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意

“无论是创作神话人物形象,还是做玉雕龙,都一定要融入人的喜怒哀乐,有情感,有故事,才能打动人。”对不善言辞的郭石林而言,玉是他表达内心的重要工具。他希望,用作品去讲述一个又一个有关美的故事。

2018年7月,74岁的郭石林在央视演播厅参加《我有传家宝》节目录制,作为国宝工程的主创人员之一,他娓娓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重大的玉雕工程里那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说到兴起之处,郭石林还在演播厅的白板上现场作起了画,寥寥几笔,就将玉雕龙的身形、动作、神态勾勒得十分灵动。

演播台上的郭石林说起玉雕,总是活力满满。而私下里,他则是一个十分安静的人,写字、画画、唱戏、设计、雕刻,他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安静使他专注思考,也让他将喜爱的事业做到极致。

玉雕行业的“四大国宝”

1980年6月5日,《北京晚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宝玉何在》的文章,向社会征集线索,寻找一块被称作“卅二万种”的翡翠原石。

“卅二万种”?这是玉料的品级,还是重量?一则不同寻常的寻玉启事引发了众人的关注与好奇。

登报后的第四天,一位50多岁的国家干部造访了北京市玉器厂。他直言有“卅二万种”的线索,而且说“卅二万种”不是一块,而是四块(其中一块上标有“卅二万种”四个字,但一直没人能说清它代表什幺意思)。询问之下,才知此人名叫翟维礼,是国家计委物资储备局的处长。原来,1955年他曾奉周总理的指示将“卅二万种”从上海运到北京,其后这四块翡翠一直被秘密保存。

四块宝玉完好无损,重回视野。经国务院批准,四块翡翠于1982年11月9日从国库被运送到龙潭湖畔的北京市玉器厂,并由轻工部下达创作任务,拟定于1986年完工,称“86工程”。

将玉雕制作列为国家工程,这是玉雕行业绝无仅有的大事。国家对此项工程极其重视,不仅面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更组建了堪称豪华的艺术顾问团队。中国美协副主席刘开渠、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国家文物局专家王世襄、书法家启功,以及画家李可染、李苦禅等众多相关行业的领军人物都参与其中。

设计方案的选定时间远远超出了预期,几轮评审,数十张图纸,42次研讨题材的会议,其间设计组还多次外出进行实地考察、采风。最终,初步拟定一号料做泰山,二号料做香薰,三号料做花篮,四号料做插屏。

作为玉器厂雕工精湛的技术骨干,38岁的郭石林被选为四号料主创。这是四块原料中最小的一块,长74厘米、宽37厘米、厚8.7厘米,却色泽最美、质地最优。虽然决定了做插屏,但具体要雕刻什幺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斟酌与设计。

郭石林随师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赴泰山考察,看着山顶云海翻腾的景象,师徒二人一致冒出了做龙的想法。“东方巨龙”的图像,既符合传统的民族形象,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后的日益崛起。

选定题材后,郭石林开始大量翻阅历史中有关龙的资料,从先秦的神秘幻想,到秦汉的凶猛恣肆,再到隋唐的雍容豪放、宋元的雄奇洒脱、明清的威猛华贵,郭石林临摹了上百张各个时期龙的形象,并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北海公园及山西大同等地实地观察九龙壁。在对龙有了充分了解后,郭石林融会贯通,开始设计自己认为最好的龙形。

“我汲取汉唐时期龙的刚劲,剔除其狞厉,吸取明清时期龙的华贵,剔除其臃肿,并融入哼哈二将、四大金刚的表情神态。人有喜怒哀乐,龙也一样,我希望设计出的龙有更人性化的表现。”在郭石林的设计图稿上,八条小龙围绕一条主龙,不同于常见的对称构图,郭石林采用起伏有序的W型布局,从从天而降到回蟠上升,从腾云驾雾到翻江倒海……九条龙形态各异,在天地之间自由腾飞,曲折蜿蜒,气势磅礴,尽显动态之美。

四号料上有一处12厘米长的绺裂,当时有人主张将其切掉。但出于做大插屏的考虑,郭石林提出将玉料切成四片,进行拼接。“面积大了以后瑕疵就不明显了,而且可以用玉雕行业中传统的遮绺技法进行处理。”于是,设计图稿中,神龙口中喷出了几道直线的水柱,龙爪中打出了几道直线的雷电。材料的瑕疵被郭石林随形就势,巧妙地融入整幅画面之中。

最终设计的图稿经专家审定,定名《四海腾欢》,经轻工部上报国务院批准,开工制作。

先用石膏板雕刻,再用岫玉,数次实践之后,熟练了,郭石林才开始正式雕琢。他带着两个雕刻师傅,综合运用阴刻、阳刻、深浮雕、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各种技法,在仅1.8厘米厚的玉板上精雕细琢。一趾、一爪、一鳞、一角都琢刻得细致入微,浮雕层次达五六层之多,远近、高低层次分明,立体效果明显,飞龙在云海、水波之间的一隐一现处理得恰到好处。三人整整雕刻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1988年11月7日才正式完工验收。

