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雅,付进杰,李亚平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3.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多动症”,是一种起于儿童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可深刻影响儿童的行为、情绪、学业成就和社交互动。ADHD起病于儿童时期,据2019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7.2%[1],并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我国儿童的ADHD患病率已达6.4%(2022年),在男孩中更常见[3]。据研究,ADHD的遗传率已达70%~80%,若没有得到及时干预,三分之二多动症患儿的症状及功能损害将持续至成年期[4]。针对ADHD的核心症状,目前药物治疗主要为中枢兴奋剂哌甲酯,非中枢兴奋剂包括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托莫西汀)、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包括可乐定、胍法辛等)。非药物疗法为心理行为治疗、物理治疗、特殊教育和功能训练等[5],包括生物反馈疗法、环境调节、自身调节等多种非药物治疗,对患儿的社会功能可起到针对性的改善作用[6]。

在中医学中,ADHD可归属于“脏躁”“躁动”“健忘”“失聪”的范畴。古医籍中有一些与ADHD症状相类似的描述,如《素问·举痛论篇》载:“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灵枢·行针》载:“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ADHD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病机关键为脏腑阴阳失调,阳躁于外,阴失内守,治疗基本原则为补虚泻实,调和脏腑,平衡阴阳。临床常见的中医药疗法包括中药汤剂治疗、中成药治疗、针刺疗法、情志疗法[7]。CiteSpace是由陈超美开发的一个交互式可视化工具,它是一个结合了信息可视化方法、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算法的Java应用程序[8]。CiteSpace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可以直观体现发展现状,对中医药的文献计量学影响较大[9-10]。本文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药治疗ADHD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剖析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趋势,旨在为中医药治疗ADHD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通用检索式为:SU=(注意缺陷多动障碍OR多动症OR小儿多动症OR儿童多动症OR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OR ADHD)。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22年6月,文献分类选择“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语种选择中文文献。其中,中国知网共检出文献819篇,万方数据共检出951篇,维普数据共检出438篇,共计2 208篇。

1.2 数据处理 将检索所得文献以Refworks形式导出txt格式,导入NoteExpress3.6.0文献管理软件进行合并,经软件查重及人工查重并剔除无关文献后,最终得937篇有效文献。

纳入标准:人工筛选主题、关键词、摘要与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相关且公开发表的文献,即中医、中药、中西医、针灸推拿等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观察、临床疗效、名医经验、验案、验方方药研究,时间跨度为2002年1月至2022年6月。

排除标准:主题与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相关度较低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会议、养生科普、报纸来源的文献;年份、作者、杂志名称等题录信息不全的文献。

1.3 数据规范 在NoteExpress3.6.0中将所有文献的数据库管理者更改为CNKI,以便数据在CiteSpace中运行,以Refworks CiteSpace2021格式导出题录,命名为download_x.txt格式,对题录进行校对。删除英文关键词,保留同一文献的中文关键词,合并相同关键词,如“名家经验”和“名医经验”、“针刺”和“针刺疗法”等,合并相同机构,删除@等特殊符号。运行CiteSpace6.1R2软件对文献进行格式转换。

1.4 研究方法 使用CiteSpace6.1R2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使用Excel辅助分析。设置软件参数:时间分区(Time Slicing)设置为2002年1月至2022年6月;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节点类型(Note Types)分别设置为“Auther”“Institution”“Keyword”;剪切方式(Pruning)设置为“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其他参数均为默认值。

2 结 果

2.1 发文量与文献来源分析 某领域的发文量和变化趋势可以反映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预测发展状况。儿童多动症在中医药领域的相关文献近20年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见图1)2002—2005年逐年上升,2005—2008年发文量有所下降,总体水平相对平稳。2008年为转折点,其后至2017年文献发表数量稳步上升,至2017年到达高峰,年发文量达到80篇,说明这一阶段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研究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2018—2019年发文量有所下降,此后2020—2021年保持稳定,预计2022年发文量仍将保持平稳。

图1 近20 年中医药治疗ADHD 发文量变化趋势

中医药治疗ADHD的文献来源见图2,可见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医儿科杂志》,共发文35篇,其次为《辽宁中医杂志》《四川中医》,发文量分别为24篇、18篇,可见该领域的发文来源主要集中在中医药期刊,研究方向较稳定,发文来源较集中。

