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兰,李丽芸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2.广东省中院,广州 510120)

李丽芸治疗崩漏的经验

尹小兰1,李丽芸2△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2.广东省中院,广州 510120)

介绍李丽芸教授辨治崩漏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色。李丽芸教授认为崩漏辨证应以脾肾为本,瘀热为标。临证需分期论治,出血期调理脾肾、兼顾气血,缓解期调补精血、兼顾肾气,稳定期补肾调周、预防复发,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医家借鉴。

崩漏;用药经验;李丽芸;名中医

“崩漏”是指妇女经血非时而妄下,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尽。本病是临床医生颇感棘手的疾病,具有难治且易复发的特点。李丽芸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名中医。业医50余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崩漏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崩漏的经验撷要介绍如下。

1 疑难重症细究病因

李丽芸认为,“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最常见的疑难重症。诊断需与多系统疾病相鉴别,病情易反复缠绵,急性期大出血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临床上颇为棘手。古人对于崩漏的定义广泛,如胎动不安的下血证、同房后出血、外伤等都属于崩漏范畴,强调崩漏属于月经病范畴,临床诊治必须排除妊娠、外伤、症瘕等引起的下血[1]。

2 脾肾为本,瘀热为标

李丽芸认为,崩漏的病机总离不开脾肾功能失常,脾不统血,肾失封藏,气血不调,以致下血不止。青春期少女冲任未盛,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肾气亏虚,久之肾阴亏虚,冲任不固,经血不藏;或后天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思虑过多,导致脾气虚弱,无以固摄经血,非时而下;育龄期妇女多因房劳产堕伤肾,或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忧思多虑伤脾,均可导致崩漏发生。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虚,冲任虚衰,天癸将竭,加之更年期角色转换,常致肝气不疏,肝木克伐脾土,久之脾气虚弱,经血妄行。脾气虚,肾阴虚,血行艰涩,滞于脉中,虚中夹瘀。虚瘀皆可生热,动血耗血,瘀血加剧,进一步加重出血。

3 审证求因,活用三法

对于崩漏的治疗李丽芸推崇“塞流、澄源、复旧”治崩三法。认为临证时需四诊合参,审其病因,准确辨证,灵活应用塞流止血、澄源求因、复旧固本三法。

3.1 治则宜分清缓急、中西结合

崩漏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稳定期。治疗时需根据不同时期的病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所侧重。如塞流时因崩漏出现严重贫血、虚脱等情况急需止血,应以西医治疗为主,严格掌握适应症,灵活选择激素、诊刮等方法。另外,李丽芸强调必须重视妇检和妇科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黏膜下肌瘤、息肉、子宫颈癌等引起的长时间不规则阴道出血或阴道大量出血,不可一味盲目止血。

3.2 出血期调理脾肾、兼顾气血

李丽芸治疗崩漏,主张“临证审因须细辨,虚补瘀消热用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出血期以脾肾两虚、阴虚血热证型多见,出血期常因脾虚无以统血,肾虚无以固冲造成下血不止,临证常治以健脾益气、补肾固冲之剂。处方:益母草、党参、岗稔根、制何首乌各20 g,补骨脂、续断、白术、黄芪各15 g,血余炭、艾叶各10 g,炙甘草5 g为主方随证加减[2]。她认为如患者夹有痰湿或胃纳欠佳则不宜使用血余炭,因炭类收敛凝聚之力可加重痰湿滞留,亦可影响脾胃运化。若气随血脱,需重用党参、黄芪一类大补元气以减少出血,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可以速固”。辨证属阴虚血热者,常治以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剂,药物喜用制何首乌、珍珠母、丹皮、岗稔根各20 g,墨旱莲、紫珠草、太子参、阿胶(烊化)各15 g,白芍10 g加减[2],配合止血丹胶囊口服。并强调“塞流”并非一味涩止,治疗若妄用固摄、收涩之品,则有闭门留寇之虞,而应同时适当选用化瘀止血之品,如血余炭、益母草、三七粉等,达到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之功效。急性期出血若同时夹有瘀血之象,不宜过多使用活血化瘀中药,以防活血太过加重出血,需待患者阴道出血渐止、气血逐步恢复之后方可使用。

3.3 缓解期调补精血、兼顾肾气

李丽芸认为,崩漏下血缓解后患者此时多气血两亏,常以健脾补肾、益精养血为法,喜用熟地、黄精、首乌各20 g,山药、太子参、桑寄生、枸杞子各15 g,白芍10 g,砂仁5 g(后下)为主方随证加减,常获良效。

3.4 稳定期补肾调周,预防复发

李丽芸认为,稳定期当以补肾调周为主,调理善后以预防复发。根据月经的不同阶段,对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提出“补肾调周法”,依时用药,调整月经周期。认为卵泡期经后血海空虚应以补肾阴、益肾精、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为大法。常用熟地、菟丝子各20 g,北芪、鹿角霜、枸杞子、怀牛膝、丹参各15 g,巴戟天、当归、淫羊藿各10 g,紫河车、川芎各5 g为主方随证加减;排卵期应以补肾阳为主,肾阳乃促进卵子排出的动力,同时少佐化瘀之品促进卵泡排出,常用鸡血藤30 g,熟地、菟丝子各20 g,鹿角霜、枸杞子各15 g,淫羊藿、仙灵脾、当归、白芍各10 g为主方随证加减;黄体期当以平补阴阳为主,肝脾肾三脏并调以维持黄体功能,常用熟地20 g,桑寄生、川断、旱莲草、菟丝子、太子参各15 g,白芍10 g,春砂仁5 g(后下)为主方随证加减;行经期胞宫经血外泄,既不可一味攻伐,也不可滥用滋腻之品,治宜理气活血通经,以防虚虚实实,常用鸡血藤20 g,丹参15 g,当归、赤芍、红花、丹皮、香附、郁金各10 g,桃仁5 g为主方随证加减。李丽芸强调本方因可致流产,故见血方可使用。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则应健脾胃以滋后天养先天,使月经自然绝闭。处方:首乌20 g,五爪龙、北芪、党参、茯苓、白术、淮山、黄精各15 g,炙甘草、春砂仁(后下)各5 g为主方随证加减,若患者血瘀证明显则应以通因通用为原则处方用药。

