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编(1)

二娃和小翠是一对好姐弟,二娃是弟弟,小翠是姐姐。

夏天到了,在气很热,蝉儿在树上扯着嗓子大叫:“热了,热了......”他们的爷爷是种瓜能手,不巧这几天生病了,眼看就要错过种瓜的好时机。二娃和小翠就自告奋勇帮爷爷来种瓜。他们又向爷爷问了种瓜的经验,就带上瓜种、工具、木桶来到田间。

首先,二娃、小翠各拿一个木 瓢,一个装瓜种,一个装70度的热水,把热水倒 进装瓜种的木瓢里,然后两个木瓢来回倒,直到水温变凉。这时,他们开始把瓜种捞出来,二娃说:“姐姐,我去挖坑了!”说完就要走,小翠急忙把他叫住,生气地说:“没头脑,爷爷不是说还得擦去种子上的粘膜和给种子开小口吗?”二娃一拍脑袋说:“嘿,差点儿忘了!”他们又用布擦去种子上的粘膜,用牙轻咬种嘴,使瓜种开一小口。

这时二娃用锄头开始挖坑,天很热,不一会儿,他就出了很多汗。坑挖到30公分后,又铺上一层细沙做隔离层,然后填入猪粪,再把粪用脚踩一遍。开始播种了,二娃和小翠在每个坑里放上两粒种子,用细土把种子盖好,在土上面洒一层细沙。

该浇水了,小翠说:“弟弟,你歇会儿,我去打水。”说完,她拎着水桶来到井台,打了满满一桶水。水桶很重,小翠走走停停,终于到了瓜地,小翠挽起袖子,从水桶里舀了一瓢水,把汗水和水一起浇到了土上。

从此,他们隔几天来一次。三个月过后,瓜地里长出了圆滚滚的大西瓜,一家人美美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西瓜,都高兴地笑了。


古诗改编(2)

唐代诗人张籍已经在洛阳城客居多年。

这天,张籍站在窗前,看着草地上,那随处可见斑斑点点,五颜六色的野菊花,秋风吹过,阵阵淡雅的馨香在微风中飘荡着。张籍看着那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野菊花,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心里经不起涌起思念家乡之情!心里想:也有些日子没回到家乡了,不知父母亲过的如何?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张籍禁不住流下几滴泪珠,泪珠表达了他非常想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不行,我得写一封家书给父母亲!“张籍说。

张籍刚要落笔的时候又不知道从何写起,但时间有限不能写太多,过了一会儿,张籍满意地把信装在信封里,把信交给捎信人,并再三嘱咐:”一定要把信交到收信人手里,千万不要弄掉了。“就在捎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张籍急忙又打开信查看一遍,查看是不是少了一些要写的事情。再让捎信的人送走信。


古诗改编(3)

蓝蓝的天幕下,飘浮着朵朵白云,东躲西藏的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广阔无垠的原野上,草地一片接着一片,像是给大地铺了一层厚厚的绿毯。一眼望去,一碧千里,到处翠色欲流,绿油油的草原显得格外空旷自在,格外得迷人。

“一声、两声、三声……”远处传来一阵阵悦耳的笛声。笛声随着晚风的轻抚,传遍四方。这悠扬悦耳的乐曲,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时急时缓,抑扬顿挫,悦耳轻快,好像在逗弄着晚风一样,这美妙的声音打破了草原原来的沉寂。这一声声笛声从何处来的呢?向远处眺望,原来是一个牧童骑在牛背在悠闲的吹着笛子,老牛则站在树下,悠闲的吃着青草,欣赏着这优美的笛声。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中飘着红红的像火一样的云,有的像奔驰的马儿,有的像一尊尊石狮子,有的像一朵朵蘑菇……牧童看了看天空,骑上牛背,拍了拍牛背说:“天黑了,我们该回家了。”老牛欢快地点了点头,载着牧童,踏上了回家的路。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一轮圆月悄悄地爬了上来,皎洁的月光倾泻下来,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白的婚纱。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地上,还没有来得及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这轮的明月,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月亮上到底住着谁呢?牛郎织女,现在在何方呢?嫦娥姐姐是否此时宫殿里翩翩起舞……。此时的牧童已经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是啊!可能他是真的累了,就让他听着虫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古诗改编(4)

国都长安被叛军攻占,变得草木横生荒凉破败,只是河山依然如故。春天来了,城中却更显凄凉。尸横遍地,不禁凄然落泪。那何等繁荣的大唐,就永远地被搁在历史的深处了吗?红颜祸水,真如世人所料吗?日光照在脸上,似如寒冰一样冷酷,春风吹拂脸庞,死如刀割一样疼痛。

春,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可今年,春似乎来得特别晚,没有了昔日的生机,反倒添了几分死沉。花依旧开发,鸟依旧鸣唱。可心总是平静不了,总想好好痛哭一场。可又有何用?

