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斌,牛文民,王 渊,王卫刚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西咸新区 712046)

触骨针法及其作用机理探析

刘智斌,牛文民,王 渊,王卫刚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西咸新区 712046)

目的:探索触骨针法治疗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总结应用触骨针法治疗痛证疾病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探讨相关机理。结论:触骨针法治疗痛证疾病效果显着,其作用机理与骨膜结构密切相关。

触骨针法;骨膜;痛证

近年来,笔者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种特殊且有效的针刺治疗方法——触骨针法。此种特殊针刺疗法操作方便,疗效显着,现报告如下。

1 触骨针法适应证

自2006年以来,笔者在针刺治疗痛证时经常发现一种特殊现象,即每当偶尔毫针扎到骨头上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刺激强烈,但往往同时原有的病痛却明显减轻。由此,笔者每当治疗痛证时,便时常有意识地尝试将毫针针尖触及骨头,并仔细观察针感与疗效的关系。历时多年,经过数千例痛证患者治疗经验,总结出具有明显治疗效果的触骨针法。触骨针法的适应证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疾病,诸如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痛、肘关节痛、痛经、腹痛、胁痛、腕或踝关节扭伤等。

2 触骨针法取穴原则

触骨针法取穴原则分为局部取穴和远道取穴,而以远道取穴为主。远道取穴所选穴位多为四肢部位的特定穴,尤其是五输穴、原穴、八脉交会穴和郄穴。局部取穴所选穴位以头部穴位和脊柱区穴位(督脉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为主。如胃痛取公孙、足三里、梁丘;心绞痛取内关、膻中、郄门;三叉神经痛取阳白、四白、承浆、合谷、陷谷;坐骨神经痛取华佗夹脊、阳陵泉、足临泣、昆仑、太冲;痛经取次髎、地机、三阴交、太冲;急性腰扭伤取腰痛点(手部奇穴)、后溪、水沟。

3 触骨针法治疗原则

触骨针法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强强弱弱,即病症疼痛剧烈用强刺激,得气后实施提插捻转手法以确保足够的刺激量;病症疼痛较轻则用弱刺激,得气后静留针不作提插捻转,只需定时用指甲刮针柄。

4 触骨针法操作规则

常规消毒穴位皮肤,依据穴位所在部位的解剖学差异,选择长度适宜的各种不同型号毫针。凡是位于骨或关节附近的穴位,进针后针尖均须刺向骨头,直至针尖碰触骨头。此时,患者多有强烈针感,故此不必另作提插或捻转即可得气。一般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视病症痛势的缓急决定选择提插捻转或指甲刮针柄的行针手法,每隔5 min行针1次。

5 触骨针法作用机理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是肢节的主体。因此,覆盖在骨骼表面的骨膜则与经络系统关系密切,刺激骨膜便可通过经络传导从而发挥对全身各部分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骨膜是一个结构复杂而有序的器官,与骨周围软组织关系密切[1]。骨膜分内骨膜和外骨膜,内骨膜在骨体里面,外骨膜(即通常所指的骨膜)覆盖骨体,是一层薄而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紧贴骨的表面,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的成长、营养、感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4]。尤为重要的是骨膜内含有多种感受器,从而使得骨膜系统具有与内脏及其他系统相互影响和相关反应的特性。针刺可兴奋骨膜感受器,由此产生神经冲动经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挥针刺镇痛等治疗效应[5]。

一般来说,普通感受器对特定刺激具有特异性选择应答性。如视网膜的视细胞,这种感受器仅对光刺激反应,而对其他种类的刺激无反应。如温度感受器对温度有非常精密的感应,而对压迫则几乎无反应;但多觉型感受器(Polymodal Receptor,PMR)的性质却不同,PMR对机械、热以及化学等多种刺激均可产生应答。从对反应的重复性来看,反复给予相同的刺激,普通感受器反应渐渐变得迟钝,而多觉型感受器却变得敏化,即多觉型感受器在刺激结束后兴奋仍可持续[6]。

PMR属于伤害感受器,但它对于非伤害性刺激,即完全不感疼痛的刺激也能使之兴奋。换言之,各种各样的刺激中,无论极其微弱的刺激还是强烈的疼痛刺激,均极大可能使该感受器兴奋[7]。

现已确认,PMR广泛存在于骨膜组织中。PMR具有游离神经末端的结构,无其他机械感受器所呈现的形态特征。研究表明,PMR与针刺镇痛密切相关。针刺可兴奋PMR,其信号以无髓C类纤维和纤细的有髓神经A类δ纤维作为主要传入途径,传向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激活机体内在痛觉信号处理系统,由此产生镇痛效果[6-8]。

研究证实,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和由针灸引起的各种现象中均有PMR的参与。研究表明,应用机械刺激、热刺激、化学刺激选择性刺激PMR时,均可产生显着的镇痛效果。电针刺激时,采用低频率、强刺激可产生特有的持续时间长的镇痛效果。临床上应用痛觉刺激引起镇痛,称之为过度刺激镇痛。类似这种情况的扩延性感觉抑制,主要是对身体深部组织(如骨膜)伤害性的机械、化学以及热刺激兴奋PMR,由此抑制了广动力域神经元。这种广动力域神经元是位于脊髓后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的伤害感受性刺激的神经元,即无论全身哪个部位,通过使PMR兴奋的刺激,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兴奋,从而引起镇痛[6]。

“得气”是针刺疗法取效的标志,正如古代医家所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研究表明,针刺时产生的“得气”感与PMR的兴奋关系极为密切[7]。

针刺兴奋PMR后不仅产生镇痛效果,而且对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也有广泛影响。研究发现,对PMR的刺激结束后其镇痛效果仍持续一段时间,这是由于兴奋PMR后可促进内源性阿片物质释放所产生的影响[8]。实验表明,刺激PMR也可以兴奋植物神经系统并促进多种激素的分泌释放。由此表明,针刺骨膜可兴奋PMR并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多层次的信息传递和调整作用,最终显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6 结语

综上所述,触骨针法是笔者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最终形成的一种特殊针刺治疗方法。此种针刺方法不仅疗效显着,而且其治疗机制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1]张朝佑.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43.

[2]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1-22.

[3]宋守礼,朱盛修.骨膜的组织学特征和超微结构[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6):395-396.

[4]谢昀,陈振光.骨膜的组织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J].华中医学杂志,2002,26(4):223-225.

[5]张银刚,杨述华.骨膜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9):701-702.

[6]符海,李振东.针灸刺激外周机制的多觉型感受器假说[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6(3):15-16.

[7]陆静,李振东.向心系统感觉感受器的特征和传导通路与针灸刺激传递间的关系[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1):55-56.

[8]姜树军,胡三觉,范谨之.吗啡抑制大鼠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持续放电[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15(2):112-115.

Investigating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the Touching Periosteum Acupuncture Therapy

LIU Zhi-bin,NIU Wen-min,WANG Yuan,WANG Wei-gang
(Shan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xian New Area of Shannxi Province 71204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ing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therapeutical effects for Touching Periosteum Acupuncture Therapy.Method:Combining the experiences of treating the pain symptoms by Touching Periosteum Acupuncture Therapy with advanced western medical theory to search for the relative mechamisms.Result and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al effects of Touching Periosteum Acupuncture Therapy on the pain symptoms was dramatically effective.The mechanisms of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s of the periosteum.

Touching Periosteum Acupuncture Therapy;Periosteum;Pain Symptoms

R245.3

A

1006-3250(2015)06-0722-01

2015-04-23

刘智斌(1957-),男,陕西乾县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针灸基础及脊柱老年性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