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蕾,符 宇,邵明义,张 众,远佳瑶,杜冰曌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3.商丘市中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2019年我国成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人数为1.164亿,居全球之首,预计到2045年我国将有1.472亿糖尿病患者[1],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DM患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aease,CHD)的发病率是非DM的2~4倍。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血管病变之一,也是其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2]。现代医学多以降糖、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为主,难以完全有效地阻止或逆转病情进展。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认识。在中医“症瘕积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团队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3-5],本课题组提出了“脉积”学说。因此,本文以气血津液运化异常为切入点,着眼于症瘕积聚、气血津液、“脉积”的相关性,围绕“脉积”学说来源、基本内涵、核心病机、主要病变过程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冀有益于指导临床实践。

1 “症瘕积聚”理论为“脉积学说”构建提供思路

1.1 症积瘕聚本质为气血津液的病变

症积瘕聚的形成与气血津液运化异常密切相关。《临证指南医案·症瘕》说:“夫症者征也,血食凝阻,有形可征,一定不移。瘕者假也,脏气结聚,无形成假,推之可动。[6]”症,有形而不动,即为积,病属血分,指固定不移的有形结块;瘕,无形而聚散无常,即为聚,病属气分,指聚散无常的结块。如《景岳全书·积聚》说:“诸有形者……旋成症块者,皆积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皆聚之类,其病多在气分,气无形而动也。[7]”积聚为多种内外因素累及机体脏腑、脉络、形体、官窍的气血津液运行输布阻滞,经久聚成结块,引起脏器功能异常的疾病[8],主要病机是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则成形”为无形化有形的演变经过;聚指气的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发生形态变化。“散则为气”,散指气的疏散,也是形态的转变,聚散两者相互制衡机体才得以和平。脉积形成的主要机制是聚散消长、对立制约的失衡。聚若强盛,机体内邪气集结形成湿热等无形之物,导致机体功能失常;散若不能与之抗衡,任其发展产生痰瘀且停滞脉道为积,使脏腑本体受损,机体失用。有鉴于此,症积瘕聚为气、血、津液之病变,而脉积为其聚散消长失衡的产物。

1.2 气血津液运化异常与脉积

DM合并CHD是消渴之变证,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DM与CHD的关系,但由于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未见详细记载。现代中医称本病为“消渴病心病”“消渴病胸痹”“消渴病并发或伴发胸痹”等,认为其是消渴病治疗不及时而进一步发展演变而来。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燥热内生,随其病程迁延、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痰瘀内生累及心脉,心脉痹阻而发本病。津血同源皆属阴,痰本于津,瘀源于血,痰瘀亦同源且常同病。不论是阴虚燥热,气阴两伤,还是痰瘀内生,心脉痹阻,都根源于机体气血津液运化的异常,病理产物蓄积反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本课题组在多年临床实践、实验研究及文献研究等基础上,继承与发展了“症瘕积聚”理论,提出了“脉积”学说。该学说认为虚为本,气血津液运化异常是核心病机,痰瘀浊毒是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痰瘀浊毒邪停滞于脉络,交互聚结形成有形之“症”“积”、以致脉道管腔狭窄,心失所养。因此,气血津液运化异常是脉积形成之根本,又脉积为症瘕积聚聚散消长失衡的产物,故可通过调治气血津液治疗症瘕积聚,为DM合并CHD提供临床防治思路。