仗还是要打,苦日子还是得过。多么想念家乡的亲人啊!他们现在又怎样呢?在这战火连绵之际,一封家书却显得如此珍贵。

愁啊!满头的白发越抓越稀疏,简直插不住簪子了。

泪在眼眶,血在沸腾。何时还我安定之日?

正如我诗中所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不!我不能气馁,我要等,我要等!直到大唐重整旗鼓,知道我杜甫重返故里,直到我重和家人团聚!我仿佛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可,我又算什么呢?一个穷酸诗人,一个落魄俘虏!过了这一分不知还有没有下一秒。满腔的热血与报复,何时才能派上用场?


古诗改编(5)

一天早晨,9岁的小牛娃一起床,脸都没顾得上洗,头也没梳,就急急忙忙地拿起头天晚上准备好的钓鱼工具,向河边飞快地跑去。 小牛娃高兴地来到了河边一看,河水很深、很绿,上面还有美丽的荷花呢! 小牛娃侧着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边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个小脑袋。 小牛娃在鱼钓上装好鱼饵,把鱼钓向河里一甩,只见鱼钓“刷”地一下沉入河中,鱼漂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漂。可是鱼漂一动不动。

小牛娃把鱼钓提起来,又放了一些鱼饵,再甩出去。 过了一会儿,鱼漂还是一动不动,于是他又提起鱼竿,在鱼钓上又放了一些鱼饵,再把鱼钓甩出去,静静地等啊等。不一会,只见鱼漂在水面上动了一下,他全神贯注地盯着鱼漂。正在这时,一位过路人向他喊道:“小孩子,去张大人家怎么走啊?”小牛娃急忙向他摇了摇手,意思是说:别大声说话,我正在钓鱼。这时,小牛娃把鱼竿猛地向上一挑,一条大鲤鱼被钓了上来。 他把鱼放到鱼篓里,收拾好鱼具,高高兴兴地向那个问路人走去,一边走,一边说:“是去张大人家吗?我知道,跟我走吧。”


古诗改编(6)

夏天来了,一个晴朗的中午,牧童想骑着黄牛到林中转一转,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一件黑白相间的裤子,和一双黑色的小布鞋,手里拿着一根竹竿。老黄牛是老黄色的。他们出发了。

牧童骑着黄牛在林中转,忽然,到了一条河边,牧童不知怎么办,黄牛停了一会,直接下河里,原来这条河只有黄牛半腿那么深。牧童看见林中这么美的景色,不由得哼起了一首小曲,他的歌声很嘹亮,回荡在林中。一阵风拂过,树儿的叶子随风飘扬,好像在为牧童伴舞!

忽然,牧童看见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便马上停止了唱歌,站在树下一动不动、屏息凝神地望着它,然后慢慢地爬上树,一把抓住了知了,知了在牧童手中使劲挣扎,知了知道自己挣扎不过,便不挣扎了,牧童觉得知了好像心服口服,于是就把手露出一点缝隙,知了猛一从牧童手中向上冲,终于逃脱了笼子。牧童很不服气,就用竹杆打这个知了,一不小心,把知了打个半死半活,又来了一个知了,牧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牧童的口袋里装着十只知了,可把牧童给累坏了!牧童骑着老黄牛怀着好心情回家了!在树林里留下了牧童美好的回忆。


古诗改编(7)

春天到了,黄莺在树上唱着歌儿,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河边的柳树发芽了,柳枝轻轻地飘在河堤上。“铛铛铛……”。

放学了,同学们一边走一边喊着:“放风筝啰!”他们来到绿绿的草地上,有的放风筝,有的在旁边拍着手喊着:“风筝放得真高呀!” 农村的春天真美呀!


古诗改编(8)

午后,诗人辛弃疾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地散步,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溪水被太阳照得波光粼粼,水面一闪一闪,像是点缀着一颗颗星星。

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好像马上就要开似的;还有的似放似合,白里透粉,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带轻纱的羞涩少女。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旁边还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好像在照镜子梳头呢。

茅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一起亲热地交谈。

老夫妻的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的豆地里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锄草。二儿子也并没有闲着,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着鸡笼,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但想到能让鸡得到一个舒适的窝,他开心地笑了。而尚未成年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吃。还慢慢地摇着小脚,真令人喜爱!

