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冀东,何清湖,孙贵香△,孙 涛

(1.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7;2.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北京 100027)

中医亚健康学发展现状与思考*

张冀东1,何清湖1,孙贵香1△,孙 涛2

(1.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7;2.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北京 100027)

中医亚健康学是近年来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2008年开始创立到现在,已经初步完整地构建了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体系构架。本文对近年来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发展的背景进行介绍,重点从教材的编写、科研平台的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学科基地的建设以及学术环境的建设等方面对中医亚健康学的建立做了系统的总结,并对目前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以期对中医亚健康学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中医亚健康学;发展;思考

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不良生活方式而产生的亚健康状态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学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的重要思想在国家医疗卫生政策战略前移的背景下充分显示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在此背景下,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科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新的学科——中医亚健康学。中医亚健康学的产生,是中医发展的新方向,也是中医学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1]。

1 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发展现状

1.1 学科建设背景

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15%属于健康状态,15%属于非健康状态,70%属于亚健康状态[2]。为满足广大人民对健康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来亚健康研究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但由于亚健康学科总体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客观现状还是亚健康服务水平整体低下,亚健康服务手段缺乏规范,亚健康服务管理总体混乱,尤其是亚健康专业人才的数量匮乏和质量低下,已成为制约亚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系统构建亚健康学科体系,加强亚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促进亚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中医亚健康学的建立

1.2.1 中医亚健康学教材的编写 在亚健康事业蓬勃发展与专业人才供应严重不足的背景下,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专题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合作,在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百名余专家、学者致力于中医亚健康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研究,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着手编纂中医亚健康专业教材。

教材编写以亚健康为主体内容,以中医学为基础理论,结合现代亚健康及参测技术和干预手段设置课程,以构建亚健康师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为主要目的,重在提升亚健康师的服务水平,侧重培训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与全面性。读者对象主要为亚健康师学员和教师,从事公共健康的专业咨询管理人员,健康诊所经营管理人员,从事医疗、护理及保健工作人员,从事保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工作人员,从事公共健康教学、食品教学的研究与宣教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有志于亚健康事业的相关人员。

中医亚健康专业系列教材第一批出版了10门课程,包括理论基础类:《亚健康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中医方药学》;桥梁课程:《亚健康临床指南》《亚健康诊疗技能》;应用课程类:《中医药膳与食疗》《保健品与亚健康》《足疗与亚健康》《亚健康产品营销》《亚健康管理》。在第一批教材编写完成的基础上,编委会又逐渐丰富了应用课程的内容,如《亚健康刮痧调理》《亚健康经络调理》《亚健康芳香调理》《亚健康音乐调理》《少儿亚健康推拿调理》《亚健康整脊调理》《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随着亚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亚健康学的教材也会不断跟随产业的推进而不断更新,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1.2.2 中医亚健康科研平台的构建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经民政部批准,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中心是国家批准的惟一从事亚健康研究、服务、管理,并构建亚健康服务体系、培养亚健康专业人才的一级专业组织。

2014年,中心成立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研究院的主要任务为从事干预亚健康状态的技术、产品、设备以及测评设备的研发;申报和承担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科研课题;开展亚健康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咨询工作;开展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活动;承担企业等相关单位委托的亚健康科研课题和开展亚健康干预效果测评服务。

目前在各类科研基金支持下,研究院已确立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临床和亚健康干预的应用”“中美共建睡眠健康工程”“国家儿童健康工程”和“CPC⁃测评技术在中医临床和亚健康干预上的应用”4项科研专项研究。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进展,将会有更多的亚健康相关科研项目展开合作。

1.2.3 中医亚健康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201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把中医亚健康学设置为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并获得中医亚健康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资格,于2013年正式向全国招生。湖南中医药大学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所具有中医亚健康学硕士与博士授予权的高校[3]。以何清湖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团队成为培养中医亚健康学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力量,目前已培养中医亚健康学方向博士后2名,博士7名,硕士研究生若干名,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梯队初步形成。

为系统构建中医亚健康学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将中医亚健康学系列教材作为大学本科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相关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在亚健康方向的兴趣,对中医亚健康方向的人才导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4年3月29日,“全国亚健康产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项目在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启动,标志着亚健康专业技术型人才以中医药专科学历层次为主的培养模式正式启动。专科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弥补了非医疗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实用型人才的严重匮乏问题。

1.2.4 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基地建设 2009年,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联合湖南农业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及湖南中医药大学,以湖南农业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系为基础,以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科技部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省亚健康诊断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研究平台,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依托中医药学术团体和机构的资源,从事健康、亚健康的教学、研究、管理、服务。推广亚健康知识,培养中医药亚健康专业服务人才,致力于服务全民健康,推进亚健康产业发展。“亚健康实验室”的建立,通过亚健康理论研究、生物工程、生命科学、亚健康诊断治疗、中医诊断治疗亚健康研究等;有助于更好地推广亚健康概念,创新健康理论,倡导健康生活,推行亚健康的检测、预防、治疗、管理、评估理论。形成专业技术体系,开发相应系列健康产品,推进亚健康产业发展迅猛发展。

