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临荣, 刘媛媛

(广东省中医医院珠海医院, 广东 珠海 519015)

“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体现了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中,人们由关注人的疾病开始转向关注人的健康。“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提出中医学理论中最早的预防医学观念。《素问·刺热篇》中认为“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疾病先兆存在,即疾病初期症状较少较轻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关键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再次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随着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中对“治未病”思想的阐述与发展,许多中医名家对“治未病”屡有发挥,如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其着作《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唐代医神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学的功能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元代朱丹溪在其着作《丹溪心法》中专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清代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治未病”包含三种涵义: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摄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针灸作为中医学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治未病”思想,“节气灸”正是应运而生的独特方法之一。“节气灸”除了具有艾灸温经通络的效应以外,并且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所以一定的时令节气是“节气灸”介人的时机关键。它是典型的体现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治则的传统方法。

1 节气灸治未病的相关概念

“节气灸”是指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其包含两个关键词,即“节气”及“灸法”。节气灸作用原理,是根据经络表里与脏腑互通的关系而彼此互治,作用于局部可以影响到整体,通过整体可调整局部,局部与整体互相影响,从而发挥调节脏腑的功能,使人体气血旺盛,生命才有活力。加之通过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对人体阴阳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1.1 人与天地自然相应 即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的方法,是节气灸的特征。为何选择特定的时令节气?《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有解释“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篇》中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说明人的生理和病理与天地日月时令变化有都有密切联系。《素问·八正神明论》日:“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由于时令节气,尤其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分二至之时为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升降变化及阴阳消长的转折时期,是阴阳升降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人与自然相应,人的生命依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因此,节气或四时的更替交接之时也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疾病的转归与演变表现最突出的时期。《素问·疏五过论》日:“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临床可见四时阴阳之气变动剧烈之际,也是年老、体弱、虚衰的人群诱发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时期。假若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应用某种简便的方法扶助正气,激发机体的潜在的顺应能力或应变能力,则有助于防病保健。《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日:“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此正描述了自然界时令节气的变化与人体的经气盛衰的关系。此时可依据经气盛衰的变化特点应用灸法调和经气。节气灸通过在相应的腧穴上的适当刺激,激发机体自身内在的整体调节能力,通过激发机体本身的潜能,对多靶点和疾病过程的多环节产生调整,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2 平调阴阳,以达阴平阳秘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设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体现了在特定的时机预先培养阴阳,以固之本,扶持正气,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正是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则。

因时制宜是指依据自然界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结合机体的机能状态而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防治原则。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设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节气灸”正是体现中医的这种“因时制宜”治则的具体的针灸方法。它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机体中的正邪关系,不仅从人的整体来考虑,还从人与环境的联系来分析,并且特别强调这些因素与外界环境的特殊变化的关系。

2 节气灸的探析举偶

现在临床上应用在三伏天及三九天利用穴位贴敷的方法防治冬季易发的哮喘、胃肠等疾病的效果良好,其实它是依据《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肺,……冬日入,夏日出”的理论延伸而来的。同时有人提出根据四时五行及五脏的关系,冬季日人应在申酉时,此乃金气主时亢极之时,夏之日出在寅时,寅时乃木旺之刻,肺属金,冬日人,金气亢极而病增,夏日出,夏本金气不支,寅时木旺而金气尤衰则病增,所以冬夏是肺病高发季节,也是防治肺疾关键时刻。而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加之“肺与大肠相表里”,庚日可以治疗肺系及胃肠道疾病[1]。

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诱发或加重,因此往往提前在夏季治疗可获得奇效。因为这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按照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多在春夏季节时较旺盛,相反而在秋冬季节多敛藏,同时人体久病本易伤阳,因此在秋冬季节的时候,往往弱阳更加收敛,加重季节阴阳失衡,故疾病纷纷在秋冬季节诱发或加重。若是反季节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候利用“节气灸”来加强阳气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达到消除病根的目的。

3 节气灸的临床研究

陈氏等[2]为了探讨不同节气灸贴治疗哮喘的疗效与NO、IgE和肺功能的关系,把患者分为春分组、夏至组、秋分组、冬至组在节气前10日,当日及后10日行隔姜灸、穴位贴敷治疗,各组均于第1次治疗前15天及第3次治疗后15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节气组治疗前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并以夏至时间疗效较佳。提示灸贴对支气管哮喘,疗效与节气相关。蔡氏等[3]观察三伏日穴位贴敷对哮喘小儿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的影响,探讨三伏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将120例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各40例,分别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1天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西药斯奇康肌注,空白组不给予任何治疗。结果为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三伏穴位敷贴可降低白细胞介素4及增高干扰素水平,使TH1/TH2达到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杨氏等[4]根据“冬病夏治”原则,于初伏(7-20)、中伏(7-30)、末伏(8-09)分别将药(麻黄、细辛、甘遂、延胡、白芥子(生)等)贴于患者肺俞、定喘、风门、百劳、肾俞等穴,贴药时双侧取穴,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贴药时间一般为成人3~6h,儿童约l~2h,以2004-07/08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行三伏天灸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者28例为三伏灸组,同期体检健康自愿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治疗前后对比细胞间黏附分子Ⅰ水平,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Ⅰ水平以及IgE水平,观察到三伏天灸疗法可能通过抑制支气管哮喘患者黏附分子的表达或直接抑制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减少炎细胞的浸润,达到治疗效果。孙氏等[5]再三伏天穴位贴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观察。观察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7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用H 受体拮抗剂仙特敏片口服和伯克纳鼻喷剂喷鼻;治疗组82例,采用三伏天穴位贴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效果良好,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总之,艾灸治未病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展开,并取得了成果。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完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无病并不意味着健康。随着“治未病”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使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方面,进一步增强中医药的活力。

[1]李晓泓,解秸萍.论“天人相应”与“节气灸”[J].北京中医杂志,2003,22(2):18~19.

[2]陈铭,徐维,郑偶然,等.节气灸疗效与NO、IgE及肺功能关系的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3):212~214.

[3]蔡建新,叶东兰,梁森.咳喘三伏贴对缓解期哮喘小儿IL-4 IFN-r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14~815.

[4]杨君军,唐纯志,赖新生,等.三伏天灸疗法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改变[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253~254.

[5]孙麦青,李泳文,张红伟.三伏天穴位贴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8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