1989年,《四海腾欢》及《岱岳奇观》《群芳揽胜》《含香聚瑞》四件作品在北京问世,经专家评审,被定为“四大国宝”,后被运送到阜成门附近的中国工艺美术馆,面向公众进行展览。1990年,“四大国宝”得到国务院嘉奖,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虽然四件作品收获了至高的荣誉,但郭石林还是有着小小的遗憾:“当年展出的时候,人们对工艺品的认识还很浅,鲜有人参观。后来展出地变成商场后,这四件国宝一直未曾露面。听说2020年国家计划在水立方盖一个工艺美术馆,准备把这四件作品拿出来。希望有生之年我可以再见到它,也希望能让更多人有机会看看当年的国宝工程。”

雕琢有血有肉的人物

被调到国宝工程,对郭石林而言是十分宝贵的经历。这让他开拓了玉雕龙的领域,也让他对设计和雕刻有了更多的思考。“玉雕不同于其他材质,要因料施工,脑子里必须有各种故事、形象,这样看了材料之后,才知道它适合做什幺,怎幺做才最好。”

在做玉雕龙之前,郭石林更多是做人物雕刻。

1962年,郭石林被分配到玉器厂人物雕刻车间工作。日复一日的观察和学习,让郭石林很快掌握了玉石雕刻的技巧。他开始尝试从小件的人物做起,“那个时候满脑子都是水浒、西游、三国和各种神话传说,我做吕布与貂蝉、三圣母与沉香……我喜欢雕刻两个在性格上有反差的人物”。

为了雕出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郭石林翻阅大量相关的作品和画像。为了符合历史,做吕布和貂蝉时,他还阅读了大量有关三国时期将军和仕女装束的资料。整件作品在面部表情上刻画精细,吕布的威猛、貂蝉的柔美,刚与柔的对比,二者之间缠绵的情感,通过眉目清晰地传达出来。郭石林还用剩余的边角料做了一个枪头安插在吕布手握的武器上,使画面扩展出更多的空间。“我认为,做雕刻不但要充分把握原材料本身的体积、材质、俏色等特性,还要扩展外面的空间,使作品的构图更加好看。”在郭石林的作品中,时常能看见绘画技巧和传统玉雕工艺的巧妙结合,而这正得益于他深厚的绘画基础。

音乐与绘画是需要天赋的。很幸运,郭石林对绘画有着天生的灵气。懵懂时拿着石头在地上画,上了学就在少年报上画宣传画。他画各地人民的生活,画村子里西瓜丰收的热闹场景。技术人员戴着草帽,穿着蓑衣,挽着一只裤腿,蹲在瓜秧底下辛勤工作;一颗颗西瓜被人们从地里依次传送到路边,整齐地码在车上;庆贺时,乡亲们将西瓜在筐上一撞,裂开以后一人一块喜悦分享。这些生动的场景在郭石林的笔下被一一呈现。

“现在看我当年画的那些画,透视关系、形象都还行,但当时对绘画的理解还是朦胧的。”郭石林回忆道。他后来到工艺美校,开始系统地学习素描、透视、解剖,感到“心里边儿一下就亮了”。所以,他现在常常跟做玉雕的年轻人说,希望他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专业美术院校学习进修,“不仅是让自己具备立体造型的能力,也是为了提升审美能力。懂得美,才能创造美”。

2000年从北京市玉雕厂退休以后,郭石林与儿子一起创办了玉雕工作室。他将更多精力专注于人物设计与雕刻。“我喜欢做美的人物,观音、女娲、精卫……她们有神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情感。”在郭石林近些年的作品中,美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他创作的观音题材玉雕普遍选取中年女性形象,既有佛的威严大方,也有女性的柔美感性。他不仅对面部表情刻画细腻,而且对细节之处,如手或露出一点的脚趾也都设计得极具美感。他强调:“雕刻讲求形神兼备,一定要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各个细节共同表现人物的神韵。”2016年郭石林创作的白玉套牌《四美图》,浓缩浣纱、出塞、拜月、醉酒的空间场景,以特写的方式着意刻画四大美人的面部表情,玉手、柔肤、皓齿、蛾眉、美目、巧笑、发冠、簪花,与桃花、新柳、琵琶、香炉、繁星、帷幔、宫灯、团扇集合成美的瞬间,抒发出古典与烂漫。

除创作作品外,年过古稀的郭石林将更多时间用于指导徒弟。看到好的图样,他会拿来分享;看到错误的做法,他会示范更正。他的工作室里常年放着一个本子,上面都是他给徒弟讲解时随手画上的图案,衣带上的蝴蝶结、人物的侧脸、有力的鹰爪等,处处透着活力。他常常教导徒弟,每一块玉石都是独一无二的,玉雕人要做的是发现玉石的美,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灵巧的双手,将这份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回顾自己从艺50多年的经历,郭石林表现得十分谦逊:“我觉得一辈子干一件事,能干出点成就是很正常的。我不擅长讲话,所以很多想法都通过作品表达,我希望,让玉石替我说话。”

郭石林,1944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先后师从老艺人方寿金、王树森。其熔绘画与玉雕为一炉,擅长龙和人物雕刻,作品形象逼真传神,线条刻画生动流畅,画面表现细致完整,极富艺术感染力。1983年参与翡翠“四大国宝”工程,负责翡翠浮雕插屏《四海腾欢》的设计与制作。《四海腾欢》和其他三件作品《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中国玉坛上的伟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