图2 中医药治疗ADHD 文献来源分布

2.2 研究作者分析 用CiteSpace软件生成作者合作图谱(见图3),其中作者字号越大代表发文量越多。近20年来研究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发文量排名前10的学者如表1所示,其中韩新民以67篇为最高产作者,其次为倪新强、周荣易,分别为23篇和22篇。图谱左上方N=560,说明2002—2022年共有560名学者发表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文章;E=431,说明作者之间有431次合作。由于第一作者和核心作者为一篇文献的主要创作者,故另做第一作者与核心作者共现图谱见图4,以便反映该领域的核心人物。由图谱中可知,共形成4个不同的研究团队,分别以韩新民、王俊宏、马融、李宜瑞为代表,各研究团队内部之间连线紧密,提示团队内部合作密切,但团队之间没有形成广泛的联系,合作密度较低,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团队间的研究和交流合作。

表1 发文量排名前10 作者

图3 中医药治疗ADHD 作者共现图谱

图4 中医药治疗ADHD 第一作者、核心作者共现图谱

2.3 研究机构分析 用CiteSpace软件生成机构合作图谱(见图5),其中字号越大代表发文量越多,线条越粗代表合作关系越密切,鉴于大学多以临床医院为基地开展研究,故只选取临床单位。图谱中显示有444个节点,189条连线,代表共有444个研究机构,共合作189次。由图谱可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其他机构的合作较多,关系较密切。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机构如表2所示,发文量排名第一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发文32篇,其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表2 发文量排名前10 的研究机构

图5 中医药治疗ADHD 机构共现图谱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构建可视化图谱。(见图6)关键词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图中圆圈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数越多,证明该关键词是此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排名前20的关键词如表3所示,中介中心性可以证明节点在一个网络中的重要性,通常在0~1之间,超过0.1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11]。中介中心性有助于判断关键词的重要性,表3中中介中心性≥0.1的关键词有“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药疗法”“儿童”“临床疗效”“针刺疗法”“利他林”“综述”“中药治疗”“名医经验”“辨证论治”“中药”“静宁颗粒”“大鼠”。由此可见,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研究较常见,中医治疗理论为辨证论治,重要的中医药治法包括针刺疗法、中药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利他林、静宁颗粒。

表3 频数排名前20 的关键词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对关键词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依据关键词之间的密切程度,形成不同类别,进而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2]。用CiteSpace进行聚类,得到10个聚类标签(见图7、表4)。由聚类可视化图谱可知,共形成598个节点,839条连线,模块值(Modularity Q)=0.869 6>0.3,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 S)=0.963 7>0.5,说明聚类同质性高,可视化图谱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反映真实情况。根据聚类结果可知:#0儿童多动症、#1儿童、#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研究主题;#2临床研究、#4大鼠、#5临床疗效属于临床试验;#6中医药疗法、#8针刺疗法属于治疗方法、#7益智宁神颗粒属于药物治疗。

表4 关键词聚类标签

图7 中医药治疗ADHD 关键词聚类图谱

2.4.3 关键词突现及时间线分析 关键词突现可以反映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通过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得到不同时间段的关键词(见图8)。选择“Timeline”绘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见图9),图中主轴是排名前10的聚类标签,纵轴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通过图谱,可了解中医药治疗ADHD的研究发展历程,便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从关键词突现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中,我们可以发现:(1)2002—2011年,利他林作为ADHD的主要治疗药物,是当时治疗ADHD的研究热点,一直持续到2016年,后利他林的研究逐渐减少。(2)从2003年起,中医药疗法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中医的治疗思想如辨证论治成为研究热点,治疗方式主要集中在中药治疗方面。在辨证论治方面:证治分型为肾虚肝亢、心脾两虚和痰火扰心,其中肾虚肝亢最为多见[13]。在中药治疗方面:出现一些单方验方,如益智宁神颗粒等[14]。(3)从2011年起,研究方向集中在动物实验如小鼠实验,而纹状体则是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ADHD的共患病情况,尤其是ADHD共患抽动障碍,开始从中医理论方面解释ADHD共患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15]。(4)从2014年起,中医药治疗ADHD趋向于多元化,研究者在心理疗法、耳穴贴压、针刺疗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始重视心理治疗在ADHD治疗中的重要性,同时耳穴贴压、针刺疗法等外治疗法得到了广泛研究。(5)从2016年起,静宁颗粒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并且持续至今。突现词强度为4.89,说明研究热度较高,静宁颗粒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6)2017年,多巴胺形成有效的突现词,突现词强度为6.39,多巴胺异常理论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对于ADHD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可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16]。

图9 中医药治疗ADHD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3 讨 论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02—2022年应用中医药治疗ADHD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向。

