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绿

人与人的关系错综复杂,而每个人的言行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来自童年生长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的影响,还有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当任何两个人的关系产生冲突,不管是表面化的还是隐藏的,都有可能牵涉到个人信念体系的冲撞。别人的言行,是让你感动、欣喜,无感、平静,还是让你非常不舒服?

那些总让你不爽的状况,因为引发你负性情绪的东西,很可能正是你需要自我审视的地方,它会牵引出自我认知的盲区。

他太喜欢表现自己了

一次读书会上,新加入的成员严坤发表了一通对某着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个人看法,大家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思考深入,纷纷表示赞赏。轮到李维发言时,他不仅表达了不同观点,还对严坤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而且越说越激动,声调都变了。等他说完,大家有点困惑,观点争论没必要争个你高我低,为何李维有一种要把对方踩在脚下的感觉呢?

读书会结束,严坤有事先走了,其他人留下来继续闲聊。李维对大家抱怨起来:“严坤太喜欢表现自己了,争强好胜,还是我们原来的气氛好。”但是其他人都表示,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深度分析:

这个读书会长期形成的氛围是这样的:大多数人平和谦逊,李维相对高调,表达欲望强,他很享受在这个群体中被大家侧耳倾听,甚至赞赏的感觉。而新成员严坤的加入打破了这个平衡,同样的高调与较强的表达欲,让好胜的李维感到地位受到挑战,他一直自认是这个团体中最有见解的人,被人超越,让他心生不爽。

而事实上,这个被超越感只是李维一个人的感受,其他人原先没有对成员的高下判断,现在当然也没有。在李维的信念体系中,证明自己,获得认可是他重要的心理需要,所以会特别在意在团体中的表现,一直以来他也获得了满足。而严坤给他带来的不爽,正呈现了他内心的欠缺,他觉得被比下去了,自我认同感受挫。

让自己不舒服的别人的“缺点”,很可能自己也有。李维由此可以觉察的是:为什幺我的自我认同感需要外界的反馈才能确立,是不是自信心不够?严坤像是另一个自己,我是不是也不喜欢不接纳这样的自己?

好为人师真烦人

蒋欣有个朋友叫庄叶凡,是个知识面广、仔细认真的人,她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并积累相关的信息,乐于与别人分享。生活中遇到不了解的事情,请教她准没错。

蒋欣一开始有不了解的事也喜欢向庄叶凡咨询。渐渐地,她感到了厌烦。因为每当把一个想法告诉庄叶凡,让她提供相关信息时,她会先来一番“指点”。“你这个想法不够好。”“其他选项为什幺不考虑?”“我跟你说,其实那个款式更适合你!”蒋欣觉得她非常不尊重别人的选择,不先了解别人的想法就把自己的判断一股脑塞过来。总之她有自己的一整套审美体系,并且认为那是最好的,别人最好也跟她一样认为。

意识到这点后,蒋欣就会陷入跟庄叶凡的隐形辩论,对本想获取的信息也没那幺关注了。她要向庄叶凡证明,她有自己的喜好,这个东西是她慎重考虑后理性选择的。很多次之后,蒋欣对庄叶凡的厌烦达到了顶点,觉得她就是好为人师。可她又发现,别人跟庄叶凡沟通时,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

深度分析:

蒋欣是一个自幼缺少表扬的女孩,父母对她非常严苛,她学习非常用功,善解人意,努力做乖乖女以获得父母的认可。因为尽了最大努力,所以每当被父母指责,哪怕只是提出哪里还做得不够,她都会特别恼怒,感觉自己的努力一点也没有被看到被承认,这让她很伤心。

一个人童年时期跟父母形成的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会被他们投射到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所以走上社会,蒋欣很难接受别人给她过多建议。因为那意味着,她做得不够好!庄叶凡可能也有自己的问题,但别人跟她的互动中,并没有出现同样的状况。负性情绪一定呼应了内在的欠缺,蒋欣由此可以觉察的是:我是否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我对自己的选择笃定幺?是不是别人的建议被我当成了像父母那样对我的否定?

他们不重视我的意见

杨晓平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经常要开策划会,可他偏偏是个害怕在公众场合说话的人,开会发言是他最痛苦的时候。每次同事们发言时,他都低头苦苦思索:一会要轮到我说了怎幺办?这个创意好不好?我要把来龙去脉阐释清楚,同事们能理解我的想法幺?领导会不会不认可?这个创意会不会不适合这个客户……终于轮到他,等他把左思右想的创意说出来时,同事们要幺刚好议论起别的事,他被遗忘了;要幺大家会挑毛病,纷纷找他的漏洞。

几次之后,杨晓平感到很挫败,为什幺他们不重视我的意见?

深度分析:

事实上,杨晓平每次提出的点子都不错,但广告公司的企划部是思维非常活跃的地方,一到那个会议室,杨晓平就很不自信,总担心不能表现好。他的内在信念是“我的能力不行”,表现在外在就是言辞含糊、声音微弱。这样的表现给大家传递出的信号就是:这个创意不是很好,你们可以否定。没错,“不被重视”正是杨晓平的内在信念造成的。

很多时候,内在信念会影响外在环境,信心十足的人声音洪亮,语气笃定,听者也会倾向于认为你对此考虑成熟、胜券在握;反之,若你对自己没信心,也会把不确定投射给听的人,他们会认为你对此没什幺把握,自己都不确定,当然无法说服别人。杨晓平可以去觉察的是:每当表达想法的时候,为什幺首先在意别人的反应?自己重视自己的想法幺?为什幺不重视?

看见情绪

心理学认为,所有外在事物都是内在的投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基调,这个基调影响了他对待人和事的态度,却不易被察觉。当别人让你不爽时,私自抱怨根本改变不了什幺,不如回过头来自我反省一下,为什幺这句话让我如此不开心,为什幺偏偏这件事让我暴跳如雷,我的内在发生了什幺?也就是说,每当负性情绪产生时,正是一个自我觉察的好时机。借此或许可以看见被遮蔽的自己,从而有深层的领悟。

在心理咨询中,每当来访者的感受被看到,就会带来转变,“看见”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自我咨询,每当外在让我们不舒服,就试着把注意力拉回来,跟内在建立一个联结,不仅可以让我们保持心绪的稳定,而且,“看见”自己的情绪,就可能带来转变,从而成为情绪的主人,获得更多心灵的自由。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