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鹏

进入专栏之前先回答一个问题。一个读者写信问我,为什幺喜欢开玩笑,在他看来,理财专栏应该充满了账单和所谓的干货。我虽然知道他说的完全不靠谱,但真的不知道如何回复他。不过最近,我找到了一个答案。

丹尼尔·卡尼曼的合作伙伴阿莫斯·特沃斯基,是和卡尼曼一样伟大的行为经济学家。他在1996年因患癌症去世了,要不一定会和卡尼曼一起获奖。

在特沃斯基去世的前几天,他的儿子问自己要怎幺过以后的日子。特沃斯基说:“你应该不断和我开玩笑。你看以色列人的历史都是玩笑组成的,而那些正经八百的干货都没流传下来。你不断和我开玩笑,以后就会记住我。”

回到正题上来,记载这个故事的人理查德·泰勒,也是个行为经济学家。他研究得比较精熟的领域是所谓的“禀赋效应”。这幺说听起来很难懂,大概的意思是,人们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别人的要好。即使是同一件东西,在自己拥有后的价值也比拥有它之前上升了不少。

人们并不是对自己拥有的所有东西都保持一致的禀赋效应。例如那些更富想象空间的东西,人们会认为自己拥有和别人拥有的价差极大。而越是拥有确定市场价格的东西,禀赋效应越微弱。有确定价格的东西里,最明显的就是钞票本身,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手里的100元票子会比别人的更值钱—如果他精神还算正常的话。而性伙伴,由于其神秘感递减,在一段时间后,其性价值也会出现递减,所以性伙伴的禀赋效应几乎是反向的。

让人充满想象力的东西有什幺?比如说股票,还有人们哺育的小孩。这也是为什幺有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这只是说明人有这种特性,并不体现作者的男权倾向)。

在这方面,美国的杰克·尼奇和澳洲的约翰·辛登做过试验,他们用的试验标的是彩票。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人每人发了一张彩票,在试验结束后,彩票有可能获得几十美元的代金券,而彩票的期望值是3美元。另一组人,他们每人得到3美元现金。试验人员问两组人同样的问题,你们想要钱还是彩票。80%拥有彩票和70%拥有现金的人都愿意保持现状。

这种禀赋效应的现实版我也见过,我参加了一个婚礼,新郎为每个参加婚礼的人买了一张彩票,并祝他们中奖,来宾们基本都很满意。当他们拥有彩票后,顿觉那张彩票的获奖概率大增。

这种禀赋效应是人们的一种原始本能,大脑分泌的某种物质让人们误以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好,这就减少了人们对所拥有东西调换的可能性和频率,也降低了人们的焦虑感并节约了局部社会的摩擦成本,从而形成路径依赖。

客观来看,禀赋效应是非理性的,比如它给人们投资理财带来的困扰。一般人都会认为自己买的股票比别人所持有的股票上涨可能性要大。而这种心态让投资者很难在股票市场上改正自己的错误。

禀赋效应增加人们的路径依赖感,这种事对个人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比如有的人即使挣得极少,在面临职业更换聚会时也表现得非常谨慎,最后因为对麻烦和陌生的恐惧而放弃机会。

但从另一方面讲,这种被禀赋效应加强的路径依赖对社会的稳定是有利的。已有资源更少、收入更少的公司人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好过客观情况,这使得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那幺高,而且加强了整个社会的平均职业感。所以,那些收入超过平均水平很多的公司人应该对别人更好一点,而不是傲慢地对待你周边的人,因为,你正在享受他们的路径依赖红利。你拥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并不全是竞争胜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