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来安 何晓晖 傅萍 谢明君 王小辉 杨建安 刘小聪 石美凤(.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000;.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 00;.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 500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指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胀、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且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肠病。临床主要分成腹泻型、不定型、混合型、便秘型等四型,在临床上我国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为多见[1];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肠功能紊乱、应激状态、内脏敏感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脑-肠轴、遗传和精神因素等方面有关,全球发病率为10%~20%[2]。目前IBS-D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止泻药、抗抑郁药、调节肠道菌群药物等[3]。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等问题。

近年来有大量关于脐疗法治疗IBS-D确切疗效的研究报道,脐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具有独特优势。脐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将药物做成特定的剂型(如膏、散等)敷于脐部(神阙穴),再施以熨、敷、贴等,或联合艾灸、拔罐、熏、针刺等以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方法[4]。现将近年来脐疗法治疗IBS-D的研究进展汇报如下。

1 中药敷脐法

1.1 单纯中药敷脐 张烨等[5]采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IBS-D患者38例,治疗4周后发现,中药敷脐疗法总有效率达81.57%,与口服思密达的对照组(78.95%)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中药敷脐疗法在改善腹痛、腹胀方面显着优于口服思密达治疗(P<0.05)。郭闫萍等[6]在临床研究中采用脐疗(选用人参、龙骨等药研末调成膏贴于神阙穴)治疗IBS-D患者37例,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治疗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远期疗效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1年)为91.8%。张佶玮等[7]将四神丸加减做成药饼敷于神阙穴治疗脾肾阳虚证型的IBS-D患者29例,总有效率达88.46%,各项症状均得到显着改善。

1.2 中药敷脐联合口服中药 凌家生[8]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口服联合脐疗治疗IBS-D患者54例,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6.30%,各项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许宝才等[9]采用雷氏补火生土法联合脐疗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30例,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9.7%,显着高于采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以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的西药对照组(P<0.05)。邓聪等[10]研究发现采用疏肝健脾法方药口服配合胡椒敷脐治疗IBS-D伴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显着,可显着改善焦虑积分(HAMA)、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积分(IBS-SSS)及IBS生活质量量表积分(IBS-QOL),其总有效率以及各项积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骆洁恒等[11]采用口服乌梅丸加减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寒热错杂型IBS-D患者40例,其总有效率达92.50%。马添宏等[12]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并联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IBS-D患者,结果发现其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口服洛哌丁胺联合谷维素治疗的西药对照组(P<0.05)。侯延军等[13]采用黄芪补胃汤加减联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IBS-D患者,其总有效率达95.0%,显着优于单纯口服黄芪补胃汤加减治疗的中药对照组以及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的西药对照组(P<0.05),可有效改善各项症状。

1.3 中药敷脐联合口服西药 孟浩等[14]于三伏天采用温肾止泻方脐疗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35例,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纯采用匹维溴铵片口服的西药对照组(P<0.05);并可以显着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惠慧等[15]研究发现采用温肾止泻方敷脐并同时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IBS-D患者,其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显着优于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的对照组(P<0.05)。孟浩等[16]研究发温肾止泻方敷脐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口服蒙脱石散可以显着改善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并可显着降低IBS-D患者的复发率。李宏良[17]采用四逆散贴敷神阙穴同时联合口服黛力新治疗肝气乘脾证的IBS-D患者,治疗3周后,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口服黛力新、谷参肠安治疗的西药对照组(P<0.05)。张庆伟等[18]采用温肾止泻方敷脐联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58例,治疗10天后发现,其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口服蒙脱石散的西药对照组(P<0.05),且腹痛、大便次数等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同时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5-羟色胺、一氧化氮的调节有关。

2 隔药灸脐法

2.1 单纯隔药灸脐法 李浩等[19]采用神阙穴隔药饼灸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30例,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且复发率低于口服匹维溴铵片的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的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全身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积分均显着降低(P<0.05),且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郑连雪[20]采用隔药熏脐疗法治疗IBS-D患者30例,总有效率达90.0%,可显着改善临床症状。张中原[21]采用脐灸法治疗脾虚型IBS-D患者35例,治疗4周,总有效率达97.14%,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2.2 隔药灸脐法联合口服中药 彭露露等[22]将观察组的40例IBS-D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并联合脐疗,对照组的40例IBS-D患者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为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玄春花[23]研究发现采用四逆散加味口服同时再联合隔药灸脐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可以升高CD4+/CD8+、CD3+T、CD4+T水平,降低CD8+T水平。苏冬梅[24]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神阙穴隔姜隔药灸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明显降低IBS-SSS积分,提高IBS-D患者肠道中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含量。

2.3 隔药灸脐法联合口服西药 马万援[25]研究发现采用脐疗法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其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单纯口服匹维溴铵治疗(P<0.05),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并使生活质量提高。

2.4 隔药灸脐法联合针刺 杨敏等[26]采用针刺配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显着,并且改善腹泻、腹胀、腹痛症状的作用明显优于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的西药对照组(P<0.05)。Liu Xiaoxia等[27]研究发现,采用针刺治疗联合隔姜隔盐灸神阙治疗IBS-D的临效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纯行针刺治疗的的对照组(P<0.05)。邓剑勇等[28]采用针刺治疗同时联合隔盐隔姜灸神阙穴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临床疗效显着,能显着改善患者腹痛、形寒肢冷、腹泻等临床症状。

2.5 隔药灸脐法联合其他疗法 王全权等[29]研究发现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神阙灸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显着,其总有效率及改善腹泻、腹痛的作用优于口服培菲康联合匹维溴铵片(P<0.05)。高玉慧[30]采用艾灸神阙穴配合督脉走罐,同时联合中药口服来治疗IBS-D患者67例,总有效率达91.49%。

3 蒸脐疗法

谢明君等[31]将82例IB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服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治疗组41例则在服用加味痛泻要方基础上同时联合中药蒸脐疗法治疗,4周后,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酪神经肽显着高于对照组,5-羟色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便性状、腹胀、腹痛等评分改善作用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石美凤等[32]采用蒸脐疗法治疗IBS-D患者45例,结果显示,蒸脐疗法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口服匹维溴铵片的西药对照组(P<0.05),且腹痛、大便性状改善情况也显着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谢明君等[33]研究发现应用蒸脐疗法治疗IBS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IBS的临床症状,并可降低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水平。

4 实验研究

王陆军等[34]通过建立IBS-D模型发现隔药灸脐法、药物敷贴法、艾条灸脐法都能够有效改善IBS-D模型大鼠的症状,并能改善结肠运动及肠道敏感性,且隔药灸脐法的疗效最佳。王辉等[35]采用隔药灸脐法干预IBS-D模型大鼠,发现IBS-D模型大鼠的每日饮食量、体质量增长率两方面均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冯果等[36]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幼泻停敷脐散可以抑制IBS-D模型大鼠的排便量,减少制IBS-D模型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并可抑制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的异常升高。隋培森等[37]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大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结果发现隔药灸脐疗法可以增加穴区的肥大细胞数目,这一结果提示脐疗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与肥大细胞有关。冯果等[38]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幼泻停敷脐散能抑制IBS-D模型大鼠的小肠运动,还可以抑制IBS-D模型大鼠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异常升高。

综合目前的研究,可以发现脐疗治疗IBS-D疗效切确,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势,在IBS-D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①研究样本量过小、研究时间短,同时还缺乏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②脐疗的操作、敷贴制剂都缺乏规范的标准;③动物实验研究较少,缺乏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关于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