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灵菲,王爱成,赵永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

耳石复位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Epley耳石复位法对后半规管BPPV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眼震等症状[1]。但仍有不少患者经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前庭功能损伤残余症状,影响其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2]。因此,还需采用其他方法辅助治疗。中医学在BPPV治疗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认为BPPV主要是由于邪犯内耳,或脏腑虚弱,内耳失养所致,治疗时主要采用针灸及中药两种方式[3]。其中毫针针刺可通过刺激头部及耳周的相关经络,达到疏风散邪、活络通经、清明脑窍的效果[4]。本研究采用毫针针刺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对BPPV患者展开治疗,以期探索出一种更加有效、快速的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后半规管BPPV相关诊断标准[5],中医符合耳眩晕症相关诊断标准[6]。辨证分型标准符合以下内容。(1)气血两虚证:头晕目眩,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2)痰浊中阻证:眩晕而胸脘痞闷,泛泛欲吐,咽喉痰多而黏,苔白腻,脉弦;(3)肝阳上亢证:眩晕因情绪波动而发作或加重,平时性情急躁,胸胁胀闷,舌红,苔黄,脉弦;(4)肾精不足证:眩晕、耳鸣常有发作,记忆力差,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1.2 纳入标准 后半规管BPPV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针刺部位存在皮肤损伤;入组前已接受过其他手法或药物治疗;存在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颈椎病变或骨折等不适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的疾病;合并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前庭型偏头痛等其他导致眩晕的疾病。

1.4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7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1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本次研究,审查批件号:P21006/PJ06。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采用毫针针刺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Epley耳石复位法具体操作为:(1)指导患者于治疗床上取坐位,治疗师将患者头部向患侧微转45°后迅速帮助其平躺于床上,保持头部悬于床头外,并低于床头水平线约30°;(2)治疗师将患者头部逐渐转正,并继续向健侧旋转45°,使患侧耳朵向上;(3)治疗师将患者头部与身体一同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床上,头部与仰卧位偏离角度为135°;(4)患者保持原头位,治疗师帮助患者坐起,将其头部转向正前方并前倾30°。上述每种头位均保持1~2 min或至患者眩晕、眼震症状消失后停止。以上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次可进行2~3个循环,1次/d。患者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完成后稍作休息,然后进行毫针针刺。针刺选穴:主穴为百会、率谷(双)、风池(双)、听宫(双),并根据患者证型辨证配穴,气血两虚证加血海、气海穴,肝阳上亢证加太溪、合谷穴,痰浊中阻证加丰隆、阴陵泉穴,肾精不足证加三阴交、悬钟穴。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对上述穴位进行局部消毒,然后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天一针灸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35mm×40 mm)针刺,百会穴向前平刺12~20 mm,率谷穴向下平刺12~20 mm,风池穴针尖朝下,向鼻尖斜刺20~30 mm,听宫穴在患者微张口情况下直刺20~30 mm,并根据不同证型施以不同的捻转补泻手法,得气后每5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后出针。1次/d,连续针刺至患者症状消失,若连续针刺5 d后症状未消失,则休息2 d后继续针刺,7 d为1个疗程,最长治疗2个疗程,若症状仍未消失,则经专家会诊后采用其他方案治疗。

1.5.2 对照组 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同观察组。嘱咐患者治疗后3 d内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对于治疗后随访时症状未消失者,重复进行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2周内重复治疗3次无效者,经专家会诊后采用其他方案治疗。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 于治疗2周时评估患者临床疗效。

1.6.2 平衡能力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 d、治疗1周、治疗2周于门诊复查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7]评估患者平衡能力。该量表共14个条目,每条目0~4分,总分0~56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平衡能力越好。

