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军 胡赟霞

中药外敷联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 李 军1胡赟霞2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推拿、运动疗法缓解肩周炎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两组均连续治疗4w,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患侧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1.7%,相比于对照组的76.7%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能显着缓解肩周炎的痛感,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肩周炎 中药外敷 推拿 运动疗法 中医内外合治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性病证,其以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或退变为主要病理特点,临床多见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之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为2%~5%,多发于中老年人,有年轻化的趋势[1]。现代医学治之重在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提高肩部功能[2]。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多途径外用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恢复关节功能[3]。笔者结合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以中药外敷联合推拿、运动疗法治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江苏省扬州友好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45~70岁,平均(54.3±5.2)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3.2±0.5)年;病位:双侧者13例,右侧者22例,单纯为左侧者25例。观察组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55.2±5.5)岁;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3.5±0.7)年;病位:双侧者15例,右侧者23例,单纯为左侧者2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骨科诊疗常规》[5]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患者以渐进性加重的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僵硬为主症;疼痛一般呈钝痛或刀割样痛,以前外侧为着,可放射至上臂、肘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被动活动以外旋受限为着;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挛缩、下方腋皱襞消失等改变。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患者肩部刺痛,抬举受限,局部肿胀或肌肉萎缩,舌苔薄腻、或边有瘀点,脉细弦或细涩。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肩周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②年龄45~70岁,病程>0.5年;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精神病、痴呆、过敏体质或对本外敷药过敏者;②手术所致肩周围炎者;③合并肩部骨折未愈合者;④肝、肾、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急性肩关节损伤、肩关节结核、骨质疏松者;⑥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患者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1)推拿方法:①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或指揉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和上肢的内侧往返数次,配合患肢的外展外旋活动;②用滚法在肩、背和上肢外侧往返数次,配合患肢的上举、环转运动;③点按肩井、肩髃、天宗、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以酸胀为度。每日3次,连续4w。(2)运动疗法:①摇肩:用力将臂上举,然后用力向下用力伸直,以患肢外展最高位为度,尽量旋转摇动肩关节数次;②提肩关节:注意提手时使患肢放松,然后突然用力一个提顿,力量不能过大;③可做柔软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等;④爬墙锻炼:让患者侧面站在墙旁边,在墙上划出一个高度标志,用手指接触墙壁逐渐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min,连续治疗4w。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外敷方组成如下:乳香15g,没药15g,海风藤20g,郁金15g,艾叶10g,川芎10g,川乌20g,草乌20g。取上方1剂,装入布袋内,扎口煎汤,熏洗并外敷于患处,1~2次/d,每次30min,2d换药1次,连续治疗4w。

1.6 观察指标 (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症状分级量化表对肩部刺痛、抬举受限、局部肿胀等中医症状评价:0分(无症状),1分(轻度,偶尔发作),2分(中度,经常发作),3分(重度)。(2)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对患侧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VAS评分根据肩部痛感给予0~10分评价,评分愈高,痛感愈强烈;ROM则重点测量患肢主动外展、外旋、外旋、前屈的关节灵活度数。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价。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症状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症状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各方面均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1.7%,相比于对照组的76.7%提升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肩部VAS及RO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部VAS及ROM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VAS评分显着降低,而肩关节功能相关的外展、内旋、外旋、前屈的评分则显着升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肩部VAS及ROM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肩周炎又名“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等,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其以软组织的渗出、纤维性变、水肿、粘连等炎性改变为主要的病理改变[6],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或退变、肩关节的急性创伤、肩关节受凉炎性病变、长期肌肉劳损等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7]。中医学则认为,患者多因外感风寒湿邪、劳损、气血不足等导致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凝滞于脉络,气血瘀滞,致肌肉、经络失养,筋腱粘连,不通则痛,发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临床治之须重在缓解疼痛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度。

近年来临床研究认为,外敷中药能借助温热途径直接作用于患处,加速患者皮肤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肌张力,松解肌肉痉挛,增强血管扩张性和通透性,增加局部患处血液灌注,利于吸收炎性致痛因子,从而有效缓解疼痛[8]。笔者外敷方中乳香辛香走散,有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之功;没药功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二者配伍重在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为活血祛风、舒筋止痛之要药,善治各种瘀血阻滞之痛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乳香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能显着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并诱导抗炎因子,减轻炎症反应[9]。海风藤功可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可通过有效抑制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而产生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10]。郁金辛香不烈,先升后降,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之功效。艾叶可温经,散寒,止痛。川芎性味辛温,能行能散,能温能活,重在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川乌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与草乌配伍,善于追风活血,强化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多药配伍外敷,直接作用于患处,以通为主,共奏舒筋活络、行气止痛之效。

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具镇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作用,其能显着改善肩部血液循环,使患肩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11]。推拿治疗肩周炎重在松解粘连,提高关节功能。笔者临床选择点按肩井、肩髃、天宗、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其中肩井穴为肩部经气涌出之处,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交会穴,推拿之功可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善治肩部痛证;肩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推拿之长于疏经通络、行气止痛,善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证;天宗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推拿具有理气消肿、舒筋活络之效;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可宣泄气中之热,推拿之可达到宣通气血、疏风散表之效,曲池配伍谷穴推拿之可达到活血止痛、消肿散瘀的功效。总之多穴配伍,以通为用,共奏舒筋活络、消肿化瘀、理气止痛之功,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肌紧张,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还能加快炎性物质代谢,产生消炎止痛、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12]。

运动疗法能够通过牵拉患侧肩关节的粘连组织,使局部组织肌肉松弛,消除粘连,故临床上笔者要求患者保持肩关节在正常的角度内进行循序渐进、少痛的运动,不仅利于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等恢复正常状态,还能改善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炎性介质的消除[13-14]。

[1]Uddin MM,Khan AA,Haig AJ,et al.Presentation of Presentation of frozen shoulder among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J].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 Trauma,2014,5(4) :194-198.

[2]徐震球,姚 云,詹红生.非手术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概况[J].中医正骨,2011, 23(12):65.

[3]温晓明.杨金斗运用经筋辨证理论推拿治疗肩周炎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 19(9):94-9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1-143.

[5]邱贵兴.骨科诊疗常规[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59-160.

[6]何 勇,熊建义,崔家鸣,等.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国际骨科杂志,2016,37(3) :187-189.

[7]邬 强,马 云,熊 锳,等.何天佐主任医师诊治肩周炎经验介绍[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4) : 984-985.

[8]万 花,王荣华,苏 捷,等.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4) :40.

[9]孙 妍,商庆辉. 乳香中三萜类化合物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6, 9(5):616-619.

[10]亓 珅,韩晓娟,王 璐,等.海风藤提取物对激活的小胶质细胞 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5):11-14.

[11]曲鹏羽,张 颖,王瑜萍.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6):716-718.

[12]丁海涛,唐学章,贾云芳,等.冲击波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 : 468.

[13]孙大明,陈骞虎,宋珍贵,等.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比较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1):68-69.

[14]李岩峰,郑 晓,忻志平.电针条口穴配合运动治疗粘连期肩周炎[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3):63-65.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No.BL2013034)

1.江苏省扬州友好医院康复科(225261);2.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内科(21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