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康 黄应培 艾战秀

摘要:目的观察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灌肠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炎Ⅱ号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肠内保留时间达2h以上例数、痊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能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减少复发,经济、快捷、方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抗炎Ⅱ号;利多卡因;灌肠;药物保留时间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5-0044-03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而且又是妇科中的一个难题,患者常因久治不愈而痛苦,从精神上、经济上均造成很大的负担,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妇女的健康。西医学中常运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容易复发,且长期应用抗炎药物易产生抗耐药性,并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反应[1],较难长期坚持使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取得良好疗效,患者容易接受且副作用少,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本院采用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产科学》[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湿热瘀结证盆腔炎主症: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次症:或见下腹症块,经期腹痛加重,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小便黄。舌质红或黯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以上主症具备2项,次症具备2项,结合舌象、脉象即可诊断。B超检查: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增粗,肿胀或积液,或附件炎性包块,或盆腔积液。

1  .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中医湿热瘀结型诊断标准,全部人选病例均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年龄在l8 ~ 60岁。(2)排除标准:中医辨证不属于湿热瘀结型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病等严重疾患者;结核性盆腔炎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近期曾采用同类药物治疗,致使药物疗效难以判定者。

1.3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妇科门诊收集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结合症状、体征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年龄20~45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3091±252)岁;病程(182±33)月。对照组60例年龄(3152±272)岁;病程(185±29)月。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4. 治疗方法

1 .4 .1. 治疗组用抗炎Ⅱ号,药物组成:红藤30 g,紫花地丁30 g,蒲公英30 g,败酱草30 g,白花蛇舌草30 g,延胡索12 g,当归15 g,丹参15 g,莪术12 g,三棱12 g,赤芍15 g,以上各药加水适量煎煮至200 mL,浓缩至100 mL,分装,密塞,即得。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第3 d开始治疗,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嘱患者排便后左侧卧位于检查床上,用一次性导尿管前端涂以润滑剂(肥皂水或石蜡油均可)后缓慢插入直肠14 cm以上,将煎好浓缩的药液约100 mL,温热约39℃~41℃后加2 %利多卡因5 mL,用注射器缓慢将药液推入后仰卧位卧床至少30 min以上,同时给予以脐(神阙穴)为中心神灯照射局部热疗。

1. 4 .2. 对照组用抗炎Ⅱ号,与上述操作方法相同,但不加利多卡因,进行保留灌肠治疗。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生素或治疗本病的其它药物。若因其它疾病服用其它药物或其它治疗,必须在观察表中做记录包括药名、剂量、用法。

1.5. 观察指标

1 .5 .1 .治疗前询问病史、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并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必要时行相应的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1 .5 .2 .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第3 复诊,询问治疗后症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并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必要时行相应的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1 .5 .3 .观察抗炎Ⅱ号灌肠在肠内保留的时间(是否≥2 h)

1 .5. 4. 出组后1个月随访患者,并复查相关理化检查,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1   . 6 .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综合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正常。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 95%。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②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70%,<95%;③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有所改善,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70%;④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

患者复发情况:已出组时疗效判定为显效、有效患者,1个月后出现病情程度加重者,即判定为复发。

1. 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组患者药物保留时间比较见表1。

2 .2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 .3. 2组复发情况比较见表3。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在中医中属于“带下病”、“妇人腹痛”、“癓瘕”等疾病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多因房劳、产后、素体虚弱,湿邪乘虚入侵胞宫、胞脉及胞络,经久不愈而形成,辨证分型以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为多见[4]。

临床上以湿热瘀结型较多,缘由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或宿有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瘀积冲任,血行不畅,不通则通,发为本病。治疗上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止痛为基本原则[5]。本院采用抗炎Ⅱ号的成分由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三棱、莪术、丹参、当归、延胡索、赤芍等11味中药组成,方中红藤活血通络,与败酱草清利湿热,败脓祛毒相结合,配以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加强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三棱、莪术、丹参、当归、延胡索、赤芍理气活血、祛瘀止痛,全方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中药灌肠改变了传统给药途径,由相应器官及其周围静脉丛直接进入下腔静脉,使药效直达病所,以局部治疗为主,局部药物浓度高,有效成分充分吸收后可直接作用于炎性靶器官,避免了“肝脏首过消除效应”,使药物生物利用率得到了充分发挥,避免了苦寒药物对胃的刺激,又不经过肝脏,不给肝脏增加负担[6]。本院采用抗炎Ⅱ号煎剂保留灌肠并配合神灯理疗,既避免了药物经胃肠道产生的不适感及消化液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又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而神灯理疗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营养改善,新陈代谢增强,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促进代谢物排泄,增加人体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加快炎症吸收,肿块消退[7]。

灌肠液在肠道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有报道认为灌肠液需在患者肠道保留2h 才能达到治疗效果,6h 以上效果最佳,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从而达到了有效的治疗目的[8]。本研究中,运用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传统灌肠法”(用注射器缓慢推注药液的方法)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确保灌肠后的药液在肠道内的存留时间达到2h以上,使药效充分发挥吸收,达到理想治疗效果。配伍少许利多卡因,因其属酰胺类局麻药,具有作用快、弥散广、通透性强,对组织无刺激,浓度自低而高,痛觉最先消失的特性。局部用药后,被肠道黏膜迅速吸收,使黏膜下的感觉细胞末梢麻痹,局部张力减弱,使药液停留在肠管时间延长以利于中药的充分吸收,从而提高疗效[9-10]。研究表明,此方法特别适用于体质差,胃肠功能欠佳,病情顽固,服药副作用大的患者,且减少复发率。

综上所述,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较好,并在远期疗效上能明显减少疾病复发情况,为患者降低治疗成本,快捷、方便适用于基层医院及家庭运用。

参考文献:

[1]王雪琴,旷红艺盆腔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机制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2473-2476

[2]刘敏如,谭方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1-855

[3]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4]李鴳雷火灸温针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1):33-35

[5]梁鸿,李清梅中药灌肠及综合护理治疗湿热瘀结慢性盆腔炎60例对照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5):49-50

[6]戴玲玲,周欢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8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9):113-113

[7]徐婷花中药灌肠配合神灯理疗治疗血瘀夹湿热型慢性盆腔炎[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8):1476-1477

[8]李艳华,邵静梅,吕文敏改进中药保留灌肠方法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50-551

[9]冯惠娟红藤煎内服及配合利多卡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78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3):185

[10]何爱华,葛锁琴,邱琼,等复方中药与利多卡因高位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40例报告[J].河北医学,2000,6(10):90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