1.6.3 生活质量 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8]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1 d、治疗1周、治疗2周时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情感(9个条目)、功能(9个条目)、躯体(7个条目)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有“是”“有时”“无”3个选项,分别计4、2、0分,总分0~10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7 疗效标准 参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5]中相关内容进行评估。治愈:位置性眩晕消失;改善:位置性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存在;无效:位置性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病程、BBS评分、DHI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受累部位、临床疗效)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多个时点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照组1例私自接受其他治疗,3例未完成整个疗程,2例自行退出,1例出现急性脑梗死;观察组1例私自接受其他治疗,1例随访期间失访;最终两组均有49例患者完成研究全过程。其中对照组女30例,男19例;病程0.1~3(1.70±0.74)年;年龄45~61(54.35±3.92)岁;受累部位:左耳25例,右耳24例。观察组女33例,男16例;病程0.3~3(1.63±0.68)年;年龄43~63(53.96±3.81)岁;受累部位:左耳29例,右耳2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周时,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0.84±2.20)d,观察组为(8.35±2.15)d,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t=5.668,P=0.000)。

2.4 两组患者平衡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 d、治疗1周、治疗2周时BBS评分呈上升趋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d时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时的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平衡能力评分升高幅度不一致,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见表2、图1)

表2 两组患者平衡能力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平衡能力比较 (±s,分)

注:F时间主效应=140.994,P时间主效应=0.000;F分组主效应=14.047,P分组主效应=0.000;F交互主效应=3.922,P交互主效应=0.01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1 d比较,bP<0.05;与同组治疗1周比较,c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d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 d 治疗1周 治疗2周 F P对照组 49 35.45±5.41 37.43±4.54a 42.65±4.22ab 44.76±3.34abc 47.172 0.000观察组 49 35.29±4.25 38.08±4.15a 45.39±4.12abd 48.18±3.36abcd 113.016 0.000 t 0.166 0.743 3.247 5.063 P 0.868 0.459 0.002 0.000

图1 两组患者平衡能力评分交互效应轮廓图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 d、1周、2周时DHI中的情感、功能、躯体3个维度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d时DH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时DHI中情感、功能、躯体3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DHI中情感、功能、躯体3个维度评分下降幅度不一致,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见表3、图2)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F情感时间主效应=622.308,P情感时间主效应=0.000;F情感分组主效应=63.295,P情感分组主效应=0.000;F情感交互主效应=14.509,P情感交互主效应=0.000;F功能时间主效应=585.135,P功能时间主效应=0.000;F功能分组主效应=38.420,P 功能分组主效应=0.000;F 功能交互主效应=8.921,P 功能交互主效应=0.000;F躯体时间主效应=687.485,P躯体时间主效应=0.000;F躯体分组主效应=52.907,P 躯体分组主效应=0.000;F 躯体交互主效应=9.376,P 躯体交互主效应=0.01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1 d比较,bP<0.05;与同组治疗1周比较,c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dP<0.05

指标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 d 治疗1周 治疗2周 F P情感 对照组 49 16.59±2.11 14.06±1.91a 10.82±2.07ab 6.94±1.36abc 240.242 0.000观察组 49 16.71±2.32 13.27±2.23a 7.45±1.58abd 5.47±1.28abcd 363.581 0.000 t 0.273 1.896 9.052 5.514 P 0.785 0.061 0.000 0.000功能 对照组 49 18.73±2.31 16.43±2.25a 12.78±1.56ab 9.27±1.37abc 230.521 0.000观察组 49 18.88±2.49 15.65±2.15a 10.39±1.34abd 7.27±1.40abcd 365.442 0.000 t 0.295 1.744 8.144 7.168 P 0.769 0.084 0.000 0.000躯体 对照组 49 21.61±2.51 19.27±2.44a 15.33±1.95ab 11.20±1.55abc 221.983 0.000观察组 49 21.82±2.38 18.53±2.27a 12.63±1.63abd 8.82±1.35abcd 435.467 0.000 t 0.413 1.542 7.418 8.121 P 0.680 0.126 0.000 0.000

