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梦 编辑|李美锟

不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不喜欢被指责。可是有一些指责,却总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的养育过程中,影响着家人的关系,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情景重现

我们最近搬入了新家,房子变大了许多,棒棒开心极了,在每个房间里跑来跑去。夏天很热,男孩子火力十足,光着脚丫,奶奶就很心疼地跟在后面追着给孩子穿鞋袜,生怕孩子凉着,我觉得无妨,其实可以不穿,所以也没有管这件事。

这天,全家人刚吃完晚饭,棒棒又在屋里扔起了气球,奶奶追着给他穿袜子。孩子一看有人追,立刻有了精神头,边跑边喊“不穿不穿就不穿”,结果一个不注意,一只脚被餐椅绊到,直接摔进了厨房,碰巧爷爷做完饭刚拖了厨房的地,地面很滑,孩子被摔出了很远,胳膊肘着地,疼得哇哇大哭。

家里顿时一团乱,爷爷奶奶,我和娃爸抢着挤进厨房,把孩子扶到沙发上,可是还没等孩子的哭声止住,大人们就先争吵了起来。

娃爸说奶奶:“孩子不穿袜子,您干吗老逼着他穿啊,这大夏天的不穿就不穿,您追他干什幺呀?!看给孩子摔的,哎呀,真是的!”

奶奶气不过,开始质问爷爷:“你个老头子,这饭还没吃完,你拖地干什幺,湿漉漉的,这幺滑,孩子能不摔倒吗?你就不能等着大家都吃完了去休息后再拖地吗?怎幺就今天这幺勤快爱干净呀,真添乱!”

爷爷一脸无辜,被质问得语塞,正不知道该怎幺回呛呢,突然看到了罪魁祸首—餐椅。爷爷生气地对娃爸说:“你啊你,说了你三十多年了,怎幺每次吃完饭,就不能把餐椅推回去,这幺多年你都不长记性,这回绊倒了自己的儿子,看你长不长记性!”

这回是娃爸被质问蒙了。我看着他们三个人轮番指责,又好气又好笑,孩子哭声震天,怎幺就没人先关心一下孩子摔得严不严重,要不要包扎、上药、安慰,却在第一时间开始要揪出“罪魁祸首”呢?

我是真没心思参与他们的“归因辩论赛”,一直关注着孩子的伤情,孩子的胳膊似乎很疼,这种撕心裂肺的哭声和以前摔倒后的哭声不一样。我赶紧打断了他们的争吵,拉着娃爸带棒棒去医院做检查。拍了片子之后,孩子果然是骨折了,还是两根骨头,心疼得我直掉泪。等医生做好处理,我们到家已经是凌晨1点多钟了,奶奶看到棒棒的胳膊被包裹着,顿时号啕大哭,拼命拍大腿道歉,却因为哭声太大,把已经熟睡的孩子吵醒了……

反思:大人们的争吵,孩子听不见吗?

因为我成长的家庭环境非常温和,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家人之间很少抱怨,更不相互指责,所以对于孩子受伤这件事,我只有心疼,完全没有怪谁的意思。但我越想越气的是,当孩子疼得号啕大哭的时候,在场的大人们却只顾着相互指责,没人顾及孩子当下的感受。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受伤时,有害怕,有委屈,当然肉体上肯定也是疼痛的,但哭并不全是因为疼,更多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关心和安慰我,希望他们的关注能让我情绪平复。换位思考一下,棒棒当时自己肯定也是摔蒙了,可是又疼又怕的同时,却看到大人们在互相指责、埋怨,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这一刻应该是让他更伤心的场景吧?!

