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中国王朝建都最早、历史最长的都城,其中尤以汉唐两次盛世下的都城营建规模最大,且形制完善、建筑宏伟,堪称古代都城营建的典范。

洛阳位于秦岭余脉向中原延伸的盆地之间,群山环抱,河流纵横,气候适中,资源丰富,水运便利,生态环境优越,诚如隋炀帝所言,“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是帝王建都的理想之所,为辐射四方的首善之区。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以此为都,后洛阳为宋、金陪都和民国行都。

在司马迁笔下的河洛之间,西起涧河,东至偃师,长仅25千米的洛河之滨排列着举世无双的“五大都城遗址”:夏王城遗址、商王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五大都城遗址纵跨时空3000年,涉及大小王朝十余个,号称“五都贯洛”,是世界古代史上的奇迹。本文以洛阳都城史中汉唐两次盛世为例,略谈洛阳的都城营建历史。

汉魏洛阳城:古代都城建设之高峰

汉魏洛阳城位于洛阳白马寺东1.5千米处,北依邙山,南临洛河,处在瀍河区、孟津区和偃师区的交界处。

西周初年,周公在此筑成周城,后废弃于隋代初年,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以及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为国都,都城史在530年以上。司马光的“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讲的就是汉魏洛阳故城。汉魏故城有两个历史之最: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城,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二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共有6个朝代40多位帝王以此为王都,时长累计近600年。

25年,刘秀定都雒阳,东汉自汉光武帝至汉献帝共12帝都此,计196年。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是为魏文帝,改“雒”为“洛”。曹魏自魏文帝至魏元帝共4帝都此,计46年。265年,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故事,建立西晋,称晋武帝。自晋武帝至晋愍帝共4帝都此,计52年。经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十六国混战时期,长达百余年,洛阳城已破败不堪。494年,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都洛阳,对洛阳城进行了修复和扩建,一时蔚为大观。自孝文帝迁洛至孝武帝共8帝都此,计40年。

汉魏晋时期,洛阳城范围未变,“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俗称“六九城”。城四面有墙,墙有12门,城门都是“楼皆两层,去地百尺,朱阙双立”。城墙每隔140米有一座防御工事,即所谓“百步一楼橹”。城外有护城河,名阳渠。城内有24条大街,街各一亭。位于轴线的铜驼大街宽40米,夹道种槐、柳树及花草。城中部有南北二宫,中有复道相连。南宫是皇帝受群僚朝贺和议政之所,北宫是皇帝、嫔妃寝居之地。宫城建筑之豪华,从《两京赋》和《两都赋》中可约略看出。曹魏初年,在被董卓烧毁的洛阳城基础上重建城池,城的位置、规模没有变化,基本沿用东汉时期的形制。西晋取代曹魏时,由于无战乱破坏,所以都城洛阳仍为曹魏时旧貌。

洛阳城南有太庙和祭祀的明堂,还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台以及洛阳太学等。商业贸易市场有3个:金市是王公贵族专用的市场;东市在建春门外;四通市在城南,为国际贸易市场。

到北魏宣武帝时,朝廷将洛阳城向外四面扩大,创建了里坊制,这直接影响了隋唐两代的外郭城建设。北魏洛阳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如加上洛河之南的四夷馆、四夷里,南北亦为二十里,面积约合100平方千米。该城由郭城、内城、宫城三重组成,郭城内设“方三百步”的里坊323座。城市规模宏大,面积是西汉长安城的2.8倍、唐长安城的1.2倍、西方罗马城的11倍。这种规模在1500年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北魏洛阳城宫城居中,中轴深远,分工明确,布局严谨,方格路网规整有序,市肆繁荣,佛寺众多,充分体现了北魏政权强调民族融合的思想意图,是以礼制为核心的营国制度与都城规划的典范,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都城规划发展成就的里程碑和集大成者。北魏的地标建筑永宁寺是中国古代超高层建筑的典型代表,“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讲的就是永宁寺塔。北魏洛阳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和洛阳东都城以及宋东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深受其影响。

隋唐洛阳城:承前启后的都城变革

隋炀帝即位后,深感坐镇长安不易控制全国,而洛阳为“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可“控以三河,固以四塞”,且水陆相通,便起迁都之意。他亲率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到达洛阳,观伊阙(洛阳南伊水流经之处有两山对峙,宛若门阙)而心中大喜,对身边文武言道:“此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身旁大臣随即恭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伊阙”从此更名为“龙门”。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历经隋、唐及五代后梁、后唐、后晋,至宋,前后延用530余年。宋初,朝廷曾大力营建洛阳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定都开封后,在洛阳置西京留守,国子监、太学仍在洛阳,洛阳为北宋陪都168年。

