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梅

摘 要: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思维,开发智慧.深度学习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基石,它的主阵地是课堂,领导者是教师.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并让深度学习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小组探究、成果展示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深度学习真正扎根数学课堂.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投身于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学科核心知识,领悟学习过程,把握学科精髓和思想方法,成为独立、批判、创造、合作精神与扎实基础兼备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数学深度学习,本质上是在核心素养备受推崇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应基于学科和学情,积极清除浅表化、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学生尽早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把握学科内部规律,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理念,深入挖掘知识所蕴含的规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习能力,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将深度学习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对所学知识记忆的时间更长,对信息的整合和运用的速度更快,学习效益也就随之更高.

1 创设教学情境,打开深度学习之门

由于数学给学生特别抽象的感觉,并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高中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十分困难和枯燥无味,创设情境是打开深度学习之门的密钥.适时提出问题,在有效情境中制造悬念,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参与,为深入学习打开一道闸门.

如“数列概念”这节课,通过讲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通过史学情境两河流域发掘的一块泥版(编号K90,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上的一列依次表示一个月中从第1天到第15天每天月亮可见部分的数,引出数列的概念,让学生带着对未知的渴望.教师抓住这个好机会,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在学生的认知中引起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挖掘知识的精髓,展开深入的认识

学生的学习主要不在于大量的事实记忆,而在于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抓住知识的精髓所在.需要通过典型变式来把握知识的实质,即通过对学习对象的典型深度活动进行加工,从变式中抓住实质.同理,一旦抓住了知识的精髓,就可以对所有的变式进行辨析,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一”即本质,本源,原理,基本概念.当然,本质和变式需要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这是深层次学习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

例如,一节习题讲评课,有道求圆台侧面积的选择题,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学生忘记圆台侧面积公式.在课堂教学中,我问学生,圆台是怎幺得到的?学生说:“大圆锥去掉一个小圆锥.”是的,我们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圆台,所以我们除了可以用圆台侧面积公式,还有什幺方法也可以求圆台侧面积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大圆锥侧面积减去小圆锥侧面积.我又追问,那如何求圆台体积呢?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大圆锥体积减去小圆锥体积.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圆台的体积公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告诉他们公式,而是要和学生一起探究公式的由来,抓住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体会到深层次的学习.

3 自主、合作交流,深入探讨

深度学习,强调对学习内容的实质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追求学习的有效迁移,追求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破解问题螺旋上升,这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这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多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尽管轰轰烈烈,风生水起,但对于课堂上的学生来说,自主、合作、探究还没有成为一种常态.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常态化的学习方式,才是追求深度学习课堂落地的首要之举.

在“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问题串讲的形式,对正余弦函数的图象进行探究.

问题1:我们绘制新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是什幺?

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绘制y=sinx的图象,在作图过程中有什幺困惑需要在合作中解决.

试题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斜坡的坡度”“顺流而下的速度”等,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编写方向.当时就有学生提出:

当斜坡的高和底同时增加相同的尺寸时,斜坡坡度变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和父亲的年龄比将越来越大.

这更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个个绞尽脑汁地琢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相互辨析,较好地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一道数学题的解决不等于这道题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研究这道题的开始,如果这道题的思维活动在这个时候停止,就会错失反思的大好时机,

只解决了“怎幺办?”等问题,而不是解决“解错了没有?”“为何这样理解呢?”“您还可以如何理解?”“类似的问题,能不能用这个办法解决?”“能不能把这个问题拓展?”等问题,只有不失时机地进行解后反思,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数学概念、定理、方法等各个方面,通过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再验证、再认识,使自己的思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深入学习的视角引导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促进了数学课堂的深入学习,扎下了根;组织、引导学生抓住知识实质的自主探究与反思活动;设计解题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脉络”,使学生达到深度学习,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洁.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以“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5152+67.

[2] 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