2 气血津液运化异常是DM合并CHD的核心病机

2.1 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是始动环节

《素问·调经论篇》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9]”气血失和是疾病发生的始动环节。《临证指南医案·痹》说:“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10]”气血津液代谢异常化生痰瘀,痰瘀结聚于脉络,是“脉积”形成的病变基础。《素问·奇病论篇》说:“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脾瘅为消渴病前期,病机为中满内热,患者多体形肥胖;主要病程为过食肥甘,脾胃功能受损,健运失司,清浊不分,饮食水谷未转化为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代谢异常化生膏浊脂浊,浸淫于血脉。《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脾瘅发生之后,若未予制约且任其发展,会发生大血管并发症[11]。《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说:“夫皆柔弱者……阴虚生内热,自是内热不解,而外消肌肉……是知消瘅之病,本起于不足。[12]”消瘅以虚为本,为消渴虚损的表现,是脏腑气血津液的消耗状态,可见口干口渴多饮、消瘦等虚象[13]。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贯穿于消渴病始终。《玉机微义·心痛》:“然亦有病久气血虚损……人患心痛者”[14],《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说:“心主血,血即精也,心气原自有余,特精伤而失血,心便不足”“心气郁结而为痛也”[15]。由上可见,消渴、胸痹起病皆不离于气血津液运化的异常。

2.2 痰瘀浊毒是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

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痰瘀内生,聚久化热,耗伤气阴,发为消渴,若病程迁延进一步损害脏腑机能,加重气阴两虚形成恶性循环[16]。DM合并CHD多起于血气相互滞结。气受邪郁遏,气机失调,津液运化异常可生痰湿,积久入脉,血行涩滞,生成瘀浊,此为血滞结于气;血受邪郁遏,脉道不畅,内生瘀结,积久损伤脉壁,气因此运化异常,此为气滞结于血。气血津液因受邪气郁遏而相互滞结于脉道,化为痰浊血瘀,痰瘀涩渗于脉日久停着难去,形成有形之症积,即“脉积”损伤脉道。心主一身血脉,倘若顽痰死血痼结于心脉,则胸痹心痛必然发作。《古今医鉴·心痛》说:“心脾痛者……素有顽痰、死血”[17],《灵枢·百病始生》说:“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痰瘀互结是“脉积”形成的重要因素,贯穿于DM合并CHD发展过程的始终[18,19]。毒邪为脏腑功能异常,气血津液运化失常产生的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长期积累不化而成,会损伤脉络[20],故痰瘀浊毒互结是DM合并CHD病情深化的重要病理因素。

2.3 症瘕聚散消长是脉积发病过程

脉积是症瘕聚散消长变化的产物,为脉管内的有形之症积位置固定。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为固定不动凸出于血管内膜的斑块,使管腔缩小,气血津液运行不利,不通则痛,会导致组织血氧供应异常引发CHD等。“脉积”与AS斑块皆为异物凸起,两者形态大致相似。消渴发病以来,脏腑虚损于内,邪气结聚,妨碍血气输布,气血相滞日久生成症积,脉道不通,脏腑不得濡养,可见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的病变。脉积因于气血滞结,病位在气、在血,病机特征为正虚邪实。AS的病理机制主要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生等[21],与脉积病机相似。

饮食不节等因素所引起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异常,气阴两虚,内生燥热,脏腑功能受损,可见气不布津、津不上承的消渴之症。血管内皮脂质的沉积源自脾胃运化饮食水谷。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皮下聚集,触发局部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源的泡沫细胞聚集在血管壁[22,23],形成微隆起于内膜的脂质条纹。患者尚无明显不适症状,见于CHD早期或未发病期。邪气未胜,正气已亏,聚散消长间的对立制约还处于相对持平的状态,为本病防治的关键节点,若及早防治可逆转疾病进程。消渴发病以来,正气虽有抗邪能力,但已虚馁,痰浊瘀毒等病理产物在血脉内聚结鸱张成为脉之症瘕,可导致血管狭窄出现缺血症状。血管内膜可见散在不规则纤维脂质斑块。正邪交争、动态变化,伴随着痰浊瘀毒等病理产物在脉管壁内聚散消长。若治疗得当可逆转病情,驱散病邪;反之,治不得法,聚散消长对立制约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会使病情深化。脉中有形之症积形成,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引起相应脏器生理功能丧失及缺血性改变。纤维斑块深层细胞坏死,脂质核心形成[24,25]是AS斑块形成的标志。痰瘀聚结血脉内,斑块内生,脉道不畅,日久化热生毒,损伤血脉见斑块破裂、出血。血管炎症反应参与斑块形成、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凝血系统被激活促使血栓形成,生成“瘀血”阻滞气血运行,诱发栓塞、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器官缺血、梗死等。由于聚散之间的对立制约消失,正不胜邪,病理产物聚结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治疗效果不佳。