多么幸福的家庭啊!诗人辛弃疾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那儿,写下了闻名天下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


古诗改编(9)

唐代诗人贾岛很喜欢交朋友。

他听说山里隐居着一位高人,便想去拜访那位高人。他准备了一天的干粮,背上包袱,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他来到山上,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叽叽的鸟叫声,他也不觉得累了,心想: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到了中午,贾岛吃了点干粮就又继续赶路。眼看太阳慢慢偏西了,他心里不禁着急起来,过了几个弯,他看见远处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快步走去,发现了一个茅草屋,外面一个院子,(新年礼物)房屋上有几根南瓜藤,藤上挂着几个大南瓜。贾岛看见松树下有一位童子在扫地,便问道:请问这里可有一位高人隐居在这里呀?施主说的可是我师傅?我师傅就隐居在这里。童子回答道。哦,请问高人在哪儿?您找他啊,真不巧,师傅去采药了。高人在哪里采药呢?诺,童子往山那边指了指,我只知道师傅在那座山里采药,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儿。那高人什么时候回来呢?少则三四天,多则七八天。

贾岛听后失落地走了,边走边吟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古诗改编(10)

六月一天的早晨,我就要与好友林子方告别决定去欣赏一下西湖。那儿很美很美,西湖六月的风光比其它时节更是醉人。我们站在岸边观赏迷人的景色,西湖像一位出落得楚楚动人的少女拥抱着许多莲花、荷叶。

无论是淡装,还是浓抹都很美。看!碧绿的荷叶无边无际,直到天水相接的地方。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在蓝蓝的湖水的映衬下,荷花显得分外的美,分外的红。一阵风吹来,湖水荡起波纹,从荷叶上拂过有一阵清香,使人感到无比凉爽。西湖一年四季都是美。可一想起老朋友就要走了,心里就特别伤心:“唉!”林子方问:“你为何叹气呢?”“因为我和你就要离别了,何时才能相见呀!”我伤感地说。“不要太伤心了。”林子方说:“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风光吧!”

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像一颗颗宝石点缀在湖面上,给它增添光彩。林子方的马车来了,他马上要与我告别了。我的心非常非常难受、激动。荷花莲叶结成一片,相互映衬特别美。像一块漂亮华贵的丝绸毯。为我们留下纪念。

“我们会有再相见的时侯,因为你我有缘。”林子方装出笑说。

“是呀!下次再见的时侯我们冬游西湖怎样?”我的眼眶湿润了:“让我用一首诗来记住今天的美景,记住这次告别吧!让它永远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吟起这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期待再与林子方相见的日子……。


古诗改编(11)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天让人感到凄凉。窗外,秋风一吹,枯黄的树叶像一只只受伤的鸟儿,盘旋在满目疮痍的的大地之上。花儿也谢了,留下干枯的树枝被风刮过,发出呜呜的悲声……这一切,在我的眼前出现,继而幻灭。

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啊,被秋风一拂,我的心底不禁也荡漾起来。我又无限思绪涌上心头。故乡的亲人,你们可好?只得提起笔,让自己的惦念化为满纸墨香,只怕千思万念,千言万语说不尽。欲写又止,不知自己的思念从何写起。又怕草草了之,道不尽自己的思绪。

苦苦思索,一封家书装入袋中,捎信人上马欲走,我却怕对亲人的话语少了一些。于是夺回家书,仔细察看一行行的文字,才认真地把信装回,交还捎信人。

捎信人策马扬鞭远去。望着那滚滚的黄尘,对家人的思念又涌起。自己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呢?


