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丽,蔡鸿新

(1.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福州 350122; 2. 福建中医药大学闽台中医药文化文献中心, 福州 350122)

吴瑞甫(1872~1952),名锡璜,号黼堂,以字行,福建厦门同安县同禾乡石浔村人,近代着名中医学家、教育家,“近代中西医汇通之佼佼者”[1]21,因对于南洋热带病和杂病辨治的中西医学远见卓识,享誉闽南和东南亚。闽省为南少林发祥地,从而为闽派伤科赋予了伤科少林派的学术特征。《伤科要诀》[2]是吴瑞甫为抗战枪、刀伤西药不继所编着,它发皇伤科少林派和薛己派之古义和精髓,在伤科气血学说、经络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易理八卦结构体系层面均有发挥,且融会民间伤科推、运、敷等手法及闽南“退癀”理念和特色药材的新知,颇具华南地域医学特征及闽派伤科学术特色。

1 倡导少林“气血-时辰-八卦”时空体系

中国少林伤科渊源于南齐、唐朝之佛道合一的禅家伤科,明清时期始成理论体系,且渐已成为武术伤科流派的主要代表。明5异远真人《跌损妙方》[3]主张经络、子午流注学说,结合气功小周天(任脉、督脉)理念,推崇循穴诊、治伤。清5以赵廷海《救伤秘旨》[4]等为代表,继承子午流注穴位气血运行之说,但又顺应针灸学派时代潮流,重视十二正经气血运行甚于任、督二脉。清代至善禅师《少林铜人簿秘方》[5]集先贤之大成,介绍了八卦与人体部位、脏腑、五行等相应关系,从而形成了系统的“气血-时辰-八卦”多维度伤科诊治理论体系。吴氏《伤科要诀》内损伤辨治体系,在融会薛己学派寓行于补治伤理法[6]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伤科少林派的理论架构。

1.1 拓展气血运行空间维度

《伤科要诀》曰:“人生既本血气而赋形,则血气为一身之荣卫;卦配乾坤,亦必统离坎震艮兑巽诸卦,而纳周身之部位,所以血气无一刻不流行运传于七表八里五行四体中也。原夫乾居戌亥之际,坤居未申之中,兑为西方酉金,离居南方午火,震卯坎子,巽巳艮寅,是卦位又分布于十二辰,则气血之运行,讵仅按四时而分昼夜耶。[2]1”气血运行按四时和分昼夜(时间),又以卦位配属十二时辰、脏腑、经脉及五行、方位、四体等,是谓发扬了少林伤科派“气血-时辰-八卦”时空体系,从而提升了人体气机运行参乎天地开闭之机的维度。

1.2 “血气行度十二时总诀”指出经气集聚、转输所在

吴氏《伤科要诀》为“打伤按十二时调治”提出了“血气行度十二时总诀”[2]2,其与伤科少林派“血头行走穴道歌”:“子时走往心窝穴(鸠尾穴),丑时须向泉井(膻中穴)求。井口(廉泉穴)是寅山根(王宫穴)卯,辰时天心(百会穴)已凤头(风府穴)。午时却与中原(脊中穴)会,左右蟾宫(肾俞穴)分在未。凤尾(长强)属申屈井(会阴穴)酉,丹肾(关元)俱为戌时位。六宫(神阙)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7]11”相较,其学术发挥指出了经气集聚、转输所在,目前并未见于以往伤科文献,如丑时收集胆经气血的胆经募穴日月穴,寅时可震动心肺、破气机的膀胱经肺俞穴,卯时影响气机升降轮回的督脉长强穴,辰时总纲胸腹气血的任脉中脘穴,巳时停息肝经强劲风气的肝经章门穴,午时心室之湿气由此转输至膀胱经的心俞穴等。这些腧穴大多体现了气阳血阴、调气在血之先、重视天地和人体开闭之机的理念。

