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一定要有结果吗?如果抛却目的性、功利心,以孩子的视角去看猴子捞月这个故事的话,3只猴子一起在黑夜里玩捞月的游戏,是多幺快乐呀!

2019年,自称内心柔软、外表威武的“90后”女汉子张俊杰凭借绘本作品《猴子捞月》,摘得第九届“信谊图画书奖”图画书创作奖桂冠。这是时隔三年,这个奖项再次颁出的首奖,此前多次空缺。这个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充满幻想,喜欢动手研发一些有意思的小东西的姑娘,给孩子们诠释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幻想的古老故事。

我的黑夜是浪漫和充满奇思妙想的

我本身是特别喜欢幻想的人,这本书本来是打算送给自己的,所以这本书融合了很多我童年的故事。通常情况下,小朋友都比较害怕黑夜,但是,我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带着我在夜间看星星,在稻田里抓青蛙,童年的每个夜晚,发生的都是有趣又奇妙的故事。而且小的时候,父亲总会在夜晚给我讲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我的思路。所以我在童年特别喜欢夜晚,充满了对夜晚大自然的幻想,我也希望能借这本书告诉每一个小朋友,黑夜不可怕,每一个夜晚都可以是浪漫又充满奇思妙想的。

这是一个对传统故事《猴子捞月》进行了新的编写、绘画,试图带领孩子们和猴子们一起冒险、一起勇敢追光的故事。书中猴子们为了“光”的梦想不停地尝试,不停地探索,乐于为实现梦想发挥各自的才智和能力,团结合作,即使失败了也不气馁。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和它们一样为了梦想努力拼搏,享受每一个“追光”的过程。

打破常规的,不一定是新工具

创作这本书最难的就是怎幺打破常规,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法。最开始画时,总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试过很多的创作手法,蜡笔、丝网印、水彩……但都不满意。这个故事是根据传统故事改编的,我想要融合一些传统的元素在里面,但是我又不想用纯水墨式的。试了很多办法之后,发现马克笔更能表达我的想法。

马克笔是现代产品,具有丰富的色彩,不同色彩搭配叠加又会变化出新的色彩,对于画手来说,马克笔也更好控制,可以表现出我想要的中国画那种写意的感觉。同时我吸取传统文化中剪纸技艺,将猴子的造型设置为剪影,也更能表现野外夜晚,视物不清的实际情况。市面上最普通的马克笔,白纸,黑水笔,通过新方式的组合,也会产生新的效果,有时候突破自己也不一定非要研究新的工具,可能就是最简单的工具,换个思路就可以了,这也是我通过画这本书获得的启发。

阅读也一样,虽然这个时代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古老的阅读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突破。比如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用比较的方式来读——结合课本进行比较,看看这本书和课本中猴子的数量有什幺不同,捞月的过程有什幺相同,有什幺不同,这些都是引导孩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方法。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渴望变成大人,所以会偷偷地模仿大人的行为,比如穿大人的鞋,用大人的东西,所以在亲子共读时,父母也可以打破常规,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上,让孩子更有主动读的意愿。比如我小的时候,我父亲有时会说:“今天爸爸不讲故事了,今天你来做大人,换你给爸爸讲故事吧。”每每到这个时候我都特别兴奋,好像自己变成了大人,特别开心地讲自己的故事。而且因为想着有机会要自己讲故事,在之后听故事的时候也会更加专注,还会自己主动去读新的故事。

阅读和思考是好朋友,阅读和想象也是好朋友,所以,当读到有意思的情节时,引导孩子大胆地想象,把一本书变成属于自己的书,也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一次阅读,更是一次游戏

我设计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希望阅读和游戏一样有趣。比如我画了3只猴子:老猴子、大猴子、小猴子,文中对3只猴子的分工进行了不同的描写,但是没有明确地指出。每只猴子都有符合人物形象的特点,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进行互动,问问他通过观察能不能分辨谁是谁,从而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比如有张图,老猴子抬头说:“看!月亮!”通过观察比较,很容易就发现哪个是老猴子,从而再结合后面的文字和图画对猴子们的不同身份进行推理。

绘本是首尾相呼应的,以寻光为开头,在结尾的时候,虽然“月亮”没了,猴子们都回家了,但是在最后的插画中,一只猴子又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认为猴子们真的回家了,也可以想象他们开启了新的探险,而我在封面给出了我的猜想,他们蹲在山上,沐浴在月光中,画面温馨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