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云,徐世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吴尚先,名樽,字杖先,又名安业,字师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因太平天国战争避居于江苏泰州东北乡俞家垛,并在此行医,卒于光绪十二年(1886)。吴氏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卓有成就的外治专家,他开业行医数十年,诊病数十万次。20年间,“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他在用膏药敷贴治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用外治法治疗内科疾病做出总结和探索,将外治法进行了拓展和创新,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

吴氏历20余年所着《理瀹骈文》一书,总结了前人大量的外治法经验,并对内病外治做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在书末将一生所用疗效卓着的贴敷膏方悉数公布,显示了其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品格。

吴氏外治主要以膏药贴敷为主,以三焦分部为纲,再辅以其他外治法的一种综合治疗,本文拟对其外治法中的三焦分部思想加以探讨。

1 原旨尊经,外治理同内治

吴氏虽专于外治,但其功效及原理都为当时人所怀疑,于是他用经典进行了相关阐述:“此三法虽分上、中、下三焦,而凡上焦之症下治,下焦之症上治,中焦之症上、下分治,或治中而上、下相应,或三焦并治,其法俱不出于此。”换句话说,三焦相互联系,一切病证皆可归于三焦之中,如果某一焦出现病证,则可以通过调理另外二焦而得到治疗。吴氏外治以膏药贴敷为主,膏药之外又用嚏、坐、熨、抹、缚五法,都是围绕三焦而施用的治疗方法。而其理则是源出经典:“嚏即经言气出于脑也。”同经言“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坐即经言可导而下也”,“仲景导法本此,纲目导药名坐药,妇人通经暖子宫亦本此”。同经言“其下者,引而竭之”之意。“炒熨煎抹与缚,即经之灸巾渍水也,曰熨曰浴曰按也”。并引经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这说明外治法与内治法虽有不同,但原理都是以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而奏功,这也为其“三焦分部”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 吴氏三焦分部思想的来源

三焦的概念,历史上争议颇多。李中梓《内经知要》中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三焦所以际上极下,象同六合,而无所不包也。十二脏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称孤府。《难经》及叔和、启玄皆以三焦有名无形,已为误矣。陈无择创言三焦有形如脂膜,更属不经。《灵枢》曰:密理厚皮者,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又曰: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其焦理纵。又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泌糟粕,蒸精液,化精微而为血。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水谷者,居于胃中,成糟粕,下大肠而成下焦。又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既曰无形,何以有厚薄,何以有纵有横,何以如雾如沤如渎,何以有气血之别耶。”由上可知,三焦本有形有位,但在后世医家的阐述中,其概念和内涵不断发生变化,至温病学派一出,创三焦辨证,三焦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吴鞠通提出的上焦主心肺,中焦主脾胃,下焦主肝肾,将三焦与脏腑进行了联系,以利于对温病进行辨证治疗,实是一大理论创举。至吴氏用外治法,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分部的思想,这是他基于自身丰富的外治临床应用经验及对三焦思想的深刻理解而提出的进一步理论发展。

3 吴氏“三焦分部”思想的提出

吴氏在吸收前人内治用药三焦辨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外治法“三焦分部”论治的思想,将“三焦”的内涵进行了大大的扩展。他说:“所谓分三部者何也?人一身有上、中、下三部,而皆以气为贯,上焦心、肺居之,中焦脾、胃居之,下焦肝、肾、大小肠、膀胱居之,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上焦在胃之上脘,上通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胃之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地气,主出而不纳。”也就是说,三焦各有其各自的统领脏腑和生理功能,上焦通天气而主宗气,中焦通天地之气而主营气,下焦通地气而主卫气。三焦的各有所主决定了选用外治法时需要有针对性。

“嚏法泄肺者也,可以散上焦之雾,通天气,而开布宗气以行呼吸”。“坐法泻肾者也,可以决下焦之渎,通地气,而流行卫气以司开阖”。“炒熨煎抹与缚之法,理脾胃者也,可以疏中焦之沤,通天气地气,而蒸腾营气,以化精微”。显然,因为上焦通于天气,嚏法用于上焦疾病的“开布宗气”是最好的方法;而下焦通于地气,且二阴开口于下焦,坐法则是用于下焦“流行卫气”。因中焦通于天地之气,脾胃一升一降,理脾胃则可以“疏中焦之沤”,并可以“蒸腾营气,以化精微”。从这里可以看出,外治法与三焦辨证能产生很好的结合作用,三焦辨证的思想可以指导外治的选择应用,这是吴氏提出基于“三焦”分部思想的基础。

他在书中又说:“人之一身,自纵言之,则以上中下为三部,自横言之,则又以在表在里,在半表里为三部。”“适至其所者亦如之,又头至胸为上焦,胸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治宜酌用其嚏之兼塞,坐之兼导,炒熨煎抹之兼糁敷等法者,即于此数法中括之”,“嚏法治上者,即可以治表;坐法治下者,即可以治里;炒熨煎抹与缚之法治中者,即可以统治表里与半表里”,“经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此之谓也。数法之分三部,合高下中外而量远近轻重以为治”。

由上可看出,从吴氏外治角度看来,人体在三焦的功能划分基础上,还可以按空间结构划分为纵向的上、中、下三部及横向的表、中、里三部,嚏法、缚法和坐法,就是对相应分部进行治疗的代表性治法。

吴氏在书中强调:“用者惟当分三部约六经,察五郁六郁,升降清浊,以和阴阳。并参古针灸法,以知上下左右前后之所取,则无往而不应也。”说明三焦分部是其外治法的基本纲目,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病证病因,进一步准确取位施治,就可以充分发挥外治内功用了。

“三焦分部”概念的提出,不但为中医外治做出了杰出的理论创新,也为其临床应用开拓了无限法门,是对外治法的一次推动和解放。他将无数纷繁复杂的外治方法都统一到人体的三部(主要为纵向的上、中、下三部)中来,将疾病治疗简化。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学说思想并没有脱离传统的中医理论,依然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和气一元论,并有对前人思想的吸收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