3.1 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DHD领域正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发文来源以《中医儿科杂志》为首,集中在中医药类期刊。该领域主要形成4个研究团队,以韩新民为代表的研究团队认为ADHD临床上以心肝火旺证较为多见,并以安神定志灵方作为临床常用方剂,以此展开临床研究[17]。以马融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治疗以益肾填精为主,认为治疗ADHD当以肾精不足为根本,临床以益智宁神颗粒为基本方[18]。李宜瑞团队以肾虚肝亢型为主要研究证型,自拟益智宁方以补肾平肝、益智宁神、健脾养心,临床疗效显着[19]。方琼洁等[20]以静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研究机构的可视化结果显示,韩新民、马融、李宜瑞、王俊宏所在的研究机构在总研究机构中排名前4,但四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研究侧重点不一,其余研究机构分布则更为广泛,故建议各研究机构之间加强有效的学术交流,多进行学术合作,开展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以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

3.2 研究热点

3.2.1 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ADHD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以中药复方和中成药为主要疗法。苗竞等[21]用平动汤治疗心肝火旺型儿童多动症,有效率达84%,其可能通过提高患儿的皮质醇水平来起到治疗作用。武艳杰[22]使用调神益智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儿童多动症,相比盐酸托莫西汀胶囊,调神益智汤在改善ADHD的多动多语、情绪冲动、神思涣散等症状方面效果更佳。静灵口服液作为常用中成药,同样可以改善肝肾阴虚型ADHD患儿的多动、冲动症状。除此之外,常见中成药还有小儿智力糖浆[23]、小儿黄龙颗粒[24]、静宁颗粒[20]等。小儿黄龙颗粒对ADHD的不同亚型均有效果,可以显着改善患儿中医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于庆洋等[25]使用静宁方来治疗ADHD并探究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静宁方可以改善患儿SNAP-IV量表评分、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且能调节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水平,适用于ADHD伴有胃肠症状的患儿。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使用不同的中药复方及中成药,可达到最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中医外治法方面,针刺治疗是当前ADHD的有效治疗方式,常见的针刺疗法包括头针、腹针和靳三针等。头针的代表针法有方氏头针。谢慧雯[26]探究方氏头针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以单纯口服西药利他林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方氏头针结合利他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方氏头针临床操作简单,是一种可以治疗ADHD的有效治疗方法。黄玲等[27]使用腹针结合穴位循经按压法治疗儿童ADHD,总有效率达95%。腹针取穴的主穴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取其“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再加滑肉门、外陵左右四针为腹四针,共起补肝肾、治心肺、调脾胃之功。罗秋燕等[28]使用靳三针治疗不同证型的ADHD,总有效率达84.85%,能全面改善患儿的症状。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针刺疗法,如通元针法[29]、调任通督针刺法[30]、揿针[31]等。除针刺治疗外,临床常见的中医外治法有推拿疗法、耳穴贴压法、穴位埋线法。外治法简便易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患儿易于接受,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3.2.2 作用机制 从中医药治疗ADHD的可视化图谱分析可知,目前中医药调节ADHD的主要作用通路在于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多巴胺系统中的前额叶皮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系统的研究,是中医药治疗ADHD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开拓。安家盛等[32]探究甘麦大枣汤对ADHD大鼠多巴胺受体D1(DRD1)、多巴胺受体D2(DRD2)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检测,可知甘麦大枣汤组大鼠的DRD1、DRD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着提高,从而起到控制患儿多动、冲动症状的作用。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中医药可以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冯锴等[33]探讨了静宁颗粒对ADHD的作用机制,其通过介导SHR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来调节纹状体多巴胺水平,以控制ADHD临床症状。

3.3 研究局限及趋势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可信度较高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大样本临床研究,需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2)诊断时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量表结果,主观因素占据主要地位,可能会有一定的诊断偏倚;(3)各研究团体、研究作者之间缺乏广泛的合作,不利于临床研究的发展。

中医药治疗ADHD的主要研究趋势为:(1)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多学科、多中心的交叉合作网络,临床研究作为研究的基本手段,应增强临床试验的严谨度,使结果更加可信。(2)融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中医证候”等,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更好地阐释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开拓思路。(3)增强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中医药的辨证论治。(4)重视临床经验和名医验案的记录,为中医药治疗ADHD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针灸疗法作为临床最常用的外治疗法,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其作用机制仍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结 语

今后,研究者需进一步规范实验设计,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辨证的准确度。由于本研究只检索了中文数据库,未纳入相关的英文文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关键词、机构等数据的处理具有主观性,可能导致统计结果产生偏差,今后可进行更全面、准确的检索,以探究中医药在AD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