古诗改编(12)

夜深人静,在一个秋日的夜晚,张继站在船头,灰暗色的月光泻了下来,照在张继毫无血色的脸上。在不远处,一群黑乌鸦在江上呱,呱的啼叫,让人心烦意乱,勾起张继无限的幽愁。

张继颇有才华,可屡考败,不知是否要名落孙山,张继想起自己苦读十年,竟落这样的地步,他叹了口气,望着一点一点往下坠的月亮。

张继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正想回客船拿件大衣取暖时,无意间看到了江边枯黄的叶子,江面上有几条渔船,渔夫正在收网打鱼,渔夫看到一网一网的鱼撒下去,捞上来的只有希望,可怜的渔夫家要挨饿受冻了。

见此情景,张继更加睡不着了,只能望着天空慢慢思索,过了许久,只听见远处的寒山寺,传来撞钟的声音,张继感慨万千,提笔一挥写下了:

月落乌啼双满天,江枫雨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诗改编(13)

那寒冷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里,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树叶也被无情的秋风吹得沙沙直响。张籍孤身一人漫步街上,突然,巷口闪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啊!那不是邻村的张云吗?他快步走上前,二人见后都激动不已,两人都各自谈起了身边的事。张云突然提到明天要回趟家,张籍说:兄弟,请帮我带封书信,好吗?行!张云笑着说。

张籍很高兴,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匆匆准备好笔、墨、纸、砚,可刚提起手中的笔,一时却不知从哪写起,他又放下手中的笔,不禁回忆起家中父母、妻儿那张张熟悉的脸,还有家门口水池里那活蹦乱跳的鱼、院子里可爱的鸡鸭、小孩玩耍的情景不知不觉,几滴不争气的眼泪便夺眶而出。

他思考了一个晚上,天快亮了,他知道再不写就来不及了,他奋笔疾书道:家中的日子过得可好?妻呀!多帮忙照顾我们那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儿。爸、妈,您们要多保重呀!我在这过得很好,不必为我担心一口气写了9张,写完后又一遍遍看,总觉得还有什么内容没写。

第二天,把刚写好的信紧紧揣在怀里,恋恋不舍地把信交给了张云,张云刚要出发时,张籍又叫住了他:兄弟,且慢,我再检查一下。过了一会儿,张籍又匆匆地添了几笔,这才把信放进信封,连声说:实在对不起,耽搁了你的行程。

张云上路了,张籍望着他的身影,泪水再次一涌而出,不禁吟诵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诗改编(14)

唐朝的汪伦喜欢到处结交好友,人也豪爽、大气。

他听说诗人李白很有名,就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汪伦只是一个无名小辈,怎样才能结交李白这个大诗人呢?后来,他得知李白喜欢美景和美酒便给李白写了封信。

信上这样写道:李先生喜欢美景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美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信后立刻动身来到这里,见到汪伦后,汪伦对他说:这里并没有十里桃花,而是有一个方圆十里的桃花潭;这里也没有万家酒店,只是这里有一家酒店的老板姓万。李白听了先是一愣,然后说道:佩服,佩服!

李白在汪伦家玩得非常舒服,因为汪伦的房屋周围山清水秀,景色很美,李白每天都在汪伦家吃佳肴,赏美景,饮美酒,过得逍遥自在。

一转眼,李白要离开了,汪伦就准备了不少礼物送给李白。李白乘坐的船就要开动了,只听见岸上有人踏着步子唱歌,李白回头一看,原来是汪伦带着村民在岸上踏歌为他送行。李白十分感动,拿出笔墨,挥笔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千古名篇。


古诗改编(15)

有一个小孩子,今年五岁了,非常可爱!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喜欢吃白莲,所以他的家里有一大堆白莲,他觉得白莲又脆又甜,好吃极了!

有一天,他在家里闲着没事干,非常无聊。他想:今天真是无聊!对呀,我老是吃父母采来的白莲,多没意思呀!还不如自己去池塘里采呢,我从来没有采过,要不干脆我自己去采吧,采白莲一定很好玩!于是,他就到池塘里去采白莲,可是他怕被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发现,就偷偷地从家里拿出了一条小船来,然后悄悄地到了池塘里采白莲了。

他看到了一个里面有莲花特别多的池塘,心想:这里既然莲花很多,肯定白莲也很多。要不我就在这里采白莲吧!然后他划着小船到里面采白莲了。他采啊采啊,采了好多好多白莲,他高兴极了,就拿了一个大大的白莲吃了起来,他自言自语道:“自己采的白莲就是好吃!白莲的滋味真是太好了,又脆又甜,我真想每天都来池塘里采白莲吃!要不带点白莲回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吧,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哎呀不行,如果我给他们白莲吃,那我到池塘里采白莲的事情不就露馅了吗,所以我还是自己吃吧!“说着他又拿起了一个大大的白莲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心里快活极了!

他吃啊吃,吃了好久好久。这时,他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划着船回去了,回来的时候,他看见池塘上的浮萍划开了。他说道:“这下可惨了!万一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发现了怎么办?哎呀,不管了,时间也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说着,他就划着船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