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华

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有时候却并非自我认知的那样理所当然。更重要的是,司空见惯背后蕴藏着事物变幻和演进发展的基本动能。如果理解众多司空见惯背后所存在的悖论,就能发现颠覆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原来并非我们所想象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鸿门宴”部分,是中国两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鸿门宴”叙述了秦朝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都咸阳郊外的鸿门(地名)举行的一次宴会。故事以刘邦赴项羽营地请罪为核心,以刘邦集团斗智斗勇成功逃离项营,项羽错失斩杀最有力竞争对手而结束。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后世根据“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衍生出大量的文学、戏曲和影视作品等。直至今日,“鸿门宴”仍然被收入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启迪了几代人的智识。

“鸿门宴”的故事给了后世很多的咀嚼和演绎空间:或感叹项羽的“贵族操守”“妇人之仁”和“优柔寡断”,或赞佩刘邦的“勇敢机智”和“权变智谋”,或点评其中的樊哙、范增、张良、项伯、曹无伤等人的性格能力特点,不一而足。长期以来,“鸿门宴”也已形成大家司空见惯的俗语,主要是指不那幺令人愉快或者不怀好意的宴会,“赴鸿门宴”也用于比喻使人处于一种极其危险的境地。

然而,我们对“鸿门宴”的理解和在日常语境下的运用真的非常恰当吗?“鸿门宴”所比喻的危险和艰难境地真的那幺糟糕吗?从历史事实来看,刘邦成功逃离“鸿门宴”,实际上是在项羽最有可能诛杀自己的时候脱困,从此,刘邦彻底与项羽集团决裂,走上“楚汉争霸”的道路,经过4年左右的艰苦战斗,消灭了项羽集团,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自己当上了皇帝。所以,从刘邦的角度看,“鸿门宴”过程虽然凶险,但却预示了对自己最好的结果。

我们常会认为,“鸿门宴”好像不那幺令人愉快,好像非常凶险,岂不知,通过逆向思考却发现,至少对事件的另一主角而言,鸿门宴根本就是大大的好事。后世使用“鸿门宴”一词,多用其“贬义”。需要提醒的是:剥离大家对鸿门宴司空见惯的理解,鸿门宴的真实意境却是极其危险境地下的急剧反转,预示着巨大的成功和美好的结果。逆向思考让坏事发生了彻底转换,变成了好事。原来,司空见惯并非我们所想象。

颠覆之后的闪亮结果

人们对“屡战屡败”这个成语可能并不陌生,意思很简单,只要战,就必败无疑;无论战多少次,其结果总是败。“屡战屡败”反映的是实际能力和主客观条件等与达成胜利目标之间的差距巨大,甚至可能短期内难以消弭;更反映出一种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的悲观情绪。这个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如果人们习惯于“屡战屡败”这一成语及其常规用法,恐怕不会觉得这个成语有什幺特别之处。但是,如果将“屡战屡败”中的“战”和“败”简单对调位置,其语境就完全不同了:“屡败屡战”反映的是一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顽强意志。

关于“屡败屡战”的原始出处,有各种说法,几乎都与清朝中后期的名臣曾国藩有密切关联。主要说法如下:一是杨树达先生《汉文文言修辞学》中记录先辈传闻,说曾国藩因事参劾李元度(曾经是曾国藩幕僚和好友,后来成为满清重臣,曾国藩家族姻亲)的奏折,被幕宾将“屡战屡败”修改为“屡败屡战”,以缓和对李元度的弹劾力度。二是中国台湾教育研究院2012年《成语典》修订本解释其出处为:相传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屡吃败仗,曾国藩上书朝廷,言及“屡战屡败”(何时?因哪些战役失败?则又有多种说法),经李元度或其他幕僚家臣更改为“屡败屡战”,以显示其奋勇无畏的作战精神,并因此而未被清帝怪罪,并得到朝廷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唐浩明先生在历史小说《曾国藩·野焚》中,借李鸿章之口说是郭嵩焘拟稿,而经曾国藩修改。当然,也有学者考证后认为,现存曾国藩奏折中根本没有“屡败屡战”一语,各种说法可能均是民间传说和附会,目的无非在于赞赏曾国藩在逆境中的机智和不屈不挠,也折射出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交战过程中所处的复杂而压抑的清朝官场生态。

简单四个字的组合,只是调整了关键字的顺序,其含义则大相径庭,其效果也迥然不同。司空见惯的处理方式中蕴含着循规蹈矩和平庸,换个角度,对司空见惯的处理方式作出改变,顿时迸发出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挖掘巨大的变革动能

其实,只要略作整理,就不难发现,很多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好像并不是那幺回事。例如,人们习惯于认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表达的是一种不拘与俗世规矩,追求实质真理的洒脱无羁的态度,但实际上,这句话的出处后半句还有“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本义是在警示要遵守规则和道理,而司空见惯的理解可能恰恰是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废事的邪见。还如,人们经常引用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来激励勤奋刻苦,岂不知,爱迪生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更重要”。再如,人们时常吟诵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并结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劝学,勉励奋斗不息,不负韶华,然而,《庄子·内篇·养生主》全文却明明是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强调的根本不是为了求知而奋斗终身,反而是倡导顺其自然。

看来,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其实是误解、错误、歪曲、选择性理解、脱离本义或本质等,当然,也可能是随着时代演进而“赋能”,甚至是颠覆性的“赋能”。如果这个基本判断成立,那幺,其背后则蕴藏了巨大的人类思维和行动空间。如果能够以怀疑论的态度看待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容易激发巨大的变革空间。

在现代公司治理领域,董事会这个机构设置大家都司空见惯了。但是,如果现代公司不设置董事会可以吗?拓展开来,现代公司可以不设立监事会、股东(大)大会等公司治理机关吗?这里涉及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构造原理。其实,如果深入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各国立法及实践就会知道,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上述问题的答案原则上是肯定的;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至少从立法论角度看,答案也是肯定的。理论和道理其实很简单,在公司自治、自由和效率目标下,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要义在于权力分层和监督制衡,只要能够满足这样的精神实质,何必在乎多设、少设或不设哪些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机关呢?

在当代公司组织管理领域,科层制构造是常态,是自从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诞生以来的常态,大家最常见的是“总裁-部门负责人-处室负责人-普通员工”这样或类似的科层制结构。所以,当一些创新型组织变革模式出现时,尤其是当所谓“消灭中层”,“蛛网型”组织构造不断涌现时,人们不禁感叹:司空见惯并非天经地义啊!而突破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的结果往往是能够因应新时代新业态的要求,激发更大的组织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对司空见惯的“颠覆”,其实就是创造和创新,就是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就是效率的重要源泉。国民经济寻求结构调整和增长动能转换,市场主体寻求业务转型、效率提升和跨越式发展,个人寻求争先进位、事业发展、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实现,归根结底,其基本路径可能就在于打破常规。所谓“不走寻常路”,甚至“让别人无路可走”的竞争策略,不是没有深刻的逻辑基础。

当然,不是所有颠覆司空见惯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也不是必然会成功的。这里涉及复杂而具体的颠覆对象的选择,时机、方法、策略等的权衡和选择。在颠覆之前,一定要深入考虑“存在即合理”所具有的辩证价值,因此,对个体和个案而言,不讲规律和科学,不讲基础和条件,不讲技术和策略,坚持不顾一切羁束,坚持打破一切常规,那又成了莽撞和无知,为变革而变革,则无异于“盲人摸象”或者“刻舟求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