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寨华,于 峥,张宇鹏,张华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脉症治方》系明代医家吴正伦所作,属临证综合方书类着作。吴正伦字子叙,号春岩,安徽歙县人,明代着名医家。幼习儒业,博极群书,并能熟读《素问》、《难经》等历代名医方论。其幼年丧父,虽家境贫寒但刻苦攻读。认为“不必登第仕宦,而可以济生利物,莫如医,于是弃儒业不事,专精医”,未及弱冠已称良医。后游医至山东、北京等地,名噪一时,声闻于大内,曾治愈年幼的明神宗之病。后因明穆宗贵妃病,诏求良医,吴氏一药治愈,曾获穆宗嘉奖,颇受穆宗赏识。后因太医院御医嫉妒其高超的医术,将其毒死,时年仅四十。吴氏曾撰有《养生类要》、《脉症治方》、《活人心鉴》《虚车录》等书。其次子吴行简(字居敬)继父业,曾孙吴冲孺(字象先)等亦以医为业。

《脉症治方》成书于清康熙八年己酉(1588年)。吴正伦死后,曾孙吴冲孺“研精校订,梓其书传之”,“冲孺翁亦世其家学,州闾疾病者,多在门。梓未就,而翁即世。翁之子侄,善承翁志,并成春严公之志。欲使是书终表见于世”。然而书未能刊行,吴冲孺便离世,后由曾孙吴冲孺的子侄发行于世。据薛清录教授主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和文献调查,该书目前仅存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澄溪倚云堂刻本及清抄本,因此该书具有珍贵的学术与文献价值,笔者现就其学术思想和文献价值概述于下。

1 内容特色

《脉症治方》全书共分为四卷,依据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气、血、痰、郁四因及虚证分类归为十一门,分门别类,条理井然。卷一为风门、寒门,卷二为暑门、湿门、燥门,卷三分为火门、气门、血门,卷四分为痰门、郁门、补门。全书均以脉、症、治、方为纲,按脉审证,因症酌治,因治定方,四者相承,内容涉及中风、伤寒、中寒、瘟疫、伤暑、伤湿等外感病,以及黄疸、消渴,气证、血证、痰证、郁证、虚证等多种内伤杂病。如凡例所言:“每门类中,又复挨次编辑。首论脉,次论症,次论治,次论方,使见者了如指掌,故即以是名书。庶阅者,可因名思义也。”因此,《脉症治方》一书,察其脉随审其症,因症辨治,又主以方,井井有条,意多辞简,其理至浅而至深,其言至简而至备,初学医者读之亦能一目了然。四卷之后附载名方共计91条,涉及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虚证方,方中主治、用药、服法、加减论述精详,切以致用。后附春严医案42首,所载医案脉症论述详细完整,论治处方确切,疗效显着,是一部实用价值较高的临证综合类专着。

2 学术思想

2.1 崇尚经典,取各家之所长

吴正伦崇尚经典,善研经书,尤其是将《内经》、《伤寒论》作为经中之经予以重视,书中多次引用其中条文,遵经典之训,但他遵经不泥古,同时能吸取各家之所长,把各家学说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吴氏论证专以《内经》为主,次以刘完素、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4家议论为羽翼,或未备,则参以诸家之说。直称某书云,或某云,使阅者知有根据。如黄疸病,吴氏引《内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夫黄疸为病,肌必虚肿而色黄,盖湿热郁积于脾胃之中……后引朱丹溪云∶不必分五疸,同是湿热,如盒曲相似……故使湿热拂郁内甚,皆能令人发黄也。用《内经》及朱丹溪之说来说明湿热蕴结是黄疸的主要病机。同时,吴氏治法亦以《内经》、四子为主,然后参以诸家之说。有合经意者则录之,未备者则附已意以补之。

2.2 临证详审“脉、症、治、方”

吴正伦认为,凡病因无外六气四因为主,风寒暑湿燥火自外而致,气血痰郁自内而生,虽然变幻多端,大要皆不越此。吴氏治病必以脉为先,脉不明则无由识症,而阴阳寒热亦无从辨。其论脉专以崔真人《脉诀》为主,而以王叔和《脉经》参之。第二,辨明脉象而后审症,症不审则无以施治。第三,症明而后论治,治法不明则用药无所依据。第四,治法明而后议方,方不当则不能愈疾。选方则以古之名方一二首随症加减。因此,按脉审症、因症酌治、因治定方,四者相承,条理井然,即使初学者亦能一目了然,便于掌握。

