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

(京山县博物馆,湖北 京山 431800)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如何继续推动博物馆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发挥重要作用,每一个博物馆人都应该冷静地认清新时代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以博物馆为场所,借助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努力“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物资源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最大功效。

京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距今约5000年的屈家岭文化时期,在京山这片土地上就有早期先民生活(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首次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到了商周时期,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先民活动更是兴盛。尤其是处在西周晚期以后的曾国苏家垄遗址(位于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村),近年来的考古调查发现表明其是一处大规模的集生活、居住、冶炼为一体的曾国大型聚落遗址。此后,京山县历史几经变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笔者是湖北省京山县博物馆的一名普通文博工作人员。京山县博物馆是以陈列展示京山历史文化为主的县级博物馆,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全县群众包括外来参观群众进行县域文化的宣传教育。京山县博物馆现有四个基本常设陈列:“京山县出土文物展”,主要陈列展示京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的遗物、商周时期特别是曾国出土青铜器以及一些精品瓷器;“京山县革命斗争史展”,主要陈列展示李先念等革命同志在京山县创建新四军第五师的过程并在此展开抗日斗争的丰富史料及实物;“张文秋生平业迹展”,主要陈列展示诞生于京山县的革命先烈、毛泽东主席的双儿女亲家——张文秋的传奇革命经历;“张文秋居室书房复原展”,主要复原陈列展示张文秋同志在北京的卧室、书房、工作环境等。作为一名基层文博工作人员,理应为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做出自己的贡献。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本馆实际,就县级博物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出路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能够对类似的县级文博单位走出发展困境起到绵薄作用。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基层文博工作经验,总结出县级博物馆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的制约。

第一,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县级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补贴。尤其是基层县级博物馆,其经费来源更为单一。笔者所在的京山县博物馆,其运行经费来源只有财政补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创收途径。但仅仅依靠财政的补贴并不能满足于本馆各项工作开展的经费需求,这就导致了本馆在很多情况下捉襟见肘。当有陈列展览的想法和现实需求、有文物调查的需要、有场馆设备更新维护的需求时,限于经费的制约无法进行,致使各项工作计划搁浅。

第二,文博专业人才紧缺使得县级博物馆很难取得长足发展。县级博物馆文博专业人才紧缺是历史与现实共同造成的。一是县级人事主管部门不重视县级博物馆的工作,在人事安排上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做到让专业人才来管理运营博物馆;二是县级博物馆在自身建设中不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很多县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并非文博专业科班出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有限,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博物馆建设的需要。就京山县博物馆而言,拥有正规编制的文博人员只有5人,包括笔者在内,基本没有正规院校毕业的文博专业人才。同时,限于地域和发展上升空间的局限,很难吸引高层次文博专业人才,导致县级博物馆文博队伍断层,没有新鲜血液输入。

第三,文物资源匮乏,尤其是缺乏精品文物;馆舍面积小,设备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最新的陈列展览策划方案的需求。就京山县博物馆而言,虽然京山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加之一些历史原因,致使本县出土的很多精品文物并没有留在县博物馆陈列展出。例如,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的曾中游父方壶就出土于本县的苏家垄墓地,但其真品并不在本县博物馆。类似的种种情况还有很多。京山县博物馆目前的馆舍陈列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很多设施设备老旧,限于经费原因无法更新换代,日常的维护也仅仅是能够满足博物馆运行的基本需求。

通过调查和了解,以上几个主要问题并非京山县博物馆的特例,在全国很多县级博物馆都存在着这些问题。当然,县级博物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过在上述几个主要问题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其他很多小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县级博物馆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必须清醒地认识自身问题所在,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这样,县级博物馆才能走出困境,取得长足发展。在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实际,就解决县级博物馆上述主要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和建议,为县级博物馆突破发展瓶颈贡献一份力量。

首先,就经费问题而言。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我国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所做出的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不可能给县级博物馆大量充足的财政经费支持。这种情况下,县级博物馆要想更好地运营发展下去,必须变革经营理念,主动寻找社会资源,积极拓展经费来源渠道。一是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与企业合作,结合本地文化特色,生产一些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旅游场所售卖,来增加博物馆收入;二是可以设立专门的博物馆运营基金,联系本地的文化名人、热衷于博物馆事业的企业家等,寻求他们的赞助;三是充分开发利用场馆资源,利用空余场馆开展租赁业务,达到创收的目的;四是要经常性地举办一些特色的精品展,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提升本馆知名度,从而寻求更多的社会资助。

其次,在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博物馆要制订有利的政策措施吸引文博专业人才,并加大对已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县级博物馆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一是人事主管部门要任命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馆长,负责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二是要加大对博物馆专业人才引进的重视,县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制订强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在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出吸引性的政策措施,以此引进高校文博毕业生;三是要注重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再次,就解决博物馆文物匮乏、缺少精品和馆舍条件的改善方面问题。一是县级博物要通过多种途径征集文物藏品,可以通过向社会征集、考古发掘、有偿购买、馆际借调、上级调拨等途径来丰富本馆的文物藏品;特别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对于出土于本地的精品文物要争取全部哪怕是部分留在本地展览。二是争取财政资金或社会捐助,改善馆舍条件。如京山县博物馆新馆项目占地20亩(约1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9047平方米,总投资将达8000万元。新馆的建设得益于京山苏家垄遗址丰富文物资源的出土,从而争取到财政资金的支持。新馆建成后,文物的保藏、陈列展览条件以及办公条件都将得到大大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笔者从京山县博物馆的运营现状出发,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列举了县级博物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就解决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抛砖引玉,希望全体博物馆人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县级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