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卫明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数学辅助解题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关于解题工具如何发挥作用,目前还缺乏详细的介绍.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辅助解题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视为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线段图的作用来解决小学数学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构建模型来分析线段图如何解决学生的难题.研究表明,线段图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关键词:数学;辅助解题工具;问题解决模型;线段图

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既能考验其思维能力,又能提升其表达能力,这也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主要原因在于小学中低学段学习时,大部分学生没有较多的词汇量,阅读能力也非常匮乏,针对情景问题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较低,因此无法深刻理解题目的内在含义,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梳理题目中的条件和数的意义.因此,必须增强学生运用几何直观描述问题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数学模型意识.采用线段图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题目中所含信息量的数量关系,并学会更加直接的解题方式.

1 线段图对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1.1 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之一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不仅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灵活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科目学习中,问题是其核心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不断寻找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提升探究能力.陶行知的思想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当前环境下,教师必须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数学公式和定理,同时理解图形和数字文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激发更多的解题思路,从而顺利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1.2 能够激发学生的解题思路

线段图在解题的过程中,只充当模型图的作用,利用线段图参与教学,在数学学科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主要是通过制作线段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数学问题中信息之间的关联.这种模式能够将题目中的含义以更为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首先,想要理解数学题目,大多都要通过题目中的文字信息,这种文字信息常常会干扰小学生的解题过程,使其无法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字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而采用线段图的模式,成功地将文字转化为图形,能更直观地呈现数字的含义,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其次,学生虽然没有接触到代数和方程等较为复杂的数学题型,但通过线段图,他们可以了解变量的结构,便于整理和分析,从而找到更好的解题方式.这为学生日后探索新的数学思路奠定了基础.

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应用线段图的有效策略

2.1 激发学生运用线段图的意识

首先,问题情境的模式可以通过教师的创造,让学生深入融入到问题情境中,分析各个题目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这种对比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线段图表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图.小学数学所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较为基础的,所以在数学解决问题时,常常都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这一点,将小学数学和小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借助线段图的作用理清数量关系,这样就可以把数量关系、生活和线段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采取几何直观的意识去解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的独有魅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线段图让学生了解题目中所蕴含的所有信息,通过对于线段图的数量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题目的含义,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设置线段图教学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图.长期的经验积累会让学生积累数学模型经验,教师鼓励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把线段图的含义进行解释说明,引导学生主动理解线段图中的数字和符号等,并进一步将线段图中抽象的含义加以说明,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线段图中各个部分的组成意义.

2.2 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为使学生尽快理解题目含义,常采用直接绘制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然而,分析数学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可能无法教授学生绘制线段图的方法,导致学生在实际解题时无法迅速绘制相应的线段图.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让学生遇到数学难题时能够主动想到绘制线段图,并掌握规范的线段图绘制方式以便应用.

2.3 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发展和培养的重点目标.因为大多的小学生都认为数学学习比较困难,所以根据这一点,教师要恰当地利用线段图简化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进行枯燥的题型训练,不能够真正地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改善.小学阶段教学中采取数学思维模式是首要的一点,这个时期学生对相对复杂的难题可以采用线段图的模式,这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动.

2.4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准确判断解题方法,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清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相对匮乏,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往往难以理解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此时,线段图就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直观的表述形式,从而有效地解决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的问题,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转换为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更好地构建数学学习模型.众所周知,数学应用题中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数量关系,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题的内容,学生必须将复杂的文字转换为数学信息,才能正确地解答题目.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线段图的模式进行解题,将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进行转换,让学生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然而,在使用线段图解决问题时,如何将文字转换为线段图是学生面临的最大难点,需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每一条线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点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重点和难点.

3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实际应用

3.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数学难题适当地引入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线段图.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为出发点来创造学习模型,并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实例来解决数学难题,从而更好地构建线段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造并不仅仅是将多个问题简单地串联在一起,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关注到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有效地融合数学和生活,才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建模意识,灵活地解决数学难题,教师也可以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创造数学模型.

3.2 合理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学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过程,恰当地利用线段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容易解决数学难题,特别是针对一些涉及距离的问题,线段图的作用更能发挥出来,有效帮助小学生解决难题.线段图具有更加具体和直观化的特点,在数学距离性问题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时,如仅是单向灌输知识,未能创造使用线段图,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反之,通过思维转化,运用简单的线段图,学生的空间意识得以增强,同时培养学生的线段图思想.

3.3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建模引导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论接受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面临较大困难.在这种学习状况下,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小学教师必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理解线段图的含义.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创建线段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别指导.此外,还应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容易引发其兴趣的事物来构建数学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4 通过合作交流进行建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线段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提升协作能力.此外,交流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表达想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线段图,营造课堂氛围.在彼此帮助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线段图思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线段图解题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数学难题,养成利用线段图解题的习惯,有助于小学生梳理数学解题思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成绩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探索创造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各个题目之间的变化关系,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

参考文献:

[1] 王治才.构建利用数学辅助工具的问题解决模型——以线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为例[J].数学之友,2023,37(5):42-45.

[2] 徐正林.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2(40):90-91.

[3] 叶润霞.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6):89-91.

[4] 吴红梅.利用线段图巧解应用题——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