图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交互效应轮廓图

3 讨 论

BPPV是一种与头位相关的周围性眩晕病,发作时会表现出强烈耳道旋转性眩晕感,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发作后有较长时间的不稳定或漂浮感,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头重脚轻、行走不稳等平衡障碍,出现无先兆性摔倒,造成二次损伤,影响患者身心健康[9-10]。有研究指出,BPPV的发病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或聚集于半规管近壶腹处,随头位改变,耳石震动内淋巴液引起双侧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而诱发眩晕症状[11]。Epley耳石复位法可通过一定的顺序调整患者头位及体位,使脱落或聚集于半规管内的耳石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进椭圆囊内,从而消除耳石对患者耳内淋巴产生的压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2]。但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仍有少数患者经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存在残余症状,需联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改善[13]。

近年来,中医学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学对BPPV的相关描述为“如坐舟船”“头不胜其重”等,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耳,反映在头。《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胫酸眩冒。”《灵枢·口问》中指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苦眩。”由此可以看出,脑髓不足与BPPV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脑髓不足又与脾、肾、肝等脏器功能及机体气血津液运行密切相关。因此,治疗需从调理脏腑、行气活血、充养耳窍等方面入手。毫针针刺已被诸多研究证实在颈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14-15]。

本研究采用毫针针刺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对BPPV展开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时临床疗效较高,平均治疗时间较短,两组患者治疗1 d、1周、2周时BBS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时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毫针针刺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毫针针刺选穴中的百会穴为督脉穴,位于巅顶,此处精气充盛,《针灸大成》曰:“主头痛目眩,百会主之”,《针灸甲乙经》曰:“顶上痛,风头重……百会主之”,可见针刺该穴位可起到疏风散邪、顾护阳气、清明脑窍之功效[16]。率谷穴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针刺该穴位可使少阳之邪向外转输于太阳经,达到神明脑清、肝风自灭、眩晕自停的效果[17]。风池穴为风邪蓄积之所,能够调节阳经气血的蓄溢与运行,《针经指南》曰:“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针刺该穴位可祛除风邪,升发各阳经的气血,使气血运行至脑髓,充养髓海,消除眩晕[18]。听宫穴归属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均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灵枢》中记载:“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俞也”,针刺该穴位能调理太阳经气血,祛风散邪,开窍醒脑,缓解眩晕[19]。同时根据患者具体中医辨证情况选取不同的配穴进行针刺,可对气血两虚证患者起到补气活血的效果,对肝阳上亢证患者起到平抑肝阳的效果,对痰浊中阻证患者起到化痰定眩的效果,对肾精不足证患者起到补益肾精的效果。对以上诸穴共同进行针刺,可调理气血,祛风散邪,充养髓海,消除眩晕。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毫针针刺,可调节内耳淋巴循环,减轻耳石压迫淋巴所导致的淋巴液、血液运行不畅状况,改善颅内供血状态,并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反射调节机制,提高大脑皮层兴奋度,调节神经中枢,从而减轻双侧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进一步改善患者手法复位后眩晕、不稳定感等症状,提高患者平衡能力,缩短治疗时间[20-21]。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患者治疗1 d、治疗1周、治疗2周时DHI中的情感、功能、躯体3个维度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时DHI中情感、功能、躯体3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毫针针刺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可显着提高BPPV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采用毫针针刺百会、率谷、风池、听宫穴能够改善患者内耳、前庭、迷路微循环,使耳末梢氧的供应得到改善,并能激发前庭神经的功能,其与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用于BPPV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眩晕、行走不稳等症状[22]。而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可使其能快速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中,减轻其因疾病而产生的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23]。另外,采用毫针针刺相关穴位还能够调节机体情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其因睡眠不足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头重脚轻等感觉,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与工作中,提高生活质量[24-25]。

综上所述,毫针针刺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平衡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由于时间限制及临床工作繁重等客观原因影响,本研究中患者疗效观察时间较短,今后还需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明确毫针针刺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对不同年龄段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今后该方案的推广提供更加详实、确切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