包含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而且具有时间维度的动态性以及空间、时间、功能上的有序性。

2 “疾病”二字字里藏医,体现生命是功能强大的自组织系统

2.1 解读“疾病”二字 病理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因此先对“疾病”二字进行剖析。“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病字框内的矢指人中箭,是“有的放矢”的矢,说明“疾”是有靶标的、是可见的,因此针对的是形体出现的问题[1]。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本意指急性病。一般说来,邪气盛正气也足时,发病快、病势急,但好得也快。来势急去得快,称之为疾[2]。综合而言,“疾”指身体出现的急性病。

“病”是象声词,病字框中出现丙字,结合天干、五行、五脏之间的关系,丙对应为阳火,而火对应为心,因此“病”针对的是心理出现的问题[1]。“病”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2]。也就是说,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因此,躯体病、急性病称为“疾”,而心理精神功能障碍方面的或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称为“病”。当然身与心是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所以就组成了词语“疾病”,契合了当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可以看出,古人在造字时已经把身体看做一个系统,而且研读古文时发现,古人很注意“疾”和“病”使用分寸。如大家广为熟悉的《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病情依次为“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病情的发展体现了生命是具有时间维度的动态性以及空间、时间和功能有序性的系统。

2.2 生命是功能强大的自组织系统 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现象使游离态的混沌物质通过自组织运动产生有序的生命运动。如果在一个特定环境下,存在自组织现象,那幺这个特定环境就存在生命现象。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自组织系统具有开放性,人体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环境中吸取有序能,并向环境排出系统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序能,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维持生命活动必需能量,才能表现出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刺激反应、适应性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而系统内的无序能又可以用熵表达。因此,生命在系统开放的前提下使整体系统成为减熵和有序能增加的过程。在系统内有序能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会自发地转变为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产生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这就是生命的自组织性[3]。

3 病理学课程内容体现生命的强大自组织性

3.1 生理性自组织,维持健康功能 机体内细胞和组织经常受到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不仅能保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还能促进人体更加和谐地与环境共处,与时俱进。这种反应称为适应。生理性自组织是指为适应环境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上的重建,这种重建不会影响生命功能的其他方面,从而使机体有更高的内稳态水平,是促进健康性质的自组织,是应该充分运用的功能[3]。适应在形态学上可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以其中的萎缩、肥大和增生为例来说明自组织系统自发地走向“目的点”功能在维持健康方面的体现。

3.1.1 萎缩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伴数量减少,致器官或组织缩小称萎缩。萎缩的细胞体积变小源于细胞器减少,这样可以减少细胞对氧和代谢物质的需求,以适应降低了的血液供应、神经内分泌刺激和工作负荷。如女性绝经后卵巢、子宫、乳腺开始萎缩,老年人几乎所有器官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以适应降低了的新陈代谢。恶性肿瘤晚期等耗竭性疾病导致的全身性营养不良时,通常脂肪组织首先发生萎缩,其次是肌肉,再次是肝、脾、肾等器官,而心、脑的萎缩发生最晚,体现了机体舍末保本的自我保护机制。

3.1.2 肥大和增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数量增加分别称为肥大和增生。肥大的基础是细胞器增多,相应地做功增加,代谢和功能均增强。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细胞如子宫、乳腺等,其体积增大可以是肥大和增生的共同结果。如妊娠子宫从正常的壁厚0.4 cm,重100 g增大到厚达5 cm,重达1000 g,妊娠子宫的增大以肥大为主,早期也包含有增生,以适应不断增大的胎儿对营养摄取的增多。

从某种意义来说,上述皆是机体根据自身能量状态和能量需求,全身或局部组织不断调整的结果,是维持自身绿色生态的机制。

3.2 病理性自组织,是机体委曲求全的自我保护机制 病理性自组织是指机体形成的为“适应”环境变异,组织结构上的重建,但它是以牺牲机体其它暂时“不重要”的功能为代价的重建[3]。是身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折中办法,不是自我毁灭,是为了救亡图存。但若机体所处环境不改善甚或变本加厉,这种重建持续进行,就会使当初的次要矛盾转变为主要矛盾,引发局部疾病的出现。

如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关于它的发病机制目前最具说服力的是损伤应答学说。该学说认为动脉粥样斑块是血管壁对内皮细胞损伤的慢性炎症反应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高脂蛋白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蛋白血症可以直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这对机体而言是灾难性的。为了使损害最小化,脂蛋白沉积在局部大中动脉血管壁的内膜层,局部血管壁以“舍己救人”、顾全大局。但脂蛋白于管壁内膜是异物,这又会引起机体的清除反应,于是单核细胞和中膜平滑肌迁入内膜吞噬脂质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合成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帽;泡沫细胞坏死崩解形成粥糜样坏死物,粥样斑块形成。对应于病理变化分别是脂纹期、纤维斑块期和粥样斑块期。脂纹期是可逆的,若不良生活习惯继续,才会形成粥样斑块。可以看出,粥样斑块始于脂质沉积于内膜,而脂质之所以沉积于局部动脉内膜,是机体为了防止有毒的脂蛋白随着血液流动对全身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广泛的损害。基于此,机体暂时性地将脂蛋白沉积于局部动脉内膜,形成脂纹期,此时的病变是可逆的。是机体不得已的临时的自我救护方法,只有在身体主人对此视而不见、继续不良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才会继续发展至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性自组织是我们应该规避的,规避的方法就是身体主人对身体早期发出的信号有觉察,改变自己的身心生活方式,改变机体内环境,局部的病理性重建就会停止并恢复至正常。

3.3 发生疾病时,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力 局部组织和细胞损伤后,机体可自发地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即修复。修复根据损伤组织的范围和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若损伤范围小,组织再生能力强,则通过再生完成修复。反之,则通过纤维性修复,即由肉芽组织填补组织缺损,以后逐渐成熟并转变为瘢痕组织。

另外,面对损伤,机体不仅修复,而且在早期往往会有炎症的出现。炎症的“炎”两个“火”,火上加火,说明机体内发生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战争的双方分别是损伤因子和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炎症的本质是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伤和机体抗损伤与修复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如艾滋病患者后期身体羸弱,外界环境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是致命的,原因就在于抗感染能力低下,而抗感染就是由炎症来行使的。因此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致局部损害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这种防御体现为局限和消灭损伤因子,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和细胞,并修复损伤。因此讲解炎症的意义时首先强调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即防御的作用,其次才是由于防御的这场“战争”的战场发生于体内,难免给机体带来某种程度的副作用。所以炎症同样体现了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4 结语

生命,尤其是人类生命,是大自然创作的最杰出代表。人体各器官共同构成了有机整体,洞察人体自身的宏观和微观世界,其完美、巧妙、精细、丰富,令人叹为观止。通过系统论方法的解读,可以看出即便病理状态下的身体也蕴含了无穷的智慧,能够针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做出恰到好处的应对。人大部分所谓的疾病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所表现的暂时现象,此时不应把它当成病因或疾病去消灭,而应该敏锐觉察身体的呼唤,及时改善身体所处的内外环境,恢复健康水到渠成。

[1]张艳.浅析人文教育在病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13,11(14):49-50.

[2]徐文兵.字里藏医[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137-140.

[3]俞梦孙.系统·生命·疾病·路线[J].医学与哲学,2013,34(3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