3 调治气血津液以致和平

3.1 早期健脾祛湿

《灵枢·本脏》说:“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运失健、精不正化皆为DM的始动因素,更是DM演变的主要原因,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26]。脾气虚使脾运化功能异常,是痰浊、膏浊、脂浊蓄积的始动因素。重视益气健脾,保证脾脏功能健运是早期防治AS的关键所在。《素问·奇病论篇》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早期治疗可用芳香之药健脾祛湿、扶正除邪,常用黄芪补气升阳,山药补气养阴生津,苍术燥湿健脾,玄参滋阴除烦止渴,鲜地黄清热止渴,石斛养阴生津,知母滋阴润燥,石膏清热止渴。上述对药治疗消渴病相得益彰,虽不及兰药芳香散湿,组方亦不同,但健脾升清以助脾散精之意相同。同时须兼顾痰瘀同治、血脉和调。

3.2 中期痰瘀同治

气血津液三者同源互化,痰浊、瘀血为津液、精血运化失常的产物,故有痰瘀同源[27];瘀可成痰,血脉壅滞,脉道不通,津液输布受阻聚为痰浊,与瘀血相结,故有痰瘀同病。痰瘀互结贯穿于DM合并CHD的始终,且痰瘀性凝滞,相互胶结难化,必须痰瘀同治,寓通于补,祛邪以扶正。因此痰瘀同治是防治DM合并CHD的基本法则[28],痰化瘀散则病自已,脏腑功能、气血津液运化恢复。瓜蒌薤白白酒汤宣痹豁痰,散结通脉,为痰瘀同治最早经典方剂,为瓜蒌薤白剂之代表,还有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等痰瘀同治之方,临床应用卓有成效并沿用至今。同时需重视理气、辨清虚实,依证加减,标本兼顾,运脾护心,灵活运用。

3.3 晚期消积补虚

随着疾病的演进脉积已成,正气虚馁,治疗当以补为通,以养为消,扶正邪自去。《医宗必读·积聚》说:“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匪朝伊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渐,太亟则伤正气,正气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29]”《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说:“病深者伐其大半即止,然后俟脾土健运,积聚自消。[30]”症瘕积聚类病应“治之从缓,不求速去”,因病程迁延日久,虚实夹杂,应善用丸剂。丸者缓治以图久效,既攻且缓,能破积聚,消诸坚痞,进饮食,调和营卫,缓中补虚,荣养血脉。如消积补虚的鳖甲煎丸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扶正,注重虫类药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缓急止痛之力。

4 总结与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DM合并CHD的中医药防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包括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促进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结合等。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工具,结合中医传统诊疗模式,明确中医药的治疗靶点和作用机制,客观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提供高质量的医学证据,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病是慢性复合性病变,治疗注重分期、动态辨治,兼顾不同阶段的核心病机[31],选择合适的治则及药物剂型,以求气血津液调和、血脉和顺。脉积是脉中有形之症积,与症瘕积聚聚散消长变化相通,与AS斑块病理改变一致。气血津液运化异常、痰浊瘀毒滞于脉道,损伤血脉,血脉失和,是脉积形成的中医病机。正气渐散,脏腑机能衰退,邪气聚结,聚散消长变化贯穿脉积形成过程的始终。心脉症积是本病的病变基础,痰浊、瘀血、瘀毒等病理产物和心体损伤,心主血脉以灌注四旁的作用失常与心用失司同时存在。本课题组基于“症瘕积聚”理论,提出了“脉积”学说,主张气血津液运化异常是核心病机,痰浊瘀毒是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症瘕聚散变化是脉积发病的过程,提出治疗应以调治气血津液、以致和平为目标,治则以健脾益气、痰瘀同治、消积补虚分阶段动态辨治,同时兼顾病机的复杂性。此为本课题组的片面观点,难免存在问题,冀有助于完善DM合并CHD的中医药防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