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晓晓 冯晓琳 徐杨青 张清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以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要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可痊愈,但也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致病情迁延难愈,甚则出现倒错现象,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临床研究表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期在急性期,即发病1-7天,尽早合理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1,2]。笔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来自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和住院部。均为急性起病,发病时间不超过7天。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对照1组26例中男13例,女13例;对照2组25例中男11例,女14例。上述患者年龄15-74岁。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1)西医诊断标准。①有过度紧张、劳累、感冒或耳后及面部受风等病史;②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麻木、板滞、瘫痪,额纹消失,鼻沟变浅,眼裂变大,露睛流泪,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③多数患者发病急速,初起时有耳后乳突部位不适或疼痛,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④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多相波减少。(2)中医证型诊断标准。①风寒证:起病突然,口角歪斜,眼裂变大、流泪,额纹、鼻唇沟变浅等,兼见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肌肉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②风热证:起病骤然,口角歪斜,眼裂变大、流泪,额纹、鼻唇沟变浅等,兼见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苦,耳后疼痛,口干咽痛,大便干,小便黄,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2)急性起病,发病不超过7天;③中医辨证为风寒证或风热证。

1.4 排除标准 (1)病程在7天以上的患者;(2)由其他原因所致的面瘫,如脑血管疾病所致中枢性面瘫,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腮腺炎或腮腺肿瘤,HUNT综合征和格林-巴利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等;(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4)就诊前患侧面部曾进行电针,火针,拔罐等不当治疗的患者;(5)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塞及青光眼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 (1)取穴:患侧丝竹空、鱼腰、攒竹、阳白、四白、颧髎、翳风、迎香、地仓、颊车、人中、双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寒者加风池,风热者加曲池。(2)操作:患者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急性期面部浅刺,手法不宜过重,远端腧穴施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恢复期,面部腧穴及合谷穴施捻转平补平泻法,远端腧穴施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1.2 热敏灸 操作:让患者选择舒适、充分暴露探查部位的体位,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特制热敏灸艾条,在患者面部和肢体特定体表部位(翳风、下关、颊车、太阳、足三里、手三里等区域)热敏化腧穴出现频率高的5-6个穴位中选取,应用回旋法、雀啄法、温和灸法等手法进行探查,当患者出现透热、或扩热、或传热、或酸胀等灸感反应时,此特定体表部位即为热敏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穴被探出。在已探查出的热敏穴中选取2-3个进行单点温和灸,直至灸感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热敏灸完成一次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标准是以患者灸感消失为度,每日1次。

2.1.3 中药治疗 以牵正散(白附子10g,僵蚕10g,全蝎3 g)为主方加味。急性期,风寒者加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风热者去白附子,加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10g。恢复期,以益气活血为治则,辨证加减(如黄芪10g、当归10g、红花10g、桃仁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200mL。2.1.4 西药治疗 阿昔洛韦片口服0.4g,每日3次,连续服用10-14天;甲钴胺片口服500ug,每日3次;维生素B1片口服10mg,每日3次。有耳后乳突压痛者,静滴20%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点滴用药3-5天。

2.2 对照1组

仅用针刺和热敏灸治疗,所用材料、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

2.3 对照2组

仅用中药和西药治疗,所用药物、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

所有病例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疗效标准[4]。痊愈: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仔细观察才能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用力可移动口角,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不合,口角无明显运动。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3组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学认为是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中经络,导致面部气血痹阻经脉失于濡养。现代医学认为主要由于病毒感染,引起面神经的炎症水肿,缺血,甚至坏死。周围性面瘫分3期,发病1-7为急性期,发病8-15天为稳定期,发病15天以上为恢复期[5]。针刺取穴,以多气多血之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少阳经穴,可有效达到疏经通络、祛风散寒、清热、调和气血之目的。《金匮要略》曰:“歪僻不遂,邪在于络。”面瘫病位比较表浅,故急性期易浅刺,有利于引邪外出,并防止病邪入里。恢复期远端施补法以补益气血,濡养经筋。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特殊反应,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理变化[6]。利用艾条热敏灸的热刺激,极易激发感传,乃至气至病所。热敏灸热刺激通过激发体内固有的经气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恢复正常,热敏灸具有双向调节和整体调节的作用,从而达到活血通络,并且使药物通透性增强而其增加疗效[7]。《成方便读》曰:“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白附之辛散,能治头面之风;僵蚕之清虚,能解络中之风。”牵正散方中白附子、僵蚕、全蝎3味药相伍具有祛风止痉、化痰通络之功。恢复期配以黄芪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效。本病早期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故急性期尽早使用皮质醇类和甘露醇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口服阿昔洛韦、甲钴胺和维生素B1片可抗病毒,营养神经,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对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在发病急性期,合理使用针灸、中药汤剂和西药综合治疗,能促进面神经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张静.也谈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时机[J].中国针灸,1995,15(3):54.

[2]杨光,张智龙,杨家贵,等.专病笔谈—面瘫(1):针灸治疗面瘫何时介入最好[J].中国针灸,2005,25(8):555 -556.

[3]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

[4]House JW.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J].Laryngoscope,1983,93:1 056.

[5]方美善,冯桂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J].中国针灸,2001,21(7);405.

[6]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7.

[7]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等.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的关键[J].针刺研究,2010,35(4);311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