2.3 辨八纲,分六经,悟仲景伤寒要旨

吴正伦认为:“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则三百九十七法了然于胸中也。”并详细论述了伤寒表实、表虚、里实、里虚、表里俱实、表里俱虚、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热、表里俱寒证、阴症、阳症的舌脉、症状,列举了麻黄汤、桂枝汤、大柴胡汤、大小承气汤、白虎汤等张仲景代表方剂。他强调病各不同,要深思而明辨,活法以施治。吴正伦曰:“治非时伤寒,或挟内伤者,或挟食,或兼风兼湿者,宜随症加减用,若正伤寒,仍遵仲景六经传变施治,庶无误也。”

同时,吴正伦重视对伤寒的鉴别诊断,强调脉症互参,批判世俗之人但见发热之症一概认作伤寒治之,悉用汗药以发其表,汗后不解,遽用下药以疏其里,犯虚虚实实之误。治疗上吴正伦亦指出:“凡此之类外形相似,内实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谬,必须审其果。为温病、热病及温疫也,则用河间法;果为气虚、伤食及内伤也,则用东垣法;果为阴虚及痰火也,则用丹溪;果为正伤寒例病也,则遵用仲景法,如此则庶无差误以害人性命矣。”

2.4 分类辨证五脏为纲,立法处方灵活化裁

五脏是生命活动的核心,人以五脏为本。吴正伦临证非常重视五脏辨证论治,突出临床表现与脏腑关系的描述,既充分运用五脏五行的一般规律,又将其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的辨证中,治疗上立法处方知常达变,重视药物的脏腑归经属性。吴正伦在火门火热篇论治中详辨脏腑病机:“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脾,房劳则火起于肾,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心为君火,自焚则死矣。”“热有五脏,热有内中外热,是故轻手扪之而热,热在皮毛血脉也,心肺主之;重按至骨,蒸手而热,热在筋骨也,肾肝主之;不轻不重而热,热在肌肉也,脾主之”,充分体现了吴氏重视五脏病证及病机的辨治思想。在立法遣方用药上,吴正伦强调泻火之法虚实多端,不可不察脏气而加之。认为“暴热病在心肺,积热病在肾肝,虚热不能食,自汗,气短,属脾虚,以甘寒温而行之……骨蒸劳热,乃五脏齐损病,憔悴发热,盗汗失血,宜滋阴养血。苟不明此诸火热之病,施治何所根据,故集其略以备参考,庶免实实虚虚之祸也。”指出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柴胡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柴胡黄芩泻三焦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黄柏泻膀胱火。这些内容反映了五脏辨证的具体实施,论述简明具体,易得要领。

2.5 临床用药通权达变,煎法服法论述详尽

吴正伦临证善用经方,如治疗伤寒表证之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治疗伤寒烦渴之人参白虎汤;治伤寒便闭之大小承气汤;治疗心动悸之甘草汤;不得眠之酸枣仁汤;治疗黄疸之茵陈五苓散等。吴氏虽对张仲景用药心法领悟较深,但是不拘泥一家,善于博采众方,灵活化裁,主张随症加减。如吴氏治痰主方之二陈汤,总治一身之痰,如要上行加引上药,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后吴氏又辨其病因、部位、兼症等随证加减。辨病因分热痰、湿痰、酒痰、食积痰、风痰、顽痰、郁痰,辨部位有胁下、中脘、臂下、颈下、四肢经络等,辨兼症见咳嗽、头眩、呕逆、吞酸、寒热往来、哮喘、心痛、小便不通、经水过期、孕妇恶阻、小儿惊风、痫症、诸疟、头风等表现。最后吴氏指出:“上二陈汤加减方法也,须量病人虚实,斟酌用之,庶无差忒,用者宜致思焉。”体现其灵活化裁古方、用药通权达变的思想。

吴正伦认为,药物的药量、炮制、煎法、服法是否得当,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他十分强调用药剂量要随其证而轻重之,不可照搬原方分量,切忌病重药轻、病轻药重之弊。至于煎药方法,宜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气味厚薄的不同,合理掌握。在服药方法上应根据病性、病位、服药反应来决定服法,如水煎服、姜汤服、酒服、盐汤服、米汤服等,以及调整服药次数、间隔时间、食前食后。服药太过和不及,皆在吴氏所忌。

综上可见,吴正伦《脉症治方》一书内容充实,脉、症、治、方论述精详,充分反映了吴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鲜明的学术特点,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医籍。特别是书末附验案42首均为吴氏临证治验,脉症论述详细完整,论治处方确切,寓医理于医案叙述之中,以便加惠后学。

[1]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