1.3 辨诊察危和“考部按时”,承续少林诊疗体系

吴氏《伤科要诀》之“跌打之症先看目”[2]4,也是源自少林伤科望诊察伤之望目、甲(爪)、脚底等。“察危”则参少林派赵廷海《救伤秘旨》“三十六大穴图说”[4]9-16,即考竟三十六大穴部位,以各部位的伤患反映特定脏腑的内伤,并类似针灸子午流注,以“十二时辰气血流注三十六穴”构建穴道、脏腑、气血、经络、脉象、五行、四体、生死等相结合的多维诊治体系,当为“考部按时”的重要语境。当然,《伤科要诀》并未述及按穴位加减用药,而为一般伤科常用的主方加十二时辰药引,及“上部加桔梗,中部加枳壳,下部加牛膝,手伤加续断”[2]22。

2 弘扬闽派伤科与华南地域“调气”特色

闽派医学,一如岭南医学皆具华南地域“阳燠气泄,中虚湿盛”以调气为先机的地域医学特征。伤科少林派已然是非常重视气机的调顺,吴氏《伤科要诀》禀承少林派理念和华南地域医学的相洽合,凸显了重调气为先的学派和地域性学术特点。

2.1 伤科内损伤“气先为常,血先为变”

历代伤科文献中,大都以“血症”立论伤科内损伤。如《医宗金鉴·卷九十·内治杂证法》云:“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专从血论,须先辨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以内治之法,庶不有误也。[8]1043”或“导气以行瘀”和“破瘀以行气”随时所宜、交互并用,如胡廷光《伤科汇纂·方法总论》:“<选粹>云:大法固以血之或瘀或失,分虚实而补泻,亦当看伤之轻重。轻者顿挫,气血凝滞作痛,此当导气行血而已;若重者伤筋折骨,或欲接续,非数月不瘥;若气血内停,阻塞真气不得行者必死,急泻其血,通其气,庶可施治。[9]42”吴氏《伤科要诀》言治伤论:“大凡跌打先行气血、通利二便,并理风痰”[2]3,气血证治似同以往并无分别,但从其处方用药,如从古方脱胎而来的“七厘散”中使用多味理气药,如丁香、木香、荜拨、豆蔻等,显示其更加重视理气开郁,这是符合华南地域气候湿热,人体质多中焦气虚、气滞,辨治多由调中焦气机入手的临证实际的。

吴氏《伤科要诀》多重理气是对其开篇即强调的“天地开闭之机”的呼应和践行,且其治伤论之“通利二便”,是与《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通利亦是为行气)的理念是相通的,即使以活血化瘀为伤科内治法核心原则的劳氏伤科流派,亦重视气机升降的作用:“凡踢打跌扑损伤,男子伤上部易治,伤下部则难治,因其气上升故也。妇人伤下部者易治,伤上部则难治,因其气下降故也”[10]305。故而“(理)气先为常,(活)血先为变”,可以视为闽派伤科等华南地域医学的学术特色。

2.2 伤科“并理风痰”亦遵从调气为先

伤科内损之症,气血为病变的主体,痰瘀皆是病理产物及继发病因,而生风实为气滞、气逆、气陷的一种表现。此外,“五脏气血虚损易受风邪和易生风、化风”[11]及外伤的破伤风,皆使伤科辨治当“行气血,并理风痰”[2]3。

2.2.1 “血不利则为水”,理痰宜先理气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血不利则为水。”近代石氏伤科流派亦指出,伤科临床多见痰、风、寒、湿、瘀诸兼邪相合为患,尤以风、痰为着,且强调“瘀能转化为痰水,痰水亦能转化为瘀”的病理机转[12]45,故而伤科理痰邪之法是隶属于理气血之法的。吴氏《伤科要诀》治伤主方之十二时辰仙方(还魂散)以制南星等少量理痰药,伍于丁香、沉香、木香、玄胡、槟榔等大量理气之品中,即体现了其理痰先理气的治疗理念。