4 典型病案

吴某,女,28岁,2012年12月26日初诊:主诉月经紊乱4年余,婚后同居未避孕未孕4年。患者既往月经规则,1月一潮7 d干净,量中。2008年结婚,婚后情绪压抑开始出现月经紊乱,20~60 d一潮,淋漓7~30 d干净,量时多时少。LMP10/12,量不多,每日用卫生巾1片,湿1/2,伴有腰酸,至今未净。今年7月因异常阴道出血20+天于外院行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部分腺体扩张、弯曲、分泌欠佳。症见BBT单相,形体肥胖,口干,纳可,眠欠佳,多梦,二便调。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排卵障碍),中医诊断崩漏、不孕症,证属阴虚血热。现阴道出血第17天,无逐渐减少趋势,治疗应以塞流为主。处方:何首乌、珍珠母(先煎)、丹皮、岗稔根各20 g,墨旱莲、紫珠草、太子参、阿胶(烊化)各15 g,白芍10 g,全方共奏滋养肾阴、凉血止血之功。患者眠差酌加五味子、山萸肉各10 g安神定志,7剂每日1剂。1月4日二诊:LMP 10/12,今日第26天未净,量较前稍减少,每日湿1/3张卫生巾。症见疲劳乏力、腰酸、无口干,余症状同前,舌质暗淡、苔白厚腻、脉细。患者先天肾气亏虚,加之平素肝气不舒,肝木克伐脾土,脾失健运,脾肾两虚症状加重。故处方以益母草、党参、岗稔根、制何首乌各20 g,补骨脂、续断、白术、黄芪各15 g,血余炭、艾叶各10 g,炙甘草5 g以健脾补肾摄血,苔厚腻酌加云苓、布渣叶各15 g化湿去浊,7剂,每日1剂。1月14日三诊:诉服药后阴道出血逐渐减少,1月10日完全干净。已无腰酸、疲倦乏力,无腹胀,眠差,舌淡暗,苔黄腻,脉弦滑。妇科检查示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轻度柱状上皮异位,子宫前位常大,活动可,双附件未扪及异常。此时阴道出血已止,属于稳定期,治疗当以中药补肾调周为主。目前处于卵泡期,四诊合参,辨证属痰湿蕴结,给予灵术颗粒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理气导痰,每次1袋,每天3次。处方:茯苓、布渣叶、郁金、丹参、薏苡仁各15 g,白术、川朴、苍术、天南星各10 g,青皮5 g以化湿祛痰,苔黄腻酌加茵陈、佩兰各15 g加强化湿功效,7剂,每日1剂。2月7日四诊:少许头晕,疲倦,眠欠佳,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细,辨证属脾肾两亏。处方:何首乌、夜交藤各20 g,山萸肉、白术、山药、云苓、茵陈、酸枣仁各15 g,五味子10 g,炙甘草5 g,全方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安眠之功,7剂,每日1剂。2月23日五诊:LMP 20/2,现经行第3天量偏少,色暗红,头晕乏力明显好转,要求调经受孕,眠差,舌暗苔白,脉细涩。处方:先用鸡血藤20 g,丹参、益母草各15 g,当归、赤芍、红花、牡丹皮、香附、郁金各10 g,桃仁5 g以祛瘀通经治标,2剂每日1剂。再以健脾益气摄血为法治本,预防崩漏复发。处方:首乌20 g,北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黄精、五爪龙各15 g,炙甘草、砂仁(后下)各5 g。3月5日六诊:诉月经8 d干净,量中等,BBT示低温相。3月4日经阴道B超提示右卵巢见成熟卵泡,眠好转,舌脉同前。处方:熟地20 g,桑寄生、川断、旱莲草、菟丝子、太子参各15 g,白芍10 g,春砂仁5 g(后下)同补肝脾肾三脏。李丽芸认为本方有健育黄体之功。3月23日七诊:BBT高温相18 d。3月22日自测尿妊娠阳性,测血HCG、PRG值符合停经时间。症见少许腰酸、恶心欲呕、舌暗、苔黄腻、脉细。给予以孕宝口服液补肾安胎,调理善后。

按:患者初诊属崩漏急性出血期,阴虚为本,血热为标,治以滋养肾阴、凉血止血为大法。二诊时因气血丢失、脾肾两虚症状加重,治以健脾补肾摄血之剂以塞流。三诊以后出血已止,有生育要求,以补肾调周、调经助孕为处方,故而取得立竿见影之效(感谢李丽芸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1]]胡向丹,黄健玲,黎小斌.李丽芸教授治疗崩漏的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杂志,2010,19(7):1167.

[2]]陈晓航.岭南名医李丽芸教授中医妇科经验的总结与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中医,2009.

R271.12

A

1006-3250(2016)11-1559-02

2016-04-16

△指导老师

尹小兰(1986-),女,四川绵阳人,规培住院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防治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