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设计岗,优化机械设备


  关于周益天,业内普遍认为,他的职场发展道路存在一个重要分水岭,以“加入海洋石油柔性管道新产业”为明确界限。在加入新产业之前的十几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机械开发,专注于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而加入海洋石油柔性管道新产业后,他则以机械设计的专业经验为支撑,撬动了关于柔性管道内骨架的更多可能。
  周益天强调,他热爱设计,看到机械性能优化后的状态,看着一个个被落地的新型工艺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这些都让他痴迷且满足。
  “这与岗位的级别无关,在北京洋旺利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北京洋旺利新”)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我从助理工程师一步步被提拔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负责的事情多了、杂了,但本质从不曾改变。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我工作的初衷和目的就在于优化机械设备。”周益天这样说道,“不管是提出一种基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的轧制力预报模型,衍生不同钢材在多机架连轧机中道次分配的计算模型,还是建立自适应、自学习模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促成更优性能机械的落地。做设计的人都知道,没有最好的设计,但一定有最合适的设计,‘凡是能为机械赋能的都值得被保留’。一直以来,我持续践行这一想法和初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才打造了满足市场需要的适配设备,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周益天

  在北京洋旺利新任项目部长期间,周益天负责了三强450轧机AGC改造、吉林华信三机架连轧、唐钢东海特制钢1450光整机等项目。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他以“赋予机械更优性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入探索,广泛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和看法,围绕误差值大、分配不合理等诸多痛点展开系统摸索,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后,最终将轧制力预测值初始误差值压缩到10%,维持轧制力预测值5%误差的精准度,在满足轧制规程分配规范的同时,合理匹配各机架负荷,最终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入新产业,铸就更多可能


  “大概是北京洋旺利新已经没有周益天大展拳脚的可能了,所以他马不停蹄地迎向下一个挑战。”这是业内前辈对周益天转行选择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周益天从不是一个愿意装在套子里的人,他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所以充满青春活力。
  周益天坦言,自己热衷于创新和挑战,而选择海洋石油柔性管道产业、加入舟山洋旺纳新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他表示,随着陆上油气资源锐减,油气资源的开发越发依赖于海洋,这就意味着,与海洋集输油气相关的柔性管道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可能,前景可观。另外,周益天综合评估自己过去多年在机械设计中的经历,认为两者呈现出高度适配的状态,最终他选择进入海洋石油柔性管道这一新型产业。
  进入该领域后,周益天便积极投身海洋石油柔性管道产业。他优化了海底输油气管道的内骨架设计,并成功推出了内骨架强度测评分析、海底管道铺管材料管理系统等诸多软件,这些创新设计相继申请了专利和软件着作权,并应用于公司的产品上,使公司获得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周益天不但发现和改进了一种海底输油气管道内骨架,还强化了管道的抗压性、耐腐蚀性、弯曲度,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周益天研发的软件可以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完成对所需数据的自定义采样和录入,大幅提升了内骨架强度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回顾过去,周益天直言,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初期,他们需要先打样,然后围绕各类参数进行修正,不断展开试压、抗拉、易弯曲性等测试,确保达标。中期,他们需要落实好焊接测试,确保断后焊接率等于或高于行业要求。“即便所有的测试都通过了也未必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在实际项目中,我们经常遇到客户需求与行业要求存在偏差的情况,面对客户在抗压或抗拉上的更高要求,我们需要固定原料,在加工程序上对抗压钢带进行退火操作,确保每个细节都达到客户的标准。显然,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只有不断测试才能得出最终的参数。”周益天说,“我们曾经连轴转一个月,就为了得到精准的抗压参数,而这还只是客户要求的一个参数而已。”
  努力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周益天带领团队成员在满足一个个客户要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和团队的提升。未来,周益天会将内骨架的应用扩展到内陆输油管道、地下管道、天然气管道等产业,让内骨架的价值最大化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