2.2.2 风药与理气药互为裨益 风药并非等同于祛风之药。石氏伤科流派治伤科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十三科一理贯之”[12]38。查诸伤科医着,内损伤主方中大多具有防风、牛蒡、蒺藜、僵蚕、桂枝、草乌等风药。吴氏《伤科要诀》除了在治伤主方“还魂散”中用防风之外,在方后注中还强调用风葱、豆豉、姜皮走皮、调和营卫,并起到防止外来邪气(破伤风)入侵之效。

风药还可疏肝、畅气、开瘀、引经。吴氏《伤科要诀》“十二时辰药汤”[2]8中子时药引(胆与肝相表里)用柴胡(引经和除肝经瘀热),丑时药引(肝)用香附,而子时药引中尚见白芷、威灵仙等风药,祛风的同时还如同伤科医着常见的防风、蔓荆子、冬桑叶、荆芥、独活、羌活、蝉蜕、桑枝、牛蒡、僵蚕、细辛等,起到疏肝、开瘀、畅气及通行经脉之效,从而体现了风药与引经、理气开瘀药在多层面效用的洽合。

3 退癀治内损伤体现闽派伤科地域医学特色

在闽南,热毒肿痛和各种炎症的病状、病性或病名统称为“癀”。如闽南草药蛇舌癀即指白花蛇舌草,最着名的中成药片仔癀(牛黄、麝香、三七、蛇胆等)消炎、解毒、镇痛、保肝,主治内外多种无名热毒肿痛。伤科内损伤以气滞、痰瘀、热毒等为主要发病机制,故吴氏《伤科要诀》以退癀为伤科内损伤最主要的理法,颇具闽派伤科地域医学特色。

3.1 退癀多用“香药犀象”和民间地域药材

由于在宋、明海上丝绸之路中,闽南的泉州港及其后的漳州月港、厦门港相继开埠和繁荣,使得大量的外来“香药犀象”输入闽南,并转输至全国各地,故而闽派伤科学派用药具有海派(香药较内陆种类多)和民间地域药材双重特征。如吴氏《伤科要诀》十二时辰仙方(还魂散)及退癀通用方(大退癀散), 广泛应用各种香药, 如青木香、藿香、熏陆香、沉香、丁香等,同时使用了珍珠、熊胆、牛黄、琥珀、珊瑚、朱砂等重镇定痉、解毒退癀之品。《伤科要诀》的退癀汤散,运用闽南民间地域药材,如九层塔、大疔癀、虎咬癀、虎舌癀、茶匙癀、金剑草等,伍于行气、活血、祛风、化痰、通利、补益之品中,连缝合肠管的蕉丝、芋梗丝[2]18也是就地取材。

3.2 民间推、运、敷等手法助退癀和救急

吴氏《伤科要诀》打伤血气攻心,除可用内服法如青蛙焙服[2]13,或生螃蟹捣烂配热酒服[2]14,或鸡仔胎焙末同返魂散泡红酒饮[2]15外,还可用敷法,即将初鸣雄鸡剖腹缚在脐中半时许[2]12;用推法即用盐酸草、苦桃草、白饭叶、叶下红各一把,合捣烂绞汁炖蜜服,服后推血从大便而出[2]18;头面打伤青肿还可用运法,即用鸡卵2个煮熟趁热推滚[2]14。

[1] 傅维康.近代中西医汇通之佼佼者吴瑞甫[J].中医杂志,1991,32(1):20-21.

[2] 吴瑞甫.伤科要诀[M].柯联才,洪英杰,整理.厦门:厦门市卫生局、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厦门分会编印(内刊),1986:前言.

[3] 异远真人.跌损妙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7-59.

[4] 赵廷海.救伤秘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9-16.

[5] 少林寺.铜人簿[M].台湾:竹林书局,中华民国六十四年,1975:8-9.

[6] 薛己.正体类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序.

[7] 陶惠宁,曾一林,赖镭成.骨伤科文献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2.

[8]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1043-1044.

[9] 胡廷光.伤科汇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1-43.

[10] 华全科,蔡水奇.劳氏伤科经验与特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305-309.

[11] 于惠青,纪立金,于俊生.论五脏虚损与风相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10-12.

[12] 石仰山,邱德华.石氏伤科外用药精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