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奕望,吴鸿洲,陈丽云

(1.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 201203)

口述史(Oral History),又称为口头史学、口碑史学、口碑史料学等,指“以录音访谈(interview)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1]”。口述历史访谈指的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interviewer)向受访者(interviewee)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1]”。Oral History这一名词,则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伦·芮文斯(Allan Nevins)在1948年正式提出的。

1 中国口述传统探源

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方法,口述在中国古已有之,可以追溯至先秦诸侯各国的采风。从西周开始,“左史记动,右史记言”(《礼记·玉藻》),这里的“言”就是早期君王的口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不少言行记录在《诗经》、《楚辞》上,尤其《论语》多由孔子口述[2]。

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更是采用大量的口述史料,“太史公”司马迁书写的《本纪》、《世家》和《列传》均有体现。当代着名历史学家、美籍华裔学者、“中国口述历史第一人”唐德刚教授,以《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荆轲》详加考证[3]。“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4]”可见,这一出惊心动魄的场景,是司马迁采信了公孙季功、董生口述所得。这两位曾与夏无且游历并听其详述而来;夏无且则为秦始皇之侍医,当时曾“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是“荆轲刺秦”中的关键人物。

2 历代中医口述说略

中医的学术发展过程中,也包含有众多的口述元素。同样以《史记》为例,《仓公列传》所记载的最早的病案记录,均由淳于意向汉文帝一一道来。如“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菪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消石一剂,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5]”其所载总共 25例“诊籍”,均采用第一人称,由仓公淳于意口述而来。

亦有学者以《黄帝内经》为例,提出“君臣间的问答是中国古代口述科技(包括医学)思想传承的重要方式”[6]。若从这个角度讲,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众大臣讨论医理,其中的医学理念对中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唐代高僧鉴真受日本僧侣荣睿、普照的邀请,6次东渡,至公元753年终于到达九州南部海岸。据日本史籍记载,在两目失明的条件下,鉴真凭借扎实的中医药知识,通过手摸、舌尝和鼻闻来鉴别药物,“一一以鼻别之,一无错失”[7],向日本同行传授药品的真假伪赝。他曾撰有《鉴上人秘方》1卷(憾佚),可想而知,该书只能是由鉴真口述完成。因此,汉方医药界尊崇鉴真为“过海大师”、“日本之神农”。

宋元时期,元·张颐斋为《儒门事亲》所作序言称,宛丘张子和“退而与麻征君知几,常公仲明辈,日游隐上,相与讲明奥义,辨析至理,一法一论,其大义皆子和发之,至于博之于文,则征君所不辞焉。议者咸谓,非宛丘之术,不足以称征君之文,非征君之文,不足以弘宛丘之术,所以世称二绝。[8]”可见,张子和的口述观点得麻知几的精妙文笔,鼓瑟相应,使得汗、吐、下三法独树一帜,流传千古。

元末明初,戴思恭自幼求学于朱震亨,耳提面命,最得其传。《推求师意》就是“本丹溪先生之意、弟子门人推求其意”而成。戴思恭就是在老师日常言传、口述之后,发其所未发,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此书独能委曲圆融,俾学人得其意,而不滋流弊,亦可谓有功震亨者矣。[9]”

清代名医叶天士一生忙于诊务,无暇着书立说。而温病学说的扛鼎之作《温热论》(又称《温证论治》),皆由叶天士口述,弟子顾景文抄录而成。《吴医汇讲》首载该篇时,唐大烈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叶氏“所着《温热论治》二十则,乃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10]。

3 当代口述中医尝试

历来沿用口述史料的中华传统,口述史研究方法本身的灵活多样,加之唐德刚、杨立文、钟少华等知名学者的大力推动和不懈实践,使得这门肇始于上世纪40年代的学科很快被多种专业所接纳、采用。如2002年7月18日的《光明日报》,刊登了定宜庄、徐新建、彭兆荣、刘小萌4位来自不同领域学者关于《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历史真相》的讨论[11];2003年10月9日《北京青年报》解玺璋专题报道《忽然火了“口述史”》。这些媒体的热议,极大地促进了口述史在国内的普及和流行。

2003年,河南中医学院徐江雁教授敏锐地感觉到,口述研究方法必将对中医学术产生重大影响。他首先将口述史的概念引入中医领域,并指出中医口述史料,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特色和突出的传统文化痕迹”[12]。

在此之前的1994年,上海中医学院在编写《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第二版)时,曾有意识地运用到大量的口述材料。如讲述恽铁樵的贡献时,由高足章巨膺口述;介绍孟河费绳甫的医学理论时,由嫡孙费赞臣口述;介绍戴溪桥奚氏儿科时,由四世嫡传奚伯初讲述;介绍外科顾筱岩的学术经验时,由嫡子顾伯华讲述;介绍石氏伤科经验时,由世家石幼山口述[13]。

2004年出版的《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就是采取李阳波讲述并在其病逝后,由入室弟子刘力红、唐农、刘方教授整理的方式完稿的,成为当今普及运气学说不可多得之佳作[14]。

2008年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周氏喉科家珍》,详细载录了湖南沅江周氏喉科的家传经验。是时,五世传人周彩云42岁英年早逝;六世传人周贱丰年少、初涉喉科;四世传人周桂才年届九旬。湖南中医药大学李凡成教授以专家的视角切入,分析中医喉科的要点难点,分专题向耄耋之年的老中医提出问题,六世周贱丰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周氏喉科家珍》以周氏中医喉科的家传遗稿为底本,以抢救性记录老中医口述资料为辅,精心整理成书“堪称当代喉科之佳作”[15]。

2008~2011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陆续发行的《医学人生丛书》系列,如《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走近国医大家:李振华》,延请四位国医大师口述,分别由王志英、曹东义、郭文和李郑生等教授整理出版。

2009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口述中医——名老中医访谈录》,以《今日早报》“中医中药”专栏为基础,几乎囊括浙江省城所有名老中医,讲解中医养生、治病,由单友良、李华采写。从600余期专栏里,优中选精,经名老中医本人审核后编撰成册[16]。这部着作,首次将“口述”与“中医”两个词连缀在一起,并出现在书名上。

上述作品中,中医学术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名老中医的口述,利用笔录、录音或录影等方式,记录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口述史弥补了现有医籍资料的不足,保留了中医学术发展的轨迹,甚至是抢救性继承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这对于中医药的学术传承和学术创新意义非凡,口述史的发展和推广,时不我待。

[1][美]唐纳德·里奇着.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M].2版.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

[2]周新国.中国口述史学之回顾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2):24-27.

[3][美]唐德刚.史学与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4.

[4]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简体字本),1999:1975.

[5]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简体字本),1999:2157.

[6]郭金彬,李涛.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传承方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2):49-54.

[7]孙蔚民.鉴真和尚东渡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77.

[8]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7.

[9]明·戴思恭.推求师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

[10]清·唐笠山.吴医汇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

[11]姚力.我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12(1):96-100.

[12]徐江雁,谢阳谷,鲁兆麟.浅析口述史与中医学术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6):20-22.

[13]上海中医学院主编.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6.129.245.288.346.

[14]李阳波讲述,刘力红,唐农,刘方整理.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5.

[15]郑日新.抢救性继承中医学术经验的方法学创新——评《周氏喉科家珍》[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9,8(3):50-51.

[16]单友良,李华.口述中医——名老中医访谈录[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