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洁,张玉飞,谷 雨,毛 丹,田元生△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3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于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1],早期症状多为腰背不适、僵硬,后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发生脊柱强直。临床上患者脊柱强直多由下而上发展,颈椎是AS 的常见受累部位,而颈椎的屈伸活动受到前、后纵韧带及黄韧带的限制,后期AS 病理发展导致颈部韧带慢性骨化、椎体间逐渐形成骨桥[2],以致颈椎的活动度受到严重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未发现特效疗法,仍以控制病情为主要治疗方式。中医疗法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3-4]。本研究观察了穴位埋线联合西药对肾阳亏虚型AS 患者颈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2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 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5 例;年龄14~53 岁,平均年龄(30.37±12.01)岁;病程1.3~10.7 年,平均病程(5.35±2.95)年。对照组中男26 例,女4 例;年龄15~55 岁,平均年龄(31.40±12.07)岁;病程1.6~12.3 年,平均病程(5.69±3.04)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肾阳亏虚型AS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6]中AS标准。

1.3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年龄16~60 岁者;3)颈椎活动度(正常范围[7]:前屈40°~60°,后伸50°~80°,左右侧屈30°~55°,左右旋转45°~70°)不在正常范围内者;4)入组前4周未接受其他疗法,或接受药物洗脱即停药1个月者;5)依从性良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6伦审KY-001)。

1.4 排除标准排除:1)备孕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患有心、肝等原发性疾病及患有肿瘤、甲亢等其他消耗性疾病者;3)合并精神疾患,不能顺利完成试验者;4)合并风湿性疾病者;5)过敏体质或对研究所涉及药物成分过敏者;6)治疗部位有皮肤损伤者;7)联合度及依从性较差,不能持续接受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信宜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57,规格:0.25 g/片)。第1 周:每次0.25 g,每日3 次;第2周:每次0.5 g,每日3次;第3周:每次0.75 g,每日3 次;第4 周起用法用量同第3 周,饭后口服,共服用8周治疗。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1)体位:术者双手消毒,协助患者选择俯卧位,暴露操作部位。2)取穴:颈夹脊穴(压痛最明显处)2~3 对、大杼、大椎、供血穴、肾俞,用记号笔标记。3)对腧穴部位皮肤进行消毒。4)术者戴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将长度为0.5~1 cm的胶原蛋白线(依据患者胖瘦及所刺部位选择合适长度)置入针管前端,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穴位局部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埋线针,中指抵住针体中下端,运用田氏悬腕进针法,将针刺入肌肉层,行呼吸补泻法,得气后,推针芯,将胶原蛋白线埋植在穴位处,拔出埋线针,左手持无菌纱布按压片刻,贴医用输液贴保护针孔。风池穴埋线时埋线针针尖朝患者鼻尖方向刺入,其余穴位常规埋线。5)埋线后48 h 内,不得沐浴以防伤口感染,不做剧烈运动,饮食清淡,1 周内禁止饮酒,禁食海鲜、牛羊肉等,如有感染及时行处理。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8周。

治疗期间若出现痛甚难忍,两组患者可在短期内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69,规格:60 mg/片],每次60 mg,每日3次,一般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

1.6 观察指标

1.6.1 颈椎活动度评分 根据文献[8]对患者颈椎活动度进行评分。1 分:活动自如,对日常生活无影响;2 分: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限制颈部活动范围、程度;3 分: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活动费力、僵硬;4 分:基本不能活动。症状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

1.6.2 颈椎活动度 测量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及右旋)活动度。

1.6.3 生存质量评分 采用WHOQOL-BREF[9]量表进行评定,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采用1~5分评定,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6.4 临床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拟定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活动自如,对日常生活无影响,颈椎活动度在正常范围内,颈椎活动度评分1 分。显效: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限制颈部活动范围、程度,颈椎活动度有改善,颈椎活动度评分2 分。有效:对生活影响很大,颈椎活动度有改善,活动费力、僵硬颈椎活动度评分3 分。无效:颈部基本不能活动,颈椎活动度无变化,颈椎活动度评分4分。

