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特约记者 刘建华

企业设首席质量官惹争议

◎ 文 《法人》特约记者 刘建华

“最好是副总级别,还要有一票否决权”,听起来,首席质量官和首席法务官走的是一个路径,只是这个突如其来的“官”真的能为企业质量风险增设一道防线,还是只是有关部门头脑发热后的昙花一现

“这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CQO—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证书’。”胡威拿着不久前获得的证书自豪地对记者说,在公司里自己已成了唯一和CEO就质量问题对话的人了。

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提出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拟到2020年,全省中大企业全部实现首席质量官,整体提升“广东制造中”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早在一年以前,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已培训了2142位首席质量官,在900余家大中型企业任职。

首席质量官,最引人关注的是其在质量方面拥有“一票否决权”,同时也是质量问题“第一责任人”,可谓是权力和责任都非常大,然而,对以“盈利为目的”的大部分企业而言,首席质量官真的能实施一票否决权吗?会否因此成为企业质量事故的“替罪羊”?

“首质官”企业动力不足

“我们首先在广东省名牌企业中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对于企业而言,首席质量官仅仅是一项鼓励性而非强制性措施,因此只能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地推进!”广州市增城质监局副局长钟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已在全市286家具有生产许可证、3C企业和重点监管产品企业都已全面推行。

2013年12月,广州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的精神,广州市质监局正式印发《关于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通知》,增城市质监局借助这个平台,按照“企业自愿、政策鼓励、强化服务、严格培训、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推进组。

增城市质监局从统计局获得的企业名单中显示,增城规模以上企业共有871家,但经调研核实发现,以牛仔闻名的增城新塘镇,牛仔服装洗水、漂染行业、纯来料加工企业、一企多照等情况约占有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50%,具有自主产品和品牌的企业也仅有一半,为了保证试行工作的顺利推进,先在286家重点工业企业中实施。

钟华坦言,首席质量官在部分企业中确实没放在重要位置上,而且有部分管理也是敷衍的态度应付。“我们只能不断在派工作人员去给企业管理层做思想工作,直到他们接受为止。”增城市质量管理科长告诉记者,他们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座谈,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查找困难和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企业负责人对推进首席质量制度的态度,摸清了企业在推进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后,分期分批召开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动员会,积极向企业宣传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意义,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问题分别寻找对策,经过工作组的努力,接近三百家重点工业企业都专门设置了首席质量官。

胡威所在的增城市奔马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摩托车的企业,每年出口摩托车20多万台。30岁的胡威在该企业工作已经8年了,从最基层的生产线工人做起,现在已是质监部经理,去年年底,公司接到质监局的通知后,被公司派到广州市质监局学习,取得了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证书,今年年初被公司正式任命为首席质量官。

“我被任命为公司的首席质量官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在公司里工作了八年,对各个部门又比较了解;二是,我一直从事质检工作,对质量检查非常熟悉。”胡威说,摩托车直接关系到驾驶人的生命安全,质量问题是大问题。如果仅仅是颜色外观等问题的话,一般交代相关部门处理便可以,但一旦涉及环保、功能、安全等问题,他必须要向企业高管反映。

“胡威作为公司首席质量官,目前他的建议可以直接向我汇报。9月份开公司工作会议时,我将建议首席质量官的建议将直达公司决策者。”增城市奔马实业有限公司CEO李坤逢对记者说,尽管民营企业作为一个营利企业,但质量好坏关系一个企业的生命长短,他相信公司管理层可以接受首席质量官的建议直达决策者的这个建议。

责任与权力恐难对等

广东省拟到2020年前,在全省工业化规模化企业、各地级市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省级名牌企业中极力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有关专家指出,在企业内部设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有利于加速推动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倡导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理念,提升“广东制造”核心竞争力。

早在2013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在食品和消费品生产企业中率先实行“产品质量状况主动报告制度”,并由质检总局培训了首席质量官2142人,在9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首席质量官,而且要求在大中型骨干企业推广设立首席质量官。

“首席质量官”,简称CQO,将全面负责本企业的各项质量安全工作,全面主持本企业质量安全和考核工作,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并对企业质量安全承担“第一责任”。

钟华告诉记者,大部分企业的首席质量官都是由品质部经理担任,部分还是副总。质监局希望首席质量官是由企业高层担任,不仅仅是代表该公司的重视程度,而且还是企业中的第一质量负责人。

胡威在其公司原担任质监部经理,而记者走访的另一企业博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质量官则直接由执行总裁饶启琛担任,广东、浙江、山东等各分公司的首席质量官为品质保证中心经理。

广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质监官员对记者说,在此之前国家质监总局实行“产品质量状况主动报告制度”以及现在“首席质量官”都是建立在对企业完全信任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是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

每一个企业都冠冕堂皇地高喊把质量视为第一生命,可事实上,无论是“三鹿”奶粉事件还是最近过期鸡肉事件,从众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有几家企业是主动报告的?多数是媒体记者报道出来的,他们的首席质量官或者质管人员难道会不知道吗?

知名评论员郭文斌说,不良企业如果存心要在质量上做“坏事”,怎幺会主动报告?因为一旦“阴谋”败露,就是“死亡之日”,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只有千方百计瞒报,而不会主动报告。至于“首席质量官”,虽然对企业质量全面负责,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但他们却是企业聘任的,即便是有质量问题,敢说出真相吗?最大的可能是,他们会和不良企业沆瀣一气,共同欺骗消费者。等到事情败露之后,却出来承担责任,这可能会使真正的“幕后主使者”逍遥法外。

而事实上,胡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如果当质量问题和企业利益遇到冲突时,他会尽量把质量问题带来的危害反映给高层,但绝对不会违背原则,不能超出底线。”CEO李坤逢也表示,只要是首席质量官提出来的质量问题,决策层一定会认真对待。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企业质量首席官都表示,真正实施“一票否决权”几乎是不可能的,自于受聘于企业,不能真把自己当“老大”。

前述质监官员说,企业产品质量监管是质监局的工作内容,而寄望于企业自律,从本质而言,实行“产品质量状况主动报告制度”是一种监管懒政,是一种不作为,而“首席质量官”恐怕充当了企业和监管的双重“替罪羊”,等到“出大事了”,则将责任全部推给“首席质量官”,不仅企业可以平安无事,而且监管部门也可以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