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剑平

(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习水 56460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主要是指引发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并不清楚的高血压。因此,临床上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维持患者血压正常,以及患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此,本研究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做出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4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双黄养肾汤和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羚角降压片和培哚普利治疗。治疗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2~64岁,平均年龄(52.3±8.7)岁;病程为4~14年,平均病程(7.5±3.1)年;收缩压(SBP)139~167 mmHg,平均 SBP(153.9±12.8)mmHg;舒张压(DBP)89~104 mmHg,平均 DBP(97.9±8.9)mmHg;患者中有吸烟史者18例,饮酒史者27例,兼有糖尿病患者1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51.9±8.9)岁;病程4.2~13.9年,平均病程(7.9±3.5)年;SBP 140~169 mmHg,平均 SBP(155.2±11.9)mmHg;DBP 90~105 mmHg,平均DBP(98.7±9.0)mmHg;患者中有吸烟史者16例,饮酒史者24例,兼有糖尿病患者1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和纳入标准

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中高血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30~65岁之间者;高血压病分级属于1、2级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高血压病分级高于2级或不确定低于2级者;继发性高血压病者;患者患有其他疾病且不能配合研究者;研究期间需要服用其他药物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入选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双黄养肾汤治疗:熟地黄50 g,生地黄50 g,人参30 g,茯苓25 g,白术30 g,黄芪25 g,附子(炮,去皮脐)15 g,沉香 20 g,木瓜 35 g,羌活25 g,甘草(炙)5 g,川芎5 g,紫苏15 g 等,上述药物置于2000 ml水液中浸泡30 min,煎至150~200 ml,每天1剂,煎服2次。血压水平介于1~2级之间的患者在给予双黄养肾汤治疗的同时,加服培哚普利(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53)。高血压4mg/d,如有必要在治疗1个月后增至8mg/d。老年病人开始剂量2 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羚角降压片(浙江康恩贝中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664),口服每次4片,每日2~3次。血压介于1~2级之间者加服培哚普利(药物及用法同上),治疗15 d和30 d后进行相关检测指标评价。

1.5 疗效评价标准[2]

依据相关文献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判定。显效:患者血压控制在健康范围内且相对平稳;有效:患者血压未控制在健康范围内,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相对平稳;无效:患者用药后血压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P<0.05、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54/60);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9%(48/54)。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血压比较

表1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组间比较,治疗组SBP和DBP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0 d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血压比较(s)

表1 2组患者血压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舒张压(DBP,mmHg)别 例数 收缩压(SBP,mmHg)30 d治疗组 60 153.9±12.8 134.2± 9.9 133.4±8.2* 97.9±8.9 81.3±7.8 78.9±9.7治疗前 治疗15 d 治疗30 d 治疗前 治疗15 d 治疗*80.9±8.6 82.3±9.6对照组 54 155.2±11.9 135.3±10.5 136.3±8.9 98.7±9.0

2.3 2组患者C1、C2比较

表2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组间比较,治疗组C1和C2均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 d后,治疗组C2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 组患者 C1、C2比较(s)

表2 2 组患者 C1、C2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比较:#P<0.05

组C1(ml/mm Hg×10)C2(ml/mm Hg×10)别 例数30 d治疗组 60 11.3±3.5 11.4±3.3 11.3±3.2 3.5±1.4 3.5±1.2 4.5±0.9*#治疗前 治疗15 d 治疗30 d 治疗前 治疗15 d 治疗3.7±1.2对照组 54 11.2±3.4 12.3±3.8 12.1±3.7 3.6±1.5 3.6±1.3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很多临床疾病的潜在因素,其临床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关文献报道,男性患者略高于女性,但在更年期后其发病率迅速上升,甚至有高于男性患者的趋势。研究认为,高血压是临床上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之一,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症状,可有效降低临床脑卒中及心脏病的发生率[3]。

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主要给予相应的降压药物治疗,一线的降压药物主要由六类构成。本研究中应用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种强效和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和心率不变。相关研究认为,该药物治疗1个月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化,且不产生耐药性[4]。中医学对于高血压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临床上很多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的肝肾亏虚证,因此本研究对此基础证给予双黄养肾汤治疗。本方剂的组成有熟地黄、生地黄、人参、茯苓、白术、黄芪、附子、沉香、木瓜、羌活、甘草、川芎和紫苏。方剂中熟地黄和生地黄以滋补肝肾为主;人参、白术和黄芪对患者有补益人体宗气作用,使滋补之功效不过于滋腻;附子阴中求阳,中医学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且老年患者阳虚体质较重,为此增加附子;羌活疏通经络,紫苏疏理血气,川芎活血调气,苏子散郁除痰,木瓜舒筋脉和脾,甘草缓中气和药,入沉香顺气降逆直入肾脏,诸药合用可针对肝肾进行滋补和调畅气机[5]。

本研究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双黄养肾汤治疗后SBP、DBP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P<0.05);30 d后C2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应用双黄养肾汤能够较好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在相关机制中起到改善作用。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S].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8):701-743.

[2]李元宝.黄豆苷元和奥美沙坦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281-1282.

[3]梁贤栋,朱喜英,胡宗仁,等.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559-561.

[4]王晓君,黄文增,张步延,等.联服川芎素、培哚普利与单服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2):993-996.

[5]武月萍,张建刚.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疗效的Meta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60-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