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姝媛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白药散4g加0.9%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门直肠术后便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2013年1月—2013年7月期间在本科行肛门病术后有便血的患者76例,选用云南白药散加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缓慢灌入肛门。结果痊愈37例,有效39例,无效0例;结论经过10次治疗,患者便血、肛门坠胀症状缓解,肛门分泌物减少。

关键词:护理;创面感染;云南白药散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82-02

肛肠科术后出血为常见并发症。患者常有便时滴血、手纸带血,并持续较长时间。主要由于结扎痔核脱落不完全、肛管直肠创面感染、硬化剂注射过于集中造成局部黏膜坏死等。软组织感染通常是指发生在皮肤、皮下浅筋膜层(皮下脂肪)以及浅表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感染,是外科感染的一部分。致病菌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1]。临床上常予云南白药散加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因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恐惧灌肠疼痛、肛门局部循环差的原因,往往不能较长时间的保留灌肠液。云南省中医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7月,采用云南白药散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自肛门灌入治疗术后感染7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22岁~67岁;病程1月~4月;其中内痔12例,混合痔37例,肛周脓肿2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炎症13例,占17%。

2感染原因

(1)年老体弱或糖尿病、贫血患者。(2)排便不畅,粪嵌塞堆积创口。

3治疗方法及结果

将术后炎症患者选用云南白药散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肛门灌入,每次量为100mL、每次保留60min,1次/d。结果:经过10次治疗,患者腹胀、腹痛术后便血症状缓解。

4辨证施治

云南白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对痔引起的出血、脱出、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如湿热下注证、脾虚气陷证、气滞血瘀证等,临床治法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补气摄血为主。

5灌肠注意事项

5.1肛管插管困难原因患者对灌肠有恐惧心理,精神高度紧张,肛门直肠术后肛管狭窄反射性肌肉收缩,从而使肛门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处理:向患者说明保留灌肠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解除其思想顾虑。操作时可选用一次性输液器(剪去输液器上过滤器及针头)连接无针头的输液管进行保留灌肠。插管时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腹压,使括约肌松弛,插管时自肛门后沿进入。

5.2灌肠液流入不畅原因①操作时选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剪去输液器上过滤器及针头)连接无针头的输液管,因管子较细容易被粘稠的凡士林油堵塞。②因管子较柔软,插管后容易在直肠内打折。处理:灌肠前仔细检查肛管孔有无堵塞,用石蜡油润滑肛管。插管的深度应在10cm以上。灌肠时若发现灌肠液液面不降,可将肛管向内轻轻推进少许或拉出少许,旋转一个方向再插入。更换灌肠管。

5.3灌肠液外溢原因①肛门括约肌松弛。②由于肛管的刺激引起痉挛。③肛管插入深度不够。④灌肠量较大,流速较快。处理:灌肠时臀部应抬高10cm,使液体易于保留,选择较细肛管,插管深度10~15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灌肠前要将药液加热至38℃~41℃。对肛门括约肌松弛者,则纱布环绕压迫肛门周围,以阻止药液外溢。每次灌肠量不超过200mL,流速为60~80滴/min。

5.4出血原因肛管损伤肠黏膜形成创面处理:操作前选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剪去时)应将插入肛门部分剪成钝角。操作时动作必须娴熟,轻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6护理对策

(1)心理疏导:肛周痛觉神经比较丰富和敏感,在手术中已使患者饱受痛苦,如术后创面有炎症,多使患者表现出紧张不安,故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熟练的无痛处置技能外,还需有足够的心理护理经验,以此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2)饮食护理:术后第1~2天进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渡到普食,嘱患者戒酒,忌食生葱、姜、蒜以及胡椒,特别是辣椒等食物,荤素搭配,粗粮细粮调剂合适,保持大便通畅[2]。(3)观察患者有无排便困难:嘱患者养成术后排便习惯,即不管有没有便意每天起床后定时坐便桶排便,以促进大脑皮层定时排便反射。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纳肛协助排便。(4)防止感染的扩散:提前做好正常皮肤的清洁;如用碘伏棉球消毒创面以外的皮肤。(5)保持正常体温: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或静脉补液,时刻监测体温的变化,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药。(6)休息与活动:要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劳累,不可久坐、负重,防止引起术后出血。(7)出院后康复护理: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加强肛门排便功能训练,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清淡饮食,保持清洁,便后用温热水坐浴。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4-101.

[2]黄洪坤.痔疮术后出血的处理[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16(3):32.

(收稿日期: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