中医亚健康学学术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应放开思路,理论结合实际,真正将中医亚健康的学术理论应用于亚健康产业的发展。因此,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其临床实践基地落地于附属医院的治未病中心;2014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基地”,旨在培养中医亚健康专业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充分参与亚健康产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推动学科与产业的相互发展。

1.2.5 中医亚健康学学术环境建设 学科建设的高层次要求应该是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的建设。从2006年以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和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共同主办,每年举行的“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年会”“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中医药与亚健康国际学术大会”“中医药与亚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年会”等相关活动,带动了亚健康大检查、亚健康学术交流及科普宣传活动。

2 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学科建设仍然处于初期阶段

中医亚健康学是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科交叉产生的新的学科。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标志着亚健康领域的第一个相关标准发布,也充分肯定了中医学在亚健康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由孙涛主编的《亚健康学》出版,在对亚健康概念进行全面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亚健康的理论体系[4]。在此基础上,亚健康系列教材的出版和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亚健康学作为独立专业的成立,正式标志着中医亚健康学学科的建立。

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建立到现在不过几年的时间,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基本成型,但具体到各方向的具体规划和建设还远远不够,各方面还有待不断丰富和完善。

2.2 学科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亚健康”这个词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提出之后,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之一。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于健康水平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无病”状态,占据总人群70%左右的亚健康人群开始寻求专业的干预手段和方法。亚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各种养生保健机构及相关产品技术也迅速增多。但由于亚健康学科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亚健康专业人才的数量匮乏和质量低下,已成为制约亚健康产业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高校开始培养亚健康专业的各个层次专业人才,但远远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亚健康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中医亚健康学是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医亚健康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的。亚健康应用学科分支也以中医学理论为主要支撑,主要以经络调理、体质调理、整脊、刮痧、药膳、足疗等中医传统干预技术为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亚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吸纳更多高新技术开发的产品与技术,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医传统干预技术与方法。

2.3 应用学科体系的建设仍然较为薄弱

目前,中医亚健康学的应用学科体系建设在主干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扩大。2009年开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亚健康专业系列教材主要包括了《中医药膳与食疗》《保健品与亚健康》《足疗与亚健康》《亚健康产品营销》《亚健康管理》《亚健康刮痧调理》《亚健康经络调理》《亚健康芳香调理》《亚健康音乐调理》《少儿亚健康推拿调理》《亚健康整脊调理》《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等内容。

随着新的干预调理技术的不断发掘,将会有更多的亚健康应用体系系列教材出版,以丰富不断增长的亚健康产业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的亚健康产业市场的需求促使新的亚健康调理技术与方法产生,但目前现有的技术与方法仍然无法与快速增长的市场相匹配,学科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亚健康产业的快速增长。由于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技术规范,容易导致养生保健行业出现一些乱象[5],如养生保健机构从业人员由于未接受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由于缺乏养生保健行业的相关标准,在行业准入和机构、人员、技术、质量等方面标准也存在空白,亚健康市场在管理上容易出现混乱。而以上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中医亚健康学应用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3 讨论与总结

自2008年亚健康专业系列教材组织编写以来,中医亚健康学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7年时间,但已经初步完整地构建了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在充分肯定以往所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目前制约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发展几个重要问题。

社会需求对中医亚健康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亚健康产业拉动学术,学术与产业二者以跷跷板式互动性发展,是中医亚健康学学科体系发展的正确道路。学科发展紧跟市场发展的脚步,加快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同时,中医亚健康学科的发展要紧紧把握“一个突出”“三个结合”,即中医特色要突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与技能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6]。中医亚健康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中医理论为落脚点,同时探寻与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开拓思路,不断创新,以求学科建设更加完善。

[1] 张冀东,何清湖,孙贵香.从中医文化角度谈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优势[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8):1079⁃1081.

[2] 孙涛.亚健康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3] 何清湖,张冀东.继往开来勇创中医发展新方向——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建设和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4⁃7⁃4(6).

[4] 孙涛,王天芳,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5] 张玉辉,于峥,杜松,等.发展中医保健服务的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1514⁃1521.

[6] 孙涛.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亚健康服务产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2):1063⁃1065.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inking of Sub⁃health in TCM

ZHANG Ji⁃dong1,HE Qing⁃hu1,SUN Gui⁃xiang1,SUN Tao2
(1.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China;2.Zhonghe Sub⁃health Cervice Center,Beijing 100027,China)

Sub⁃heal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new interdiscipline compo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ub⁃health Subject.It has formed a complete subject framework since 2008.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summariz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ub⁃health Subject from the textbook constr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discipline base and academic circumstances,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s,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ubject.

Sub⁃heal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velopment;Analysis

R222.19

:A

:1006⁃3250(2016)10⁃1344⁃03

2016⁃03⁃22

湖南省卫计委科研项目(B201546)⁃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张冀东(1986⁃),男,河北人,医学博士,从事中医亚健康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研究。

:孙贵香,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846634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