1.7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椎活动度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评分及颈椎活动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及颈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及活动度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及活动度比较(±s)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颈椎活动度(cm)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活动度评分(分)3.27±0.57 2.83±0.37#*3.27±0.63 3.07±0.68#前屈32.12±6.84 40.08±7.02#*31.95±7.11 35.42±7.63#右旋观察组30 53.39±9.30对照组30后伸34.09±7.73 44.20±7.44#*34.83±1.32 39.42±1.60#左屈28.90±5.99 38.35±6.03#*28.15±6.15 34.87±7.20#右屈28.68±6.82 38.42±7.16#*28.72±6.58 34.71±7.02#左旋52.36±9.04 67.7±10.60#*52.35±9.10 62.92±10.12#68.72±10.15#*53.38±9.49 63.78±9.96#

2.2 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环境领域56.83±17.45 76.37±17.12#*59.67±17.33 68.17±17.19#例数30对照组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生理领域54.43±18.06 78.00±17.81#*57.60±17.20 68.30±16.97#心理领域52.93±17.72 76.87±19.79#*51.90±17.24 59.97±17.21#社会关系领域51.10±17.46 74.50±16.86#*53.57±17.63 63.20±17.23#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痊愈2 例,显效10例,有效15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达90.00%(27/30);对照组临床痊愈0 例,显效3 例,有效14例,无效13 例,总有效率为56.69%(17/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S 患者后期颈椎活动受限,是由于颈椎韧带、椎间盘及椎旁组织慢性骨化,加之颈椎具有倾向于形成韧带骨赘的病理特点[10-11],严重影响了强直患者的颈部活动及外观形态。AS 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12],临床上多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为主进行治疗[13]。中医认为AS 根本病机在于“肾虚督瘀”[14],肾藏精化气,生气之源不足,则先天之本变弱,无以抵御外邪,风、寒、湿邪外侵阻于经络,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以致于“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且久病体虚会进一步使AS患者肾阳不足,阳气弱则推动无力,经脉阻滞,化而为瘀,滞于局部,致使颈椎活动受限。

颈部活动受限关键在脊椎及椎旁组织,夹脊穴自项部与膀胱经并行于脊柱,而前为颈,后为项,故埋线选穴以夹脊穴、督脉和背部膀胱经为主。穴位埋线作为复合型治疗方法,在羊肠线或胶原蛋白埋入穴位后的吸收过程中,刺激穴位,松解周围软组织,可起到平衡阴阳的作用[15-16]。颈夹脊穴解剖学位置深层毗邻交感神经节与神经根,针刺颈夹脊穴可解除颈部神经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颈部肌肉痉挛的状态,从而改善颈部活动并减轻疼痛[17]。夹脊穴常用于夹督脉之阳,助膀胱经之气,具有通调脏腑、调和阴阳气血的功能。通过刺激夹脊穴,可以改善机体功能状态,调和脏腑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18],改善颈部微环境,提高颈部活动能力。风池穴位于肌肉起止点,通过蛋白线的吸收过程,可解除寰枕部深层肌肉紧张,改善局部供血情况,达到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以促进颈部侧支循环建立[19]。“诸阳之会”之大椎穴,为颈部局部穴位,属督脉之穴,督脉循行“贯脊属肾”,对人体精、气、神有督促作用,刺激督脉穴位具有扶正祛邪、温通阳气的作用。大杼穴多用来治疗颈部疾患,骨会之大杼,《针灸甲乙经》曰:“颈项痛,不可俯仰……腰背痛,大杼主之。”现代研究表明,电针作用于大杼穴可促进骨胶原合成,有调血通瘀、补肾助益之效[20]。供血穴,位于第六颈椎横突孔,为颈项之要冲,具有活血补血、补虚化瘀的作用。研究表明,针刺供血穴能够刺激肌肉组织及相应血管,改善枕动脉供血不足,营养局部神经、肌肉、韧带,从而改善颈部活动受限。夹脊穴、风池、大杼、大椎、供血穴、肾俞合用补肾壮骨、活血化瘀,切合AS 之病机,同时综合作用于颈部,以改善颈椎活动状态,提高AS患者生活质量,而AS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AS整体诊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 量表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等项目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表明穴位埋线联合西药在改善AS 患者颈椎活动度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临床效果较西药组更佳,并且可有效提高AS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S 患者颈椎活动受限的状况,提高患者颈部活动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但本研究对AS 患者颈椎活动度的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少,纳入AS 证型较单一,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证型,且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回访,以充分验证本研究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