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雄

摘 要:在六年级“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这一单元的复习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许多典型问题,值得教师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疏漏还是学生的不理解,于是展开了相关的调研、分析,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重构,直至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再学习,对学生复习过程中的有效干预,为提升复习实效、改进课堂实践提供了相关启示.

关键词:有效干预;原因解析;改进教学;再学习

1 问题缘起

在六年级进入单元复习阶段的一次复习测试中,学生在解决一道关于百分数的问题时,一位同学碰到了难题,具体问题是这样的:

花港小学下半年的用水量比上半年减少了20%,上半年的用水量占全年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笔者在下方记录了部分沟通情况(T为教师,S为学生),并与学生交流.

T:你不会做这道题,能不能谈谈原因?

S:我想要知道上半年和全年的用水量,我怎幺都求不出.

T:那你为什幺要求出上半年和全年的用水量?

S:要求上半年的用水量占全年的几分之几,如果上半年和全年的用水量都知道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T:你为什幺没法求出全年的用水量?

S: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上半年和全年的用水量,所以不知道,也没法求.

T:这道题的单位“1”是什幺?

S:这个我知道,单位“1”是上半年的用水量,因为“下半年的用水量比上半年减少了20%”,被比的量是单位“1”.

……

这位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很是无奈,那幺是不是班里别的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也有类似的苦衷呢?为了了解班级里其他学生的真实情况,笔者安排了一次专项调研测试.

2 问题收集

这是一次题量不大的专项调研测试,测试内容全部是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点,这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关于“百分数”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的编写形式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两种,参与测试的对象为六年级2个班.对测试卷中的部分填空题进行整理,如图1.

以上这三步举措,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1. 在迁移中联系旧知

大家知道分数、百分数、比、除法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但是学生的思维特点,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不断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思维特点,需要具体的数量参与才能正确地进行解答,所以,将解决问题的起点设在新旧知识的复习关联中.如复习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比的关系等,通过练习迁移、沟通强化,以及有针对性的对比练习,进行教学干预,释疑解惑.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大部分学生对于解决这一类百分数实际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

① 如果题目中有具体的数量,就可以直接解答.

② 如果题目没有具体数量的,可以采用假设的方法,看作是具体的数量,然后根据这几个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等问题.

③ 分数、百分数、比都可以表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 在共享中习得方法

从学生在测试卷上给出的解题思路不难看出,学生的思路可谓五花八门.这些从学生中衍生出来的、闪烁着学生智慧火花的方法,恰恰是行之有效的、通俗易懂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位哲人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换完后依然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交换之后,我们就各有两种想法”.课堂上这些方法的展示、分享和交流,丰富了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提高了对分数、百分数和比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3. 在练习中形成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数学技能,然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巩固练习的设计,就在于训练学生思维,重在引导学生在习得方法后,进行及时消化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设计既有对问题思考过程的回顾,也有对新方法的运用,更有对这些错例的原因分析和反思,到底是什幺原因导致了这些错例的发生,学生在经历了复习、应用、改错、练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5 实践再反思

蹲下身来看儿童,一次不经意的个别辅导,引出了一次有效的教学活动:暴露错误、探究错误、体验错误直至改正错误.这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课程视域的作业思想,不仅强调作业的个性化、目标性、系统性,还基于学生作业结果进行反思和再设计,体现了“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的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思想.后续的学情后测结果显示,本文开头的那位同学,对于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已经融会贯通了.

学生的学习错误,原因何在?是知识理解方面的漏洞,还是思维特点使然?是因为学生欠缺解决办法,还是因为课堂教学指导缺位?他们在面对某个问题时,可能会怎幺思考?可能会采取什幺策略?能否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行动的方向?教师唯有将原因分析透彻,把准病症脉搏,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教学改进方能一矢中的.

参考文献:

[1] 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