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洲

2011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的社岗下村颁发了一份世界纪录证书,理由是该村生产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型的水豆腐。这块豆腐长3.49米,宽3.45米,高0.38米,重达6吨,是社岗下村全体村民们耗费2500斤黄豆,历时5个多小时制作而成。

有意思的是,社岗下村所制作的这块巨型豆腐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掷人的。用豆腐掷人,这又是为何?原来,这是社岗下村豆腐节的传统习俗。

社岗下村大约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现常住人口有2000余人,村民基本为林姓,属客家民系,至今仍用客家方言。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举办的豆腐节是社岗下村元宵上灯和祭祖的特色活动之一,村民们通过互掷豆腐、打豆腐仗等形式祈求新岁添丁兴旺、五谷丰登。

上灯与掷豆腐

在社岗下村,豆腐节与元宵上灯、祭祖活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这一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而这些活动又与村里的添丁之事分不开。

因此,每年豆腐节开始之前,村里会提前确定前一年男丁出生的数量与村里的头丁(前一年最先出生的孩子)。前一年最先出生的男丁家庭,应为当年元宵上灯进行牵头。确定好人数后,正月初八,村里会召集前一年添丁的家庭到村文化室商量当年上灯和豆腐节的相关工作。正月十一、十二,村里会号召全体村民打扫全村卫生。

到了正月十三这天中午,村民们开始前往头丁家迎灯。头丁家庭要挑着早已准备好的上灯物品前往林氏宗祠,其他当年添丁的家庭则要敲锣打鼓地去头丁家把灯接出来,叫接灯。把灯迎进祠堂后,社岗下村所有添丁家庭便聚集在祖祠里准备上灯。

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上灯。上灯时,头丁的父亲把灯挂起后,与全体添丁者一起拉紧吊挂灯笼的绳索,将灯笼升挂在祠堂的顶梁上,一般是边挂灯,边放鞭炮,边敲锣打鼓,边上供品(双烛、鸡、猪肉和香等)。

因社岗下村共有3个祠堂,故村里需要置办3盏大灯,一般是由村民们集资而办,每个祠堂挂一盏,寓意如意吉祥、添丁发财。一般是先挂林氏大祠堂的灯,再挂其他祠堂的灯,然后在下午打完“豆腐仗”后,再挂私灯,最后回到祠堂吃饭。

在豆腐节这天,社岗下村的林氏族人还会迎来百年相交的结义兄弟。早在清代时,社岗下村的林氏和墩下村的何氏两大宗族就结为异姓宗族兄弟,两族往来密切。每逢大事时,两村都会以宗族的名义相互派人协商或道贺,豆腐节这天也不例外。每年正月十三,墩下村的何氏族人都会抬着祭品前往社岗下村旧祠堂内祭拜祖先,以祈求两大宗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睦相处。旧祠堂仪式结束后,再将200斤重的祭品抬去新祠堂,并宴请全村村民,还会与社岗下村的村民们一同体验“掷豆腐”之乐。

随着上灯仪式的结束,村里会再次响起鞭炮声和锣鼓声,预示着“豆腐仗”即将开始。这时,会有村民开着卡车将近百桶豆腐运送到村道和会场。卡车刚一停稳,等待已久的村民们便纷纷涌向装满豆腐的卡车,他们拿起豆腐便向亲友掷打、涂抹。一瞬间,现场的人脸上、身上都被刷上一层“白泥”,个个都变成了大花脸,有些人更是直接“白头”。

豆腐节传说与意义

社岗下村的林氏族人一年又一年地举办豆腐节,他们遵循着传统,很少有人思索豆腐节的过去。关于豆腐节的历史,由于缺乏典籍记载,仅靠村里人口耳相传,故其缘起和发展脉络已难考证。据村里老人讲述,关于豆腐节形成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传说豆腐节源自一次偶然的“豆腐仗”。据说,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正月十三,高岗镇社岗下村林氏家族与往常一样,组织当年生下男丁的家庭到祖祠里上灯食斋。其中有一人或许是刚切完豆腐,手上难免沾了一些。他抬手想甩掉豆腐,却不慎将豆腐甩到身后之人的衣服上。衣服被弄脏,那人心有不甘,便抓起身边的豆腐向甩手人身上掷去。甩手人不服输,又随手抓起一块豆腐向那人掷去。两人不知不觉间打起了“豆腐仗”。

到了第二年上灯时,村民们发现,添丁数量竟比上一年多了许多。大家都不得其解,回想起上一年曾有人在祠堂食斋时掷过豆腐,村民们便认为“掷豆腐”能够添丁发财,带来“好意头”。从此,每年正月十三“掷豆腐”便成了社岗下村的风俗,代代相传。

其二,相传豆腐节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虫害事件。当时,村里时常闹虫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有一年虫害闹得特别厉害,无计可施的村民们便把豆腐投掷到屋檐上以祈求上天的保佑,不料却引来许多燕子啄食。令人惊喜的是,吃完豆腐后的燕子竟然成群结队地飞到田里捕捉害虫去了,并很快就将害虫一吃而光。

于是,淳朴的社岗下村村民们便认为燕子有灵性,是它们给村里带来了庄稼的大丰收。为了感谢燕子,每年正月十三,村民就会把豆腐掷到瓦檐上,让燕子啄食。这一习俗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后来又逐步演变成人们互掷豆腐的习俗。其实,村民们掷豆腐,是在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壮力健、生活富足。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反映的都是村民们最朴素的愿望,他们以自己劳动所得的食物向祖宗之神和大自然献祭,无非是为了祈求现世生活的安宁。豆腐节能够在社岗下村传承数百年也足见村民们的真心与虔诚。

豆腐节中一系列仪式所蕴含的是村民们对祖宗的敬仰和对添丁发财的祈愿与祝福。全员的积极参与不仅是村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体现,更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豆腐节以家族为纽带,联系着分散各地的族人,加深了他们的家族归属感。

2007年,以民众“互掷豆腐”形式寓意“互赠幸福”的高岗豆腐节入选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被誉为东方的“豆腐狂欢节”,并与安徽淮南豆腐文化节(美食节)并列为我国两大豆腐节。

2019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三),借全国“乡村春晚”节目走进高岗镇之机,社岗下村还举办了一次以“狮”和“豆腐节”(寓意“兜福”)为主题的互掷豆腐狂欢活动,上演了一场万人狂欢的豆腐文化盛宴。事实证明,豆腐节这一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习俗已在当今社会迸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