隋唐洛阳城位于洛阳盆地西部,北依邙山,东越瀍河,西近涧水,洛水中流,南望伊阙。这是隋代宇文恺营建洛阳城时的构思,他采用“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将洛阳城的规划设计与山川地貌结合在一起,使得都城与天上的紫微星相对应。武则天营建神都时,天堂、明堂、应天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天阙与天上的七星完美对应。金代诗人薛可诗句“西来东去洛阳城,千尺浮图了送迎”讲的就是武则天营建的天堂,对应天上最亮的那颗星。

隋唐洛阳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和东城、含嘉仓城、回洛仓城,以及上阳宫、西苑(唐代又称东都苑、神都苑)等部分组成。郭城内呈棋盘方格路网格局,隋代设坊103座,唐代设坊120座,有北、南、西三市。

郭城基本为方形,南宽北窄,四面皆有城垣。据文献记载,隋代“周回五十二里”,唐代“南北十五里二百八十步,东西十五里七十步,周围六十九里三百二十步”。经实测,外郭城北垣长6050米,南垣长7223.33米,东垣长7300米,西垣在洛阳以北长2808米,洛河以南长2337.6米,含洛河宽1750米,合计西垣总长6891.6米,总面积为47平方千米。实际上,按照隋唐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它是由城、苑共同组成的,城只是其中之一,若把上阳宫、回洛仓城和规模宏大的西苑计算在内,则隋唐洛阳城的规模应扩大数倍。

唐代洛阳城共有10座城门。南城墙有3座门:中间是定鼎门,由隋代的建国门改称,位于今赵村西南同水磨村正南交会的地方,有3个门道,中门宽8米,东西两侧3米外分别开设一门,各宽7米。定鼎门的东面有长夏门;定鼎门的西面有厚载门,由白虎门改称。东城墙有3座门:中间是建春门,由建阳门改称;南面是永通门;北面是上东门,由上春门改称。西城墙即皇城墙,有2座门:南面是丽景门;北面是宣辉门,由隋代西太阳门(唐武德中名西明门)改称。北城墙有2座门:东面是安喜门,由喜宁门改称;西面是徽安门。

宫城又称紫微城、洛阳宫、太初宫,在城区的西北隅。史载宫城墙高“四丈八尺”,“东西四里一百八十步,南北二里八十五步,周回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考古实测东西墙各长1270米,北墙长1400米,南墙长1710米,系外包砖内夯士结构,厚16米左右,最厚处达20米。周围共开9个城门。南墙4门:中为应天门,由则天门改称;东为明德门,由兴教门改称;西为长乐门,由光政门改称;西南隅为雒城南门。东墙1门,即重光北门。西墙2门:北为嘉豫门,由宝城门改称;南为雒城西门。北墙2门:西为玄武门;东为安宁门。宫城是皇帝办公和生活的处所,有别殿、台、馆数十所,街衢纵横,池渠交错,花木掩映,鸟喧鱼游。宫城的正殿是含元殿,用以举行大典和接见外国使节。含元殿的前身是隋代的乾阳殿,李世民破王世充后将其付之一炬。唐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在旧址修建新殿,后更名为乾元殿。唐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拆毁乾元殿,就地将其改造为明堂,号为“万象神宫”。

隋唐洛阳城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都城规划思想,而且多有创新发展,如:创建皇城之制;结合地形地势确定宫城方位;利用大面积苑囿处理中轴线两侧的平衡关系,形成城苑一体的大格局;洛水中流,水网密布,建设山水城市;等等。城市总体布局在严谨壮丽中富有灵活多姿的特征。这些观念和方法,对今天的城市规划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金元明清:历久弥新的洛阳老城

宋代以后,洛阳再没有成为政治中心。金元明清洛阳老城,是金兴定元年(1217年)在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金时改河南府为金昌府,并在河南府基础上重建府城,号“中京”,置留守,为陪都16年。元代复置河南府。明代曾重修河南府,城内先后置有规模宏大的伊王、福王二藩王府。福王府规模十倍于常制,气派远凌于伊王府之上。伊王府历时206年,福王府历时46年。清代沿明制,仍置河南府。1901年,城内曾建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行宫。

由上可知,金元明清老城从金时建城至民国末,历时近800年。在这段时间内,老城的规模无大的变化,但格局均有不同。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城为正方形城池,呈城墙基址、护城河以及以十字大街为骨架的“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格局形态。

近十年来,洛阳老城旧貌变新颜,隋唐皇城区已是洛阳地标,洛邑古城已成景点,大街小巷颇具古城特色。未来的老城区将以文旅产业为主打造古城形象,城门、城墙逐渐被复原,名人故居将得到保护。千年古城蝶变焕新彩,古城保护迈上了新台阶。

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当回望这座古都折射出的一个个王朝的背影时,我们无不为之动容。那些刀光剑影、鼓角铮鸣的场景都已远去,这座曾经伟大的城市又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它需要有新的梦想融入其中。

王恺,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洛阳市隋唐史学会会长。