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冰,杨可君,吴承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咳逆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证候之一,目前多认为其属于中医学咳嗽病范畴。如《高级汉语词典》中载:“咳逆,咳嗽病的一种。因气逆而作咳。[1]”历代医家对于咳逆实为何症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其概念和范围十分模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故今从语义、源流和内涵三个方面梳理咳逆病名的衍变,以期能对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的实践有所裨益。

1 “咳逆”语义诠释

咳逆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载:“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书中咳逆出现次数较少,且多作为肺病的一种症状出现。考“咳”本字为亥,本义为小孩的笑声,金文中在“亥”字的基础上加上“口”旁改作“咳”字。如《说文解字》载:“咳,小儿笑也。[2]”在实际运用中“咳”字后又延伸为咳嗽之义。如《释名·释疾病》:“亥欠,刻也。气奔至出入不平调若刻物也。”《礼记·内则》:“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3]”而在较早的医学文献中表达咳嗽之义时,常使用“欬”字。如《名医别录》:“卷柏……止欬逆,治脱肛。[4]”“欬”字本义为气逆作声,即为咳嗽。《说文解字·欠部》中即有相关记载:“欬,逆气也。从欠,亥声。”又《说文解字注》:“含吸之欲其下,而气乃逆上是曰欬。[5]”此外《正字通》中有言:“咳,与欬同,嗽也。[6]”故早期文献中表达“咳嗽”之义时,“咳”与“欬”字常通用,至后世“咳”字使用频率逐渐升高,而“欬”字使用减少,直至弃而不用。综上,咳字在不同语境中虽有不同含义,但在医书中一般仅表示咳嗽之义。如《素问经注节解·咳论》:“咳者,咳嗽也。[7]”

“逆”字从造字上看是在“屰”的基础上加上“辶”旁,“辶”同“辵”,作为偏旁存在时具有行进的意思。又《说文解字》中载“逆:迎也。从辵屰声。关东曰逆,关西曰迎。”因此“逆”字本义可理解为迎面而来或反向而行。古代“逆”同“屰”,考《说文解字》“屰:不顺也”,与“咳”字一同出现时可引申为气不顺。咳字本有气逆之意,故咳逆本义为气上冲不顺导致咳嗽出声的一种证候,以咳嗽气逆命名,着重突出气逆不顺的程度,后渐引申为咳嗽甚者。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呃逆》中有言:“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8]”

2 咳逆病名内涵的演变

2.1 咳逆与咳嗽辨

早期文献中咳逆与咳嗽因症状相似而多混用,两者不做严格区分。如《神农本草经》中多用咳逆指代咳嗽:“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9]”另《素问经注节解·卷之三·咳论》中有言:“咳者,咳嗽也……又有所谓咳逆者,因气上逆而后咳,且咳则气无不逆也……致咳之始,虽有五脏六腑之不同,及其既咳也,则无不喘呼气逆。[7]”认为咳逆是由气逆所致,然而但凡咳嗽皆会有气逆的表现,在临床并不能进行具体区分,故咳逆与咳嗽无明显不同。或有从特殊病因进行区分,因气逆而致咳的疾病皆称为咳逆。如《难经·五十六难》:“肝之积……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10]”元·滑寿在《难经本义·下卷》中注:“咳逆者,足厥阴之别脉,贯膈上注肺,肝病故胸中咳而逆也。[11]”这里的咳逆是指肝气犯肺引起的气逆咳嗽。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首次对两者在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具体划分。并在书中单独设立咳逆候,提出咳逆是感受外邪后致肺气失宣,胃气上聚于肺导致肺气胀满不能下降所致的疾病,在程度上较咳嗽更为严重,病机上则明确了与肺胃气逆相关。《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咳逆者,是咳嗽而气逆上也。气为阳,流行腑脏,宣发腠理,而气肺之所主也。咳病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逆不下,故为咳逆。[12]”同时还具体描述了咳逆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咳逆……其状咳而胸满气逆,膊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腨骨行足皆痛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12]”书中还分述了小儿咳逆与成人咳逆不同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咳逆,由乳哺无度,因挟风冷伤于肺故也……小儿啼,气未定,因而饮乳,乳与气相逆,气则引乳射于肺,故咳而气逆,谓之咳逆也。冷乳、冷哺伤于肺,搏于肺气,亦令咳逆也。[12]”后人在巢元方的基础上未再进行更多阐述,但总的来说,仍认为咳逆在本义上属于咳嗽范畴内的一种证候。

2.2 咳逆与哕逆辨

咳逆词义完全改变始于宋朝,此时医书中咳逆一词常与哕逆混用。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提出:“咳逆者,哕逆之名。[13]”《注解伤寒论·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哕者,咳逆者,是也……胃中虚冷,得水则水寒相搏,胃气逆而哕。[14]”此外在宋校《备急千金要方》后所作《备急千金要方·凡例》中亦有言:“又如肠风、脏毒、咳逆、慢惊,遍稽方论,无此名称。深穷其状……咳逆者,哕逆之名。[15]3”这里的哕逆是指因胃气上逆而出现恶心干呕的一种疾病,即为后世所称呃逆病。考“哕”字,《玉篇》“哕,逆气也”[16],与“欬”字一样本义都有气逆的意思,可引申为胃中气逆上冲并从嘴里发出声音的一种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与咳逆相似。此外古文献中哕与噫常连用,且“噫哕”通常作为呃逆早期的病名出现,正如沈澍农曾考证“欬”,他根据《集韵》“噫欬:乙界切。《说文解字》:‘饱食息也’,或作‘欬’,通作‘食亥’。”《广韵》:“食亥,通食气也。欬,同上。”而提出宋人所写“噫”“哕”“食亥”等字有时也作“欬”,“欬”与“咳”同,故此相混淆[17]。

明清时期的医家对于咳逆是否为呃逆这一问题有一定讨论,这一时期咳逆作为病名存在时的含义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认为咳逆为咳嗽病的一种。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中首先提出:“夫干呕者呕也,咳逆者嗽也,皆何涉于哕?诸说不同,皆未之深察耳。哕,于决切,又音诲。[18]”又《景岳全书·呃逆》载:“咳逆之名,原出《黄帝内经》,本以咳嗽气逆者为言。如《气交变大论》曰:岁金太过,甚则喘咳逆气。此因喘咳以致气逆,故云咳逆气也。又曰:咳逆甚而血溢。正以咳逆不止,而血随气溢,则病之常也,未闻以呃逆而见血者也。即如《六元正纪大论》云:金郁之发,民病咳逆者,亦是此意,此咳逆之非呃逆亦甚明矣。而今后世诸公,乃悉以哕为咳逆,岂皆未之详察耶……兹余析而判之曰: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8]”张景岳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与咳逆相关的条文,提出呃逆病极少出现出血的症状,故咳逆的原义应与呃逆不同,出现咳逆即哕的现象是当时医家因审查不详的讹误所致。《伤寒大白》中也提出:“《伤寒论》有哕无呃……方书以干呕与哕,妄拟咳逆。夫咳逆者,以咳嗽气逆立名。呃者,胃气不和,上冲作声,听声命名,故曰呃逆。[19]”认为因古书中有哕无呃致使后人将其与咳逆相混,咳逆本义就是咳嗽,是通过咳嗽的病机命名。此外仍有一部分医家认为咳逆即为呃逆。如《古今医鉴·卷之五·咳逆》:“夫咳逆者,气逆上冲而作声也,俗谓之呃逆是也。[20]”《丹溪心法·咳逆》:“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此证最危。[21]”

2.3 咳逆与咳喘辨

因行文习惯的不同或词义的改变,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咳逆有时也指代喘嗽。如明·王肯堂在《伤寒证治准绳·卷六·哕》中有言:“咳逆者,即今之喘嗽是也。[22]”《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中亦载“咳逆即喘嗽”[23]。

喘嗽是指咳嗽气逆而喘的一种疾病,现多称作咳喘。对于咳喘的描述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因其在症状表现上与咳逆相似,故早期文献中也称之为咳逆上气。“上气”为气喘的古称,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24]”有时也简写为咳逆,以指代其喘咳逆气的症状。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岁金太过……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咳逆甚而血溢,太冲脉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3 结语

通过对咳逆相关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古医籍中咳逆一词主要有咳嗽、哕逆、喘嗽3种内涵。早期文献中人们对于疾病的命名较为直观简单,在症状描述上不如后世细化,咳逆与咳嗽、咳喘等症状没有进行具体的区分,如常用咳逆、咳逆上气等词代表咳喘。隋唐时期对咳逆的定义更加明确,咳逆可单独作为一种疾病出现,并与咳嗽在病机和治疗上进行了具体区分。宋金元时期对其症状描述更为丰富,咳逆一词不再单独作为疾病出现,且多与哕逆混用。明清时期对咳逆一词的定义进一步细化,既可作为呃逆病的别称出现,也可理解为咳逆即咳嗽。笔者认为咳逆实为咳嗽病的一种,与呃逆不同,在症状上则突出气逆的表现,较咳嗽更为严重,处于咳嗽到咳喘之间的一个疾病状态。

因历史环境的改变和个别特殊因素的影响,不同时代对于同一病名的理解和描述各有差异,这使得后学在阅读文献时对疾病的认识多有混淆,故临床上对于古病名的理解应顺着时代的改变进行相应的理解。正如宋校《千金要方·凡例》中所言:“若不知古知今,何以为人司命?[15]9”正确理解咳逆的内涵,了解咳逆词义的演变过程,对于相关古代文献挖掘工作和现代临床运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