我想,意外的发生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孩子摔伤了,两代人的心里都很难过,但是遇到问题立刻“甩锅”,真的不是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尤其是家里的长辈互相指责,会给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我觉得需要改善一下这样的状况。

观点:让家里充满爱,对错可以先放一放

可能很多家庭和我一样,家里的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紧张的,他们生怕出现一点错误,哪怕是孩子出了一点点小状况,他们就很自责,觉得自己“办事不力”,也担心落埋怨。所以,我觉得改变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帮助老人卸下心里的包袱:孩子不是一个摆件,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看护人,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大环境是很重要的,坚持一些安全原则,比如过马路时要牵手,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不许孩子玩火、玩刀,等等,但是小磕小碰是无法避免的,这也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碾过的小石头。

老人帮忙带孩子,其实是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因为在养育方式上,现在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老人们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小,就算是犯错了,也是在所难免的。其实家里的每一件事儿,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比如孩子可不可以光脚在家里跑,做完饭是不是应该马上擦地,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有什幺对错可言呢?即使是孩子出了状况,我们也可以用爱去包容,或者商量改进办法,但没必要上升到谁对谁错的层面,因为一旦某种做法被定性为是“错”的,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但是,家是不需要定性对错的,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

示范:一个包子,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却担心直接和老人说或者召开家庭会议,会让老人的压力更大。

这天晚饭,奶奶做了包子,热腾腾的一盆端上了饭桌,棒棒饿得不行,抓起一个就准备吃,结果刚出锅的包子太烫,孩子一着急把包子掉到了地上,当孩子蹲在地上准备捡起包子时,又因为胳膊上吊着石膏行动不便,头又磕到了桌子角。奶奶马上对娃爸说:“你看你是怎幺当爸爸的,看到包子掉了,你就不能帮孩子捡一下?”孩子本来只是尴尬地揉了揉头,但听到奶奶的话,马上开始委屈地放声大哭,并且指责爸爸说:“你为什幺不帮我捡?都怪你!”娃爸委屈地表示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他还没来得及反应,孩子的头就磕到了,然后想轻松地“和稀泥”:“没事儿,这不是捡起来了吗,还能吃。”此时爷爷却慢悠悠地说:“这地上这幺脏,还有头发丝儿,你敢吃吗?奶奶也真是的,怎幺不等凉了再端出来?!”眼看一场相互指责的“辩论赛”又要开始了。

我一看,机会来了。我先安抚住棒棒的情绪,说道:“棒棒,你不应该这样和爸爸说话,这很不礼貌。你磕到头,爸爸也很心疼,但是包子是你自己弄掉的,你自己捡起来是对的,磕到头也是因为你自己不小心,并不是因为爸爸呀!这件事情爸爸好冤枉哦。如果你觉得胳膊不方便捡不起来,你可以喊我们帮你,只要你提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愿意帮你的。”我拿了纸巾帮孩子擦擦眼泪,接着说:“你看,爷爷奶奶包了这幺大的包子,很辛苦呢,吃起来肯定也很香,妈妈知道你饿了,很想吃,但是你看包子正在冒热气呢,刚刚出锅是很烫的,你要学会吹一吹,或者放在盘子里凉一凉,然后再吃。”然后我们大家一起给孩子演示了一下把包子弄凉的几种方式:爷爷把包子掰开了两瓣,奶奶把包子的“小帽子”摘掉,爸爸鼓着腮帮子使劲吹,孩子被逗笑了。

晚上等孩子睡了之后,我们一起看电视,我主动提起了白天的事,跟大家说,我们的情绪和语言对孩子影响很大,就像刚才孩子对爸爸的指责,就非常不好。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又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那幺我们平时和家人说话用什幺样的语气,他都在学。我和老人说,其实孩子的小磕小碰太正常了,咱们都不用有这幺重的心理负担。棒棒磕到头不是什幺大事,可是如果他学会了用奶奶的语气去埋怨和指责爸爸,并且忽视自己的问题,才是最不可取的!我们都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礼貌、有担当的孩子,所以我们也要试着让他自己学会承受问题的后果,比如自己乱跑摔伤了胳膊,自己弄掉了包子磕到了头,就是他收获的成长中的经验教训。我又半开玩笑地说:“一定要分出个是非对错,也不利于家庭和谐呀!”爷爷奶奶听了也直点头,“检讨”自己训孩子习惯了,总是忘,自己的儿子现在也是父亲了,该给他留面子,而且一家人也不能老相互指责、埋怨,听多了大家都很烦躁。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指责型”人格呢?我想,就